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俊琦

作品数:163 被引量:961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211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7篇针刺
  • 41篇针灸
  • 24篇灸治
  • 23篇针灸治疗
  • 19篇心率
  • 18篇疗效
  • 18篇灸疗
  • 18篇灸疗法
  • 18篇腹针
  • 16篇心率变异
  • 16篇心率变异性
  • 16篇穴位
  • 16篇针灸疗法
  • 14篇外关
  • 14篇外关穴
  • 14篇薄氏腹针
  • 12篇鼻炎
  • 11篇抑郁
  • 11篇抑郁症
  • 10篇针刺治疗

机构

  • 15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肇庆医学高等...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东莞市虎门医...
  • 1篇东莞职业技术...
  • 1篇肇庆市第一人...
  • 1篇挪威卑尔根大...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63篇陈俊琦
  • 117篇黄泳
  • 37篇肖慧玲
  • 31篇林仁勇
  • 29篇王升旭
  • 21篇曲姗姗
  • 19篇陈静
  • 18篇吴俊贤
  • 13篇卢阳佳
  • 13篇陈莹
  • 12篇林伟容
  • 10篇赖新生
  • 8篇唐纯志
  • 8篇甄尔传
  • 7篇王宁宁
  • 7篇张佩
  • 7篇汪崇琦
  • 7篇邓桂珠
  • 7篇郭佳铨
  • 7篇黄焕琳

传媒

  • 14篇针灸临床杂志
  • 11篇时珍国医国药
  • 8篇现代中西医结...
  • 7篇辽宁中医杂志
  • 7篇中国全科医学
  • 6篇上海针灸杂志
  • 5篇吉林中医药
  • 5篇中国中医基础...
  • 4篇中国针灸
  • 4篇江苏中医药
  • 4篇亚太传统医药
  • 4篇中国针灸学会...
  • 3篇内蒙古中医药
  • 3篇河北中医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陕西中医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3篇按摩与康复医...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国医论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9篇2014
  • 12篇2013
  • 25篇2012
  • 25篇2011
  • 37篇2010
  • 31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诊疗指南为基础的病案教学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以诊疗指南为基础的病案教学的效果。方法:将120名见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将疾病诊疗指南与病案教学相结合,通过甄选病例、预设问题、解析指南等手段完成见习教学,对照组按传统方式带教。效果以出科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和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均<0.05)。结论:以临床诊疗为基础的病案临床见习教学,整体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
王锦鸿陈俊琦
关键词:医学教学诊疗指南见习生
针刺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弹响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弹响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27例弹响指患者均接受针刺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隔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27例患者治愈9例,总有效率为100%;27例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分级指数感觉分、情绪分和总分及VAS评分和PPI评分均明显改善。结论穴位按摩配合针刺能够明显缓解弹响指患者患指的疼痛症状,能帮助手指肌腱功能的恢复。
饶康怡肖慧玲陈俊琦林仁勇黄泳
关键词:弹响指穴位按摩针刺疗法
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吞咽功能障碍是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更有优势。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0-01—2020-06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对体针、头针、项针、舌针和醒脑开窍针刺选穴组方特点,深刺、芒针刺法特色,针刺联合中药、针刺联合现代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整理回顾,以求反映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多样性及演变规律。
唐乐刘梦华李翩龙欢刘佩婉陈俊琦
关键词:卒中吞咽针刺疗法
三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定位取穴的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陈俊琦何文卓林伟容夏冒李许鹏黄泳
探讨针灸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被引量:9
2009年
针灸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从腧穴的学习、刺法灸法的掌握、见习和实习环节的综合提高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培养法,强调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临床实践的重视,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本途径。
邹燕齐黄泳陈俊琦
关键词:针灸教学教学改革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腹针对30~65岁的56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治疗,选用君(主穴)引气归元;臣(次穴)商曲、气穴;佐:滑肉门、气旁、上脘上、建里。每日1次,连续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均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定。所有病例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处理。结果:统计结果表明,经过治疗,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的总分及眩晕、肩颈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等5个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观察表明,经薄氏腹针治疗后,患者眩晕、肩颈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等方面有显著好转,且无明显副作用,说明薄氏腹针为一种确实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
陈静黄泳李求实王升旭陈俊琦
关键词:腹针疗法颈性眩晕
耳穴贴压对不同考前状态大学生心率的刺激后效应
2014年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不同考前状态大学生心率的刺激后效应。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30例考前焦虑状态大学生(试验组)和30例非考前焦虑状态大学生(对照组)。选取心(CO15)、肝(CO12)、肾(CO10)、神门(TF4)、内分泌(CO18)、肾上腺(TG2P)等6个耳穴,对两组学生进行耳穴贴压30 min,使用Actiheart心电检测仪对两组学生心率进行全程监测。结果:1与刺激前相比,对照组心率在刺激后20 min、刺激后30 min时有所下降(P<0.05);2与刺激后10 min相比,对照组心率在刺激后20 min、刺激后30 min时显著下降(P<0.01)。结论:耳穴贴压疗法对非考前焦虑状态大学生心率存在刺激后效应,可以通过刺激耳部相关穴位,对机体的心率持续减缓达30 min。
钟正甄尔传陈俊琦陈伟明伍沃操黄泳
关键词:耳穴考前焦虑心率
针刺外关穴得气对脑中枢激活与负激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比较针刺外关穴得气对脑中枢的激活与负激活,探索针刺得气的物质基础和疗效作用机制。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5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针刺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以外关穴针刺与假针刺作为刺激因素。采用Block方法设计刺激程序,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收集脑中枢刺激信号。扫描完毕随即使用针刺感觉量表评价受试对象的感觉,依据感觉量化结果将图像数据分为针刺得气组与无感觉对照组,再在Matlab平台上采用SPM2.0软件包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1)针刺效应:针刺组有20例以酸麻胀重等得气指征为主,VAS评分4.85±2.47;对照组有15例无感觉,6例轻微刺痛感。(2)脑功能成像结果:以P≤0.01,K>30为统计检验显著性标准,以对照无感觉为基线,针刺外关穴得气同时激活、负激活双侧BA3、左侧BA40;激活双侧BA6、20、40、47、小脑后叶和半月小叶,右侧8、24、37、39、Sub-lobar、尾状核,左侧10、13、21、22、边缘叶、海马、海马旁回、丘脑、中脑红核、脑干、小脑扁桃体;负激活右侧BA4、9、18,左侧BA5、6、7、10、24、小脑前叶和蚓部山顶。结论:针刺外关穴得气激活与负激活的脑区不同,激活脑区与外关穴主治作用相关,负激活脑区大部分为非任务依赖性,其余负激活脑区亦与外关穴主治作用相关,针刺的治疗效应与脑中枢的激活及负激活均有密切关系。
张贵锋黄泳唐纯志赖新生陈俊琦单保慈陈燕萍
关键词:针刺得气外关穴MRI
外关穴、阳陵泉穴区不同层次针刺激活脑区的fMRI比较研究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不同脑功能区的激活异同。方法 8例青年志愿者分别接受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的2次针刺刺激,再进行fMRI脑部扫描。统计皮部浅刺和常规...
黄泳王艳杰吴俊贤邹燕齐陈俊琦赖新生
关键词:针刺
文献传递
从脾胃论治阿尔茨海默病概述被引量:11
2010年
先从脾胃的功能出发,结合文献,论述了脾胃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再对自古至今对阿尔茨海默病从脾胃方面进行的方药及针灸方面的治疗进行综述;此外,还对从脾胃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了概述。得出的结论是,从脾胃论治阿尔茨海默病是有理论基础的,而且是必要的。
卢阳佳陈俊琦黄泳王升旭陈莹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脾胃论治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