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钧

作品数:49 被引量:430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天文地球
  • 9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南海南部
  • 9篇南海北部
  • 8篇表层沉积物
  • 8篇沉积物
  • 7篇硅藻
  • 6篇水合物
  • 6篇天然气水合物
  • 6篇同位素
  • 6篇气水
  • 6篇气水合物
  • 6篇古环境
  • 5篇上升流
  • 5篇古气候
  • 5篇放射虫
  • 4篇第四纪
  • 4篇氧同位素
  • 4篇中新世
  • 4篇孢粉
  • 4篇环境意义
  • 4篇古海洋

机构

  • 49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同济大学
  • 2篇台湾成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9篇陆钧
  • 35篇陈木宏
  • 20篇向荣
  • 20篇陈忠
  • 18篇张兰兰
  • 17篇颜文
  • 11篇郑范
  • 7篇古森昌
  • 7篇张丽丽
  • 7篇刘建国
  • 6篇罗传秀
  • 5篇肖尚斌
  • 5篇涂霞
  • 4篇杨华平
  • 3篇王汝建
  • 3篇杨丽红
  • 3篇汤贤赞
  • 3篇王淑红
  • 2篇王保贵
  • 2篇吴时国

传媒

  • 15篇热带海洋学报
  • 5篇海洋地质与第...
  • 4篇科学通报
  • 3篇地球科学(中...
  • 2篇极地研究
  • 2篇热带海洋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地学前缘
  • 1篇Marine...
  • 1篇我国专属经济...
  • 1篇第二届深海研...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3
  • 1篇190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极普里兹湾全新世的冰海沉积被引量:1
1998年
NP93-2柱样采自南极普里兹湾陆架区域,具有明显的冰海沉积作用特征,受冰川和海洋共同作用。粒度参数、矿物组成、微体古生物和地球化学等资料揭示了该区12937a以来的沉积作用特征和沉积环境与气候变动的信息。大约在10ka,气候波动突然明显回暖,冰筏源碎屑物质增加,晚期还有一个短暂气候波动。
吴时国罗又郎王有强陆钧郑范孙绍先
关键词:全新世古气候
南极普里兹湾1.5万年来气候演变的沉积记录被引量:6
1998年
南极普里兹湾两沉积柱样代表了1.5万年来的沉积记录。其粒度特征、矿物成分、硅藻分布和地球化学等沉积特征表明,沉积记录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十分敏感,尤其是发现14310aBP前后的Heinrich事件,据此将该区1.5万年来的古气候演化划分为8个阶段。
吴时国陆钧
关键词:古气候海洋沉积物
南海北部陆架柱状沉积物记录的残留沉积被引量:13
2006年
对南海北部外陆架珠江口西南的E602孔进行了粒度分析和AMS14C年龄测定,通过沉积学分析,认为该孔沉积物形成于近滨环境,时间为全新世初期。根据岩性的变化将该孔分为上下2段,下段岩性较均匀,粒度参数变化较小,主要是风暴成因的递变悬浮沉积序列,形成于近滨上部环境;上段为均匀悬浮,为近滨下部环境。该孔下段的沉积作用主要是对晚更新世低海平面时沉积物的改造和再沉积,基本没有新的陆源物质加入,属于残留沉积或准残留沉积,只是在晚期的上段沉积中才有少量以细粒物质为主的新物源加入。
肖尚斌陈木宏陆钧陈忠向荣郑范谢强陈莉
关键词:粒度AMS南海北部陆架
末次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环境特征研究
陈木宏涂霞颜文汤贤赞郑范陆钧陈忠王保贵古森昌
该研究的目的是阐明末次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区的环境特征和变化规律,建立高分辨率的沉积序列和环境序列,探讨暖池区与高纬度地区短周期古气候事件的遥相关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西太平洋暖池在全球变化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作用而具有...
关键词:
关键词:末次冰期西太平洋暖池环境特征
南沙海槽潜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环境及其指标特征被引量:7
2007年
南沙海槽的构造和沉积受控于南海的构造运动和加里曼丹西北大陆边缘的演化,具有适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物源基础、温压条件、输导系统和储藏场所。似海底反射层(BSR)出现在水深650~2 800 m、海底下65~350 m深的晚中新世沉积物中,与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及穹窿构造有关;沉积物中的甲烷含量和孔隙水的SO24-含量表现出异常变化特征,硫酸盐-甲烷界面(SMI)深度仅为8~11 m;表层沉积的自生石膏和黄铁矿的成岩环境与甲烷流体排溢引起的厌氧甲烷氧化(AOM)有关,这些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指标均指示南沙海槽发育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表明,南沙海槽沉积物的甲烷以二氧化碳还原型微生物成因为主,少量为混合气,海槽东南部可能是最有潜力的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
陈忠颜文黄奇瑜杨华平陆钧陈木宏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似海底反射层自生矿物南沙海槽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多样性与丰度的分布与环境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较系统地探讨了整个南海不同环境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结果显示:南海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种类多样性和个体丰度随着水深而增加,表明南海较深水处的放射虫壳体溶解现象不明显;上升流活动和海底火山喷发有利于放射虫的大量繁殖,产生区域性的沉积富集;反之,较深水的陆坡区沉积物中出现放射虫种类与丰度异常减少,可能属浊流搬运再沉积的结果,物源来自陆架或上陆坡;种类组成以热带-亚热带特征为主,还包含了一定数量的冷水种或极区种,表明在特定海区的古环境分析中采用单一指标判断可能会造成误解.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综合指标较好地反映了南海的生态与沉积环境特征.
陈木宏张兰兰张丽丽向荣陆钧
关键词:放射虫表层沉积物
南海北部秋季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被引量:16
2010年
对2004年9月采自南海北部海区19个站位40个垂直浮游拖网样品中的活体浮游有孔虫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该区秋季现代有孔虫的组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区秋季现代浮游有孔虫以热带暖水群落为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变化.浮游有孔虫的丰度主要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浅层水种G.sacculifer和G.ruber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近岸带;N.dutertrei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外陆架和陆坡区域;G.menardii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深水区域;G.calida和G.aequilate-ralis两水种的含量分布有明显的相似性,主要出现在深水区,在越南岸外站位其含量远高出区域其他站位.研究认为,南海北部秋季水体浮游有孔虫的分布主要受初级生产力和水深的共同制约,高初级生产力水平下浮游有孔虫的丰度明显要高,水深则对中深层水种G.menardii、G.calida和G.aequilateralis的分布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南海北部秋季温跃层的温盐结构对中层水种N.dutertrei、G.glutinata、G.calida和G.aequilateralis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此外,暖涡水体对浮游有孔虫的丰度和组成也有明显影响,位于暖涡中心区的浮游有孔虫丰度明显增高,特征属种G.sacculifer的含量明显高出周边站位.P.obliquiloculata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东北部黑潮分支影响区.
向荣陈木宏张兰兰陆钧陈忠古森昌
关键词:南海北部浮游有孔虫海洋学
南海深海表层沉积中的硅藻组合及其环境特征被引量:3
1999年
定量分析了南海33个1000m水深线以内的现代表层沉积样品中的硅藻,发现主要的种有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nitzschioides、短刺角毛藻Chaetocerosmessanensis、结节圆筛藻Coscinodiscusnodulifer、长海毛藻Thalassiothrixlongissima、海洋菱形藻Nitzschiamarina和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striata。根据硅藻主要种的百分含量、各站位硅藻丰度的变化以及其它一些特征,将33个样品划分为5个硅藻组合,并着重研究这些组合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陆钧
关键词:硅藻古环境
南海北部海洋沉积与环境研究的新篇章——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沉积与环境研究内容及首航次采样成果被引量:1
2005年
陈忠向荣陆钧陈木宏颜文
关键词:海洋沉积南海北部东亚冬季风岛弧西沙海槽增生楔
Distribution of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Environmental Dignificance被引量:4
2009年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was determined in 25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from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to study its distribution and its modern oceanic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which may provide further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paleoceanography explaination. This study showed that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in surface sediments and its water depth have evide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up to 0.782.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was very low in continental shelf shallows and could not reflect the productivity of siliceous micropaleontology in surface waters, which may be affected by sedimentary types and terrigenous matter dilution. Distribution of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deep water areas showed that it could not only reflect the paleoproductivity of siliceous micropaleontology in surface waters, but also indicate the strong or feeble upwelling. Thus, it wa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using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in sediments to trace upwelling and its change was effective and reliable. The analyzed result showed that radiolariia and poriferous specula have more contribution for biogenic opal, comparing with diatom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northern studied area, probably owing to the diatom dissolved easily away and eaten by other organisms with little effort. In the upwelling areas, radiolarian, diatom and poriferous specula all approximately showed high abundance,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high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张兰兰陈木宏向荣陆钧张丽丽
关键词:UPWELLING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