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汉林

作品数:328 被引量:3,464H指数:36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2篇期刊文章
  • 72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7篇天文地球
  • 35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3篇盆地
  • 38篇塔里木盆地
  • 35篇新生代
  • 30篇地球化
  • 30篇地球化学
  • 28篇地质
  • 26篇油气
  • 22篇冲断带
  • 21篇火山
  • 21篇火山岩
  • 20篇年代学
  • 19篇山岩
  • 19篇二叠纪
  • 19篇北缘
  • 17篇西昆仑
  • 15篇岩石
  • 15篇松辽盆地
  • 15篇勘探
  • 11篇定年
  • 11篇青藏高原

机构

  • 319篇浙江大学
  • 84篇中国石油天然...
  • 61篇教育部
  • 51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国家海洋局第...
  • 11篇中国石油
  • 10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8篇香港大学
  • 7篇中国地震局
  • 6篇广州海洋地质...
  • 6篇南京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地...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玉门油田
  • 3篇西澳大学

作者

  • 328篇陈汉林
  • 158篇杨树锋
  • 101篇程晓敢
  • 42篇章凤奇
  • 40篇林秀斌
  • 34篇董传万
  • 33篇厉子龙
  • 31篇肖安成
  • 26篇余星
  • 19篇竺国强
  • 19篇廖林
  • 18篇肖文交
  • 18篇贾承造
  • 15篇李继亮
  • 15篇沈忠悦
  • 14篇励音骐
  • 12篇袁超
  • 11篇张微
  • 11篇罗俊成
  • 10篇丁巍伟

传媒

  • 27篇岩石学报
  • 20篇高校地质学报
  • 18篇地质科学
  • 16篇地质学报
  • 12篇浙江大学学报...
  • 9篇石油学报
  • 9篇石油勘探与开...
  • 8篇地学前缘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矿物学报
  • 7篇地球科学(中...
  • 6篇科学通报
  • 6篇大地构造与成...
  • 6篇第六届地质构...
  • 5篇科技通报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5篇浙江大学学报...
  • 4篇天然气工业
  • 4篇中国科学:地...
  • 4篇地球科学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14篇2020
  • 12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15篇2014
  • 11篇2013
  • 17篇2012
  • 10篇2011
  • 15篇2010
  • 10篇2009
  • 28篇2008
  • 11篇2007
  • 32篇2006
  • 17篇2005
  • 19篇2004
3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太平洋海山演化史及与富钴结壳的关系被引量:11
2003年
中太平洋海山区是海山富钴结壳广泛分布的一个重点地区,目前我国正在该区进行富钴结壳资源调查,了解该区海山形成演化史对研究富钴结壳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有重要意义。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该区海山演化史进行了综述,并对海山与其上生长的富钴结壳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武光海周怀阳杨树锋陈汉林
关键词:富钴结壳中太平洋
库车冲断带新生代地壳缩短与扩展及对天山盆山作用过程的启示
2023年
造山带-前陆盆地系统中前陆盆地内同造山沉积和变形记录为理解相邻造山带隆升、扩展及侵蚀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前陆褶皱冲断带广泛发育于中亚天山山脉周缘,为进一步理解新生代天山隆升扩展过程中前陆冲断带地壳缩短分布及变形前锋向盆地扩展过程与机制,基于库车冲断带东部3条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剖面分析冲断带新生代地壳缩短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冲断带内主要逆冲断层及背斜变形启动时间,进一步厘定库车冲断带变形前锋向盆地扩展过程及速率。结果表明:(1)库车冲断带总地壳缩短向西增大;(2)冲断带内发育于区域性滑脱层上次级逆冲褶皱带累积的地壳缩短,具向盆地方向减小特征,符合由“缩进”机制控制下的地壳缩短分布模式;(3)晚新生代以来库车冲断带变形前锋向盆地幕式扩展,该扩展过程在~12Ma后显著加速。天山周缘其他前陆冲断带观察到类似幕式扩展过程,扩展阶段及速率存在显著时空差异。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新生代以来中亚地区远离板块碰撞边界大型造山带隆升扩展中前陆冲断带地壳缩短变形累积扩展过程及相关机制。
李丰李丰程晓敢陈汉林李勇李勇Ray Weldon
关键词:库车褶皱冲断带地壳缩短
新生代阿尔金断裂带活动的阶段性分析——来自柴达木盆地的信息
新生代阿尔金断裂带的活动控制了柴达木盆地西部的盆地填充和古构造带的形态,利用低幅度古构造带的形态研究确定出古构造带的分布位置及平面展布规律,同时指出古隆起的分布受东西走向的北倾左旋走滑冲断层所控制。阿尔金断裂对于柴达木盆...
肖安成杨树锋程晓敢陈汉林陈志勇巩庆林陈元忠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柴达木盆地盆山耦合
文献传递
黄骅坳陷新生代构造活动对无机成因CO_2气藏控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通过研究黄骅坳陷新生代的构造活动 ,对黄骅坳陷无机成因二氧化碳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发现黄骅坳陷无机成因CO2 成藏与断裂和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新生代的NE—NEE向的伸展断裂为幔源型二氧化碳提供了良好的通道 ,尤其是在这些NE—NEE向伸展断裂与NW向断裂的交汇处 ,有利于二氧化碳的运移和聚集 ;同时这些伸展断裂往往是地热较高的区域 ,有利于热变质成因二氧化碳的生成 ;岩浆作用不仅可以直接释放来自幔源的二氧化碳气体 ,而且岩浆作用带来的地热也可以促进碳酸盐岩的热变质作用 ,释放二氧化碳。同时 。
丁巍伟丁巍伟陈汉林戴金星
关键词:无机成因二氧化碳晚期成藏
松辽盆地北部火山岩锆石SHRIMP测年与营城组时代探讨被引量:30
2008年
前人对松辽盆地营城组的时代存在不同认识。利用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区营城组广泛发育的中—酸性火山岩取芯资料,开展了详细的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营城组火山岩年龄集中在113—111Ma之间,属于早白垩世晚期的Aptian与Albian界线附近,从而明确该套火山岩应发育在营城组中上部的新认识,并由此说明营城组的顶界已跨入Albian。因此,认为松辽盆地营城组的时代为Hauterivian到Albian。
章凤奇陈汉林董传万庞彦明舒萍王岩楼杨树锋
关键词:火山岩锆石SHRIMPU-PB年代学营城组松辽盆地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断裂系统及构造演化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贝尔凹陷位于海拉尔盆地南部,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受到石油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由于凹陷白垩纪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演化过程复杂。本文通过地震资料解释与平衡剖面恢复来重现区凹陷演化和断裂的发育史,通过上述研究发现,认为贝尔凹陷经历了早白垩世断陷期、早白垩世末断-坳转换期、晚白垩世坳陷期,分别存在三套断裂系统,伸展断裂系统、张扭断裂系统以及反转断裂系统。
邓彬章凤奇陈汉林蒙启安
关键词:贝尔凹陷构造样式
西昆仑造山带复式增生楔的构造特征与演化被引量:28
2003年
通过对西昆仑古生代主剪切带和早中生代增生楔杂岩剖面中的组成与构造等特征,西昆仑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两次向南的增生造山作用及其增生楔的组成与构造演化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增生楔杂岩在大陆造山带及其对大陆侧向增生的意义.
肖文交方爱民李继亮周辉BFWindley袁超陈汉林张国成
关键词:西昆仑造山带
一种坡缕石负载型铜锰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甲醛热催化氧化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坡缕石负载型铜锰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利用坡缕石作为载体,以含铜离子和含锰离子的盐溶液作为铜锰氧化物的原料,加入沉淀剂,经沉淀浸渍后,将铜锰氧化物负载于载体坡...
梁晓亮刘鹏何宏平陈汉林朱建喜
双滑脱层强度对博格达山北缘构造变形的影响: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23年
博格达山北缘褶皱冲断带以横向分段、纵向分层、多期构造变形叠加、先存构造发育为主要特征,发育有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两套滑脱层,为探究这两套滑脱层内聚力强度差异及先存构造对冲断带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影响,研究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在布设先存构造的基础上设计了无滑脱层模型和不同内聚力强度组合的双滑脱层模型共5组数值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双滑脱层内聚力强度相同时,上滑脱层在应力传播中占据优势;双滑脱层内聚力强度不同时,应力会优先沿弱内聚力滑脱层传递,且当下滑脱层内聚力较弱时,上滑脱层可能不发挥作用.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与实际地质剖面,认为先存构造控制了冲断带构造变形的总体样式,而两套滑脱层共同控制了冲断带纵向上的变形解耦,上部滑脱层内聚力弱于下部滑脱层是影响研究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关键性因素.
屈梦雪程晓敢田禾丰陈汉林于洪洲陈昌锦孙思瑶
关键词:褶皱冲断带构造地质学
华南早古生代前陆盆地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正>华南地块东部在早古生代经历了一次强烈的构造热事件,形成了一条长达2000km以上的造山带(e.g.,Li et al.,2010;Shu et al.,2014),该造山带向北东可能延伸至朝鲜半岛,向南西可能延伸至...
龚根辉陈汉林孟立丰王芳林秀斌
文献传递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