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安国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洞庭湖
  • 2篇鼠类群落
  • 2篇啮齿
  • 2篇啮齿动物
  • 2篇群落
  • 2篇种群
  • 2篇资源功能
  • 2篇类群
  • 1篇稻区
  • 1篇稻田
  • 1篇地鼠
  • 1篇东方田鼠
  • 1篇动物
  • 1篇动物生态
  • 1篇动物生态学
  • 1篇洞庭湖区
  • 1篇预警
  • 1篇生态学
  • 1篇实验动物
  • 1篇鼠害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亚...
  • 3篇四川大学
  • 1篇厦门市疾病预...

作者

  • 8篇陈安国
  • 6篇张美文
  • 6篇李波
  • 5篇王勇
  • 4篇郭聪
  • 1篇郑智民
  • 1篇王勇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第四届全国野...
  • 1篇野生动物生态...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洞庭湖滨湖稻区鼠类群落的基本特征
本文介绍了洞庭湖滨湖稻区的自然概况以及鼠类群落基本特征的研究方法。进而依据洞庭湖滨湖农田鼠群落显著变化的特征,确定农田优势鼠种,依据优势鼠种及其数量,提出控制滨湖农田鼠害治理对策,防止害鼠暴发成灾。
李波王勇张美文郭聪陈安国
关键词:稻田鼠害防治群落特征洞庭湖
长江中下游稻区毒饵灭鼠后害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被引量:4
2004年
长江中下游稻作区大面积毒饵灭鼠后,褐家鼠种群密度下降很快。相对而言,小型鼠小家鼠(农舍区)与黑线姬鼠(农田区)及栖息在房屋上层的黄胸鼠,容易漏灭。在多种鼠并存而灭鼠效果较差的地区,甚至会出现灭后小型鼠捕获率上升的情况,则是先前受种间竞争抑制其活动之故,所以制定灭鼠技术方案应注意当地鼠种组成。灭鼠质量的好坏和灭鼠面积的大小,对灭鼠后的数量回升速度有较大的影响。灭鼠率越高,灭鼠覆盖面积越大,害鼠种群保持在较低水平的时间越长,害鼠种群回升的速度越慢。但无论如何,若生态环境条件不变,毒饵杀灭后害鼠种群密度总会回升,即仅单纯依靠毒饵灭鼠手段,难以持久控制鼠害。所以既要因地制宜提高化防质量以抑制害鼠数量,更应大力提倡生态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
张美文王勇李波郭聪陈安国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稻区种群数量种群密度
“凡鼠都有害的观点是错误的”——浅谈啮齿动物的资源功能与保护
鼠类具有植食性、啮齿性和疫源性三大本性,当其处于人类生活圈、经济圈而数量高时,就可能造成危害。但正如夏武平(1996)指出:"凡鼠都有害的观点是错误的"。本文就此展开一谈。
陈安国王勇张美文李波
文献传递
洞庭湖滨湖稻区鼠类群落基本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研究将洞庭湖东畔岳阳县麻塘垸稻田、岗地、湖洲与农户住房鼠类群落分为 4种类型 ,A稻田为黑线姬鼠+东方田鼠 +褐家鼠 ,B岗地 (含旱作地 )为东方田鼠 +黑线姬鼠 +黄毛鼠 ,C湖洲 (苔草地 )为东方田鼠 ,D农户住房为小家鼠 +黄胸鼠 +褐家鼠。稻田与岗地 2鼠类群落结构相似 ,且年与年间达显著差异 ,其他群落间结构差异达极显著。岗地鼠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 ,为 1.6 19;湖洲鼠类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最低 ,分别为 0 .0 5 2和0 .0 33,但其优势度指数却最高 ,为 0 .990 ;农户住房鼠类群落均匀性指数最高 ,为 0 .72 1,而优势度指数最低 ,为0 .4 0 7。
李波王勇张美文陈安国郭聪
关键词:鼠类群落
'凡鼠都有害的观点是错误的'——浅淡啮齿动物的资源功能与保护
鼠类具有植食性、啮齿性和疫源性三大本性,当其处于人类生活圈、经济圈而数量高时,就可能造成危害.但正如夏武平(1996)指出:“凡鼠都有害的观点是错误的”。本文就此进行了简要论述。
陈安国王勇张美文李波
关键词:啮齿动物资源功能资源保护动物生态学
文献传递
哺乳动物齿式刍议被引量:1
2010年
陈安国郑智民
关键词:哺乳动物齿式齿数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动态及其危害预警被引量:30
2004年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以湖滩沼泽为最适栖息地 .秋末洞庭湖水位回落 ,湖滩出露 ,东方田鼠从农田迁回到湖滩生活、繁殖 ,种群数量呈逐月上升趋势 .春末夏初 ,洞庭湖水位上涨 ,湖滩被淹 ,东方田鼠被迫越过大堤迁入垸内农田 .其种群动态由“水位影响东方田鼠的栖息地变换”主导 .每年迁入农田的数量首先取决于东方田鼠在湖滩生活繁殖时期的长短 ,亦即枯水期的天数 ;其次 3月降雨量对东方田鼠在湖滩上的繁殖有较大的影响 .东方田鼠迁入垸内后 ,种群数量呈逐月下降趋势 .在分析影响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数量动态的主要因子的基础上 ,提出了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垸内农田的迁入量预警模型 .经过几年的实际预测 。
王勇郭聪张美文李波陈安国
关键词:东方田鼠种群动态洞庭湖区预警
实验动物“地鼠”应正名为仓鼠被引量:1
2013年
金黄仓鼠、中国仓鼠是常用的重要实验动物,它们都是仓鼠科(Cricetidae)仓鼠亚科(Cricetinae)动物,但在我国实验动物领域长期被称作“地鼠”。鉴于国际通行的动物分类系统中,鼠科(Muridae)已有地鼠属(NesokiaGray,1842),且中国就实际分布有印度地鼠Nesokia indica,它是新疆南部与东部的农牧业害鼠,为避免造成分类学上的混乱和实际工作上的困惑,应该将实验动物称“地鼠”的一律正名为仓鼠。金黄仓鼠学名是Mesocricetusauratus,中国仓鼠学名则应是Cricetulus barabensis griseus,乃是黑线仓鼠Cricetulusbarabensis的一个亚种。
陈安国
关键词:实验动物金黄仓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