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聪

作品数:134 被引量:664H指数:1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9篇生物学
  • 45篇农业科学
  • 11篇医药卫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东方田鼠
  • 21篇繁殖
  • 19篇洞庭湖
  • 19篇种群
  • 15篇洞庭湖区
  • 15篇蜘蛛
  • 15篇湖区
  • 13篇赤腹松鼠
  • 10篇鼠害
  • 10篇卵袋
  • 9篇生物学
  • 9篇群落
  • 8篇悦目金蛛
  • 8篇姬鼠
  • 8篇黑线姬鼠
  • 6篇鼠类
  • 6篇啮齿
  • 6篇种群动态
  • 6篇氨基酸
  • 6篇氨基酸组成

机构

  • 97篇四川大学
  • 48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中国科学院亚...
  • 18篇井冈山大学
  • 6篇四川省农业厅
  • 6篇洪雅县林场
  • 3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四川省林业科...
  • 2篇彭山县农业局
  • 2篇学研究院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攀枝花学院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34篇郭聪
  • 43篇张美文
  • 29篇王勇
  • 28篇蒋平
  • 23篇陈安国
  • 23篇李波
  • 16篇李波
  • 16篇王勇
  • 15篇刘辉芬
  • 14篇肖永红
  • 12篇廖信军
  • 9篇李世斌
  • 8篇胡忠军
  • 7篇吕太勇
  • 6篇孔令雪
  • 6篇邹方东
  • 6篇卓春晖
  • 5篇王昌河
  • 5篇雍仲禹
  • 5篇曹林

传媒

  • 21篇四川动物
  • 17篇兽类学报
  • 16篇动物学杂志
  • 5篇生态学报
  • 5篇四川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Zoolog...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西部动物...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6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12篇2012
  • 12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8篇2004
  • 8篇2003
  • 7篇2002
  • 4篇2001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洞庭湖区洪灾淹没区鼠类群落结构恢复的生态过程被引量:15
2004年
在 1998年特大洪灾中被淹没 3个多月的湖南省安乡县安造大垸 ,经退水后连续 3a的观察 ,揭示了洪涝灾害对鼠类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群落演替或恢复的过程。当地的优势种黑线姬鼠是洪灾后农田区残留的主要鼠种 ,但密度极低 ;房舍区则以中型鼠褐家鼠与黄胸鼠为主 ,并保持较高的密度。在农田 ,灾后近 2 a时间内都仅捕获黑线姬鼠 ,而农房的鼠种组成很快变成与未被淹地区相似 ,不同的是在未被淹地区小家鼠的比例比灾区高。比较灾区与对照区群落的鼠种组成、群落优势度及优势集中性指数、群落的多样性与均匀性指数、群落相似性系数 ,发现随着群落的演替 ,灾区鼠群落逐步地与对照区趋于一致 ;仅有灾区的害鼠密度例外 ,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由于房屋的顶层或楼房的 2层以上部分 ,在洪灾中未被淹没而成为害鼠的避难地 ,因此洪涝灾害对房舍区鼠群落结构的破坏比农田区的小 ,这从灾后的鼠密度和结构的变化可知 。
张美文王克林王勇郭聪李波
关键词:演替洞庭湖区
四川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对当地自然保护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采用参与式评估和KAP研究等方法,对马边县境内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及居民生态保护意识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社区经济落后、人口增长、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构成对保护区影响的主要因素,另外当地的传统观念及生活习惯也对保护区动植物存在一定影响。通过分析,结合当地情况,为社区及保护区将来的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吴灵芝曲别曲日蒋平卓春晖郭聪
三种类型蜘蛛丝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被引量:12
2003年
利用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IR)对棒络新妇 (Nephilaclavata)、悦目金蛛 (Argiopeamoena)的大壶状腺丝 (拖丝 )、悦目金蛛的捕丝 (粘性螺旋丝 )和卵袋丝这 3种不同类型蜘蛛丝的二级结构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蜘蛛丝同时包含无规则卷曲、α 螺旋和 β 折叠构象 ;对这 3种蛛丝的红外光谱进行比较表明同一蜘蛛的不同类型蛛丝所含的这 3种二级结构的比例不同 ,这种不同组成的二级结构就赋予了蜘蛛丝不同的特性 ,这种特性又与其不同的功能相适应。此外 ,还用扫描电镜 (SEM)和光学显微镜对悦目金蛛和小悦目金蛛 (A .minuta)的拖丝和捕丝做了形态结构观察。蜘蛛丝这种天然动物蛋白纤维所具有的特殊的形态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与其特殊的性能和生物学功能是高度一致的。
蒋平沈丽杨孔冉丹王劼郭聪
关键词:生物学功能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繁殖特性研究被引量:63
1996年
1992年1月~1994年12月,作者在东洞庭湖区岳阳县麻塘区调查,3年捕获并剖检东方田鼠1392只,其中雌鼠599只,雌性比♀/(♂+♀)=43.0%。该鼠全年繁殖,盛夏5~7月怀孕率较低,冬季12~2月怀孕率比同域其它鼠种显著偏高。3年合计总怀孕率为29.2%.平均胎仔数(x±SE)为5.13±0.12只,平均窝仔数4.60±0.27只,雌鼠和雄鼠的繁殖强度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室内饲养的东方田鼠妊娠期约20天,窝仔数4.33±0.33只,雌鼠50~60天成熟,雄鼠稍迟。枯水期(11月~翌年4月)东方田鼠主要栖息于湖洲草地,汛期(5~10月)主要栖息于过垸内稻田。在不同栖息地其繁殖力差别较大,湖洲的繁殖强度最高,稻田区次之,岗地最低,反映它在各栖息地生态适合度不同。文中还对全国4个亚种的繁殖参数作了比较。
武正军陈安国李波郭聪王勇张美文
关键词:东方田鼠繁殖洞庭湖区
三峡工程和退田还湖对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的潜在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洞庭湖东方田鼠种群的暴发成灾与洲滩演替关系密切.湖泊泥沙淤积导致湖滩面积增加,大面积的湖滩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提供了重要基础;而围湖造田、为根除血吸虫病而围湖灭螺以及滥捕天敌是湖区东方田鼠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严重危害的直接原因.近些年实施的三峡工程和退田还湖会对洞庭湖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三峡水库蓄水后对长江中下游水量的调节将导致洞庭湖中低位洲滩出露面积的增大,退田还湖的实施亦将直接增加湖滩面积,这都将会扩大东方田鼠潜在的栖息地,会使东方田鼠种群进一步增长.因此必须高度关注东方田鼠未来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张美文王勇李波黄国鲜郭聪
关键词:东方田鼠种群三峡工程退田还湖洞庭湖区
华中地区小家鼠生物学特性观察被引量:11
1994年
华中地区农村小家鼠(Musmusculus)的个体较小,主要栖息于农舍,终年繁殖,繁殖高峰期为7月和8月,1-3月为繁殖低谷期;种群数量高峰在9月,低谷期在7-8月,冬季的种群数量水平较高,呈后峰型。在较高的密度条件下,雌鼠的怀孕率降低,性成熟延缓。
郭聪陈安国王勇李世斌李波
关键词:小家鼠繁殖种群动态生物学
洞庭湖区夏季温光条件及被迫迁移对东方田鼠繁殖的影响被引量:23
1999年
在野外 ,从先年的秋初至当年春末被迫迁移前 ,东方田鼠在湖滩上能保持较高的繁殖能力 ;在夏季 ,不论栖息在农田还是岗地 ,都是东方田鼠的繁殖低谷。夏季 (6~ 8月 )在实验室自然温光条件下与人工控制较低温度条件下同时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前种条件下东方田鼠的繁殖能力明显低于人工降低温度缩短光照条件下的繁殖力 ,此变动趋势与野外观察到的繁殖力季节动态一致 ,可以说明夏季温光条件不利于东方田鼠的繁殖。另一方面 ,东方田鼠的繁殖能力最低的 6月并非全年最热的月份 ,这是因为东方田鼠的被动迁移对体力的消耗加剧了夏季温光对繁殖的影响程度。因此 ,认为洪水引起的东方田鼠被迫迁移和夏季的温光条件共同影响了东方田鼠的繁殖。洞庭湖区东方田鼠主要在冬春季繁殖 ,而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的田鼠类动物和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的东方田鼠在夏季繁殖 ,在月份上虽不同 ,但其繁殖盛期的气温则相近 ,其实是田鼠类动物喜寒惧热特性的反映 ,乃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适应。
郭聪张美文王勇李波陈安国
关键词:东方田鼠繁殖温光条件迁移洞庭湖区
蜘蛛拖牵丝蛋白基因转家蚕表达质粒的构建被引量:8
2006年
利用DNA重组技术对络新妇蛛(Nephila clavipes)拖牵丝蛋白基因MaSp1高度重复序列进行多次重组,人工构建成1.6 kb的蜘蛛拖牵丝蛋白人工基因Sil-E,DNA序列分析证明了人工基因序列的正确性.将家蚕L链基因启动子片段、L链cDNA、L链基因终止子融合在一起,构建成丝腺特异性表达单元.再与Sil-E融合构建成蜘蛛拖牵丝蛋白基因家蚕丝腺特异表达单元.将该表达单元克隆到转座子piggyBac的转基因载体中,获得了蜘蛛拖牵丝蛋白转基因表达载体.采用显微注射法将其与辅助质粒共导入到家蚕蚕卵中.筛选转基因阳性个体,经PCR和Southern杂交鉴定,结果表明目的基因整合到家蚕基因组中,为进一步研究家蚕作为生物反应器表达蜘蛛拖牵丝蛋白基因奠定了基础.
刘辉芬李维王宇蒋平郭聪
关键词:转基因家蚕
增效敌鼠钠可溶性液剂(10%鼠净882)
刘辉芬张美文李波潘亚菲王勇郭聪陈安国
该成果是一种能杀灭多种害鼠的复方灭鼠剂,是基于害鼠生理生态特性和抗凝血剂破坏鼠类凝血酶元及毛细血管导致内出血而死的毒杀机理;运用不同种类药物配伍产生综合效应的原理;以抗凝血剂为基底,辅以多种增效、增诱、助溶等成分复配而成...
关键词:
关键词:鼠害防治
悦目金蛛和棒络新妇卵袋丝物理化学结构表征及其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蜘蛛丝是一种具有优良机械性能的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它特有的结构和性能与其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作者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和电子单纤强力仪对悦目金蛛(Argiope amoena)和棒络新妇(Nephila clavata)的卵袋丝进行了物理化学结构表征与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蜘蛛卵袋均由微米级柱状腺丝、大壶状腺丝、亚微米级或纳米级葡萄状腺丝构成。卵袋丝的表面形貌特征、极性氨基酸含量、大侧链与小侧链氨基酸的比值、无定型区、β-折叠结构与结晶结构的含量等氨基酸组成种类与蛋白质二级结构特征,均满足各自生物学功能对断裂强度、延展性、初始模量等力学性能的要求。
蒋平吕太勇肖永红曾建忠周兵郭聪
关键词:蜘蛛力学性能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