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星形
  • 3篇星形胶质
  • 3篇星形胶质细胞
  • 3篇细胞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动脉瘤
  • 2篇星形胶质细胞...
  • 2篇原纤维
  • 2篇酸性蛋白
  • 2篇缺血
  • 2篇细胞活化
  • 2篇活化
  • 2篇胶原纤维
  • 2篇胶原纤维酸性...
  • 2篇胶质细胞活化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丁苯酞氯化钠...

机构

  • 4篇湘潭市第一人...
  • 3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5篇陈新华
  • 3篇谢明
  • 2篇武衡
  • 2篇彭海峰
  • 2篇周仕钧
  • 2篇杨旭波
  • 2篇喻小玲
  • 1篇谭利明
  • 1篇唐海洋
  • 1篇齐果平
  • 1篇侯超
  • 1篇张湘斌
  • 1篇姚岚

传媒

  • 4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致Ⅰ~Ⅲ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目前介入栓塞已成为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首选方法。本研究探讨超早期介入栓塞破裂颅内动脉瘤治疗Hunt-Hess分级Ⅰ~Ⅲ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0-09-10-2018-10-11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Hunt-Hess分级Ⅰ~Ⅲ级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超早期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6个月后以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预后评分分级为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90例患者中,弹簧圈单纯致密栓塞34例,椎动脉动脉瘤行椎动脉闭塞4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52例。所有患者中,1例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2例术后<1周死亡,术中脑血管痉挛5例,术后脑梗死2例。影像学随访70例,2例复发;共随访85例,完全康复77例。结论超早期介入栓塞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Ⅰ~Ⅲ级蛛网膜下腔出血较理想的方法。
陈新华周仕钧彭海峰杨旭波喻小玲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HUNT-HESS分级
活化星形胶质细胞NGF、IL-6表达的时间特性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的时间规律性,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启动保护性机制与损伤性机制的时间特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活化组、抑制组。通过光学显微镜及免疫荧光化学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各组细胞间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mRNA及NGF mRNA、IL-6 mRNA表达变化;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不同时间点(6h,24h,48h,72h)NGF、IL-6的含量。结果:活化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胞体变大,GFAP荧光增强;RT-PCR示GFAP mRNA、NGF mRNA、IL-6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ELISA法检测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NGF分泌量在活化后24小时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活化后48小时IL-6的含量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应用抑制剂Genistein干预后,与活化组相比,抑制组细胞胞体变小,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被抑制,GFAP mRNA表达下降,NGF mRNA、IL-6 mMRA表达亦下降,与活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NGF、IL-6表达均上调,但NGF表达时间早于IL-6表达时间,表明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早期,可能其神经保护作用占主导,而后期其神经毒性作用逐渐明显;Genistein能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使NGF、IL-6表达下调。
陈新华武衡谢明侯超张湘斌姚岚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活化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星形胶质细胸活化后的分泌特点研究
2013年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两种不同作用因子的分泌特点,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后的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活化组、抑制组。通过光学显微镜及免疫荧光化学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各组细胞间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mRNA及GDNF mRNA、TNF mRNA表达变化;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不同时间点(6、24、48、72 h)GDNF、TNF的含量。计量资料用x珋±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活化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数量增多,胞体变大,突起变长增多,交织成网状,GFAP荧光增强;RT-PCR示GFAP mRNA、GDNF mRNA、TNF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法检测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GDNF分泌量在活化后48 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化后24 hTNF的含量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抑制剂Olomoucine干预后,与活化组相比,抑制组细胞胞体变小,数量减少,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被抑制,GFAP mRNA表达下降,GDNF mRNA、TNF mMRA表达亦下降,与活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GDNF、TNF表达均上调,但TNF表达高峰时间早于GDNF表达时间;Olomoucine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可使GDNF、TNF表达下调。表明星形胶质活化后TNF可能有促进GDNF分泌从而起到一定的神经功能恢复作用。
陈新华谢明武衡齐果平刘正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胶原纤维酸性蛋白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迟发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并发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DCI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10 mg/次,2次/d,持续静脉泵入,补液扩充血容量、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4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持续2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4%,观察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0,P<0.05)。治疗前后、3个月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为(3.5±1.2)分,观察组为(4.5±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3,P<0.05)。结论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动脉瘤性SAH介入治疗后DCI能明显改善预后。
唐海洋谭利明周仕钧彭海峰杨旭波喻小玲陈新华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缺血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脑血管痉挛
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被引量:3
2012年
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ND)是大脑和脊髓的细胞神经元丧失的疾病状态,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在N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已成为这类疾病的病理标志。随着研究的深入,星形胶质细胞在这类疾病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陈新华谢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缺血性脑损伤星形胶质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