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曙光

作品数:228 被引量:1,072H指数:18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2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4篇细胞
  • 32篇结肠
  • 31篇信号
  • 31篇通路
  • 28篇信号通路
  • 26篇结肠炎
  • 26篇溃疡
  • 26篇溃疡性
  • 26篇溃疡性结肠炎
  • 22篇中医
  • 20篇肿瘤
  • 19篇乌梅
  • 19篇乌梅丸
  • 17篇蛋白
  • 17篇肝癌
  • 15篇脂肪
  • 13篇酒精
  • 13篇酒精性
  • 11篇脂肪性
  • 11篇脂肪性肝病

机构

  • 200篇陕西中医药大...
  • 124篇陕西中医药大...
  • 16篇长治医学院附...
  • 13篇成都中医药大...
  • 10篇大连医科大学
  • 8篇宁夏回族自治...
  • 4篇空军军医大学
  • 3篇赣南医学院
  • 3篇西安高新医院
  • 2篇山西省肿瘤医...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厦门市中医院
  • 2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宁夏自治区人...

作者

  • 223篇闫曙光
  • 68篇惠毅
  • 48篇周永学
  • 21篇李京涛
  • 14篇郑旭锐
  • 13篇魏海梁
  • 11篇常占杰
  • 10篇谢培
  • 9篇王郁金
  • 8篇刘亚珠
  • 8篇王礼凤
  • 8篇鞠迪
  • 8篇李倩
  • 8篇郭英君
  • 7篇宋春荣
  • 6篇席奇
  • 6篇李日向
  • 6篇曹宁
  • 6篇张红
  • 5篇王珮瑄

传媒

  • 20篇中西医结合肝...
  • 17篇陕西中医
  • 12篇中国实验方剂...
  • 10篇临床肝胆病杂...
  • 8篇现代中医药
  • 8篇中医药导报
  • 7篇胃肠病学和肝...
  • 5篇现代中西医结...
  • 5篇陕西中医学院...
  • 5篇四川中医
  • 5篇现代消化及介...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肿瘤研究与临...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长治医学院学...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4篇中医学报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年份

  • 19篇2023
  • 31篇2022
  • 21篇2021
  • 28篇2020
  • 18篇2019
  • 8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25篇2015
  • 14篇2014
  • 11篇2013
  • 1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9
2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京涛教授运用“水木衡治”法辨治肝硬化腹水经验被引量:3
2022年
肝硬化腹水是一类以弥漫性肝损伤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其致病原因复杂多变,故“水木衡治”法在诊治肝硬化腹水中以邪气的发展为辨证中心,李京涛教授重视肝肾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该病涉及肝脾肾肺四脏、上中下三焦,气血水代谢失常而发病,在治疗中以疏肝滋肾为大法,针对腹水发展的各个阶段,运用不同的肝肾调治方法,为肝硬化腹水的中医临证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蔡修成刘永刚闫瑞娟魏海梁李京涛闫曙光常占杰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利水
熊去氧胆酸对大鼠肝再生和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对大鼠肝再生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熊去氧胆酸组(UDCA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标准饲料,UDCA组给予0.3%UDCA饲料,7d后行70%肝部分切除术(PH).于术后0、1、2、3 d四个时间点观察大鼠肝细胞增殖和Cyclin D1表达情况.结果 两组大鼠在0d时PCNA蛋白几乎不表达,在PH后1d,PCNA蛋白标记指数迅速上升达高峰,而UDCA组PCNA标记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40.70±4.73比33.24±5.59,P〈0.01).2 d时,UDCA组PCNA标记指数仍显著高于对照组(35.64±5.86比29.45±7.04,P〈0.05).3 d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DCA组在PH术后1、2 d Cyclin D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 d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可促进肝细胞增殖,并且上调Cyclin D1表达.
张有福董秀山闫曙光赵浩亮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肝再生细胞周期蛋白D1
清肺利咽汤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热盛证疗效及对患儿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清肺利咽汤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热盛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炎症因子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热盛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清肺利咽汤。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L-6水平变化,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81.7%(49/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4、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CD8+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咳嗽、发热及扁桃体红肿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清肺利咽汤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热盛证,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延亮刘鉴闫曙光闫曙光
关键词:扁桃体炎辨证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证候将其分为湿热证(n=29例)和寒湿证(n=31)。比较两组患者粪便中7种常见肠道细菌(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的分布情况。结果湿热证组肠杆菌、肠球菌明显多于寒湿证组,寒湿证组酵母菌多于湿热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证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明显多于寒湿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与胃肠道症状有密切关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症状,不同中医证候的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存在差异,改善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对临床预防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杨军锋闫曙光曹晓菊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肠道菌群
常占杰治肝五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经验被引量:1
2022年
常占杰教授认为“虚、湿、瘀、痰、毒”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理因素,基于五行转化及脏腑理论,提出了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瘀毒理论,重视瘀毒内阻的病理本质,以脾胃为本,时刻顾护正气,创立了“清、养、柔、滋、消”治肝五法,研制出“清木丹、养木丹、柔木丹、滋木丹、消木丹”系列药物,旨在改善疾病状态,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肝五法在临床中可单用、联合、交替、序贯,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诊治思维。常教授强调辨证使用当权衡整体脏腑功能与局部病变,顾护机体阴阳平衡,将瘀毒理论贯穿疾病治疗始末,且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要注意患者机体状态及凝血功能。本文从治肝五法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体会两方面介绍常教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经验。
周红刘永刚李京涛魏海梁闫曙光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瘀毒顾护脾胃名医经验
肝癌癌前病变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及AFP、CEA、SF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43例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病毒感染情况、饮酒史、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及CEA、AFP、SF,通过SPSS 19.0软件分析各数据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43例肝癌癌前病变患者中脾虚肝损瘀毒型最多(53%),中医证型与NEUT、LYMPH%、PLT及SF呈相关性(P<0.05),与年龄、性别、家族史、病毒感染情况、饮酒史、肝功能、血常规(WBC、LYMPH、NEUT%、RBC、Hb),凝血功能、AFP、CEA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有明显差异,且证型与一些临床指标之间存在联系。
陈晨刘力李京涛魏海梁闫曙光杨创勃常占杰
关键词:中医证型
线粒体与肝细胞损伤的关系被引量:6
2020年
在肝脏组织中,线粒体不但为肝细胞的物质代谢提供了能量,同时还广泛参与了肝细胞损伤甚至凋亡的过程,在与肝细胞损伤、凋亡密切相关的肝炎、肝纤维化、肝癌癌前病变及肝癌的病理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改变在肝细胞损伤中的重要作用、ATP合成障碍及消耗加速肝细胞损伤以及肝细胞线粒体Ca 2+稳态异常与肝细胞损伤关系等方面阐述了线粒体与肝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以期以线粒体为靶点,为防治肝细胞损伤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魏海梁司明明郭辉李京涛李倩闫曙光鞠迪
关键词:肝疾病肝细胞损伤
健脾利水方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利水方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保肝、利尿、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利水方药。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血清生化,纤维化指标及腹水消退情况的变化。结果:采用健脾利水方配合西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生化指标ALT、AST、TBIL、ALB和肝脏纤维化指标HA、CⅣ、PCⅢ,并且腹水减少明显(P<0.05)。结论:健脾利水方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
李京涛刘亚珠闫曙光惠毅宋春荣宁春茜李日向常占杰
关键词:健脾
乌梅丸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价与Meta分析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系统分析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全文数据库,以"乌梅丸和溃疡性结肠炎"为检索词;纳入自1979年至2012年8月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乌梅丸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c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使用RevMan 5.0版本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与对照药相比,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复发率方面均有一定优势,且无不良反应。
闫曙光惠毅周永学李京涛
关键词:乌梅丸溃疡性结肠炎META分析疗效评价
microRNA调控肝星状细胞活化干预肝癌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在肝癌的进展中,其发生发展呈多阶段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癌前病变-肝癌。其中肝癌癌前病变恶性转变与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密切相关,通过叙述活化的HSC与肝癌癌前病变细胞的产生、炎症纤维化微环境的形成,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提出microRNAs可通过调控相关靶基因的表达,发挥调节HSC活化,进而影响肝癌癌前病变恶性转变的作用,这方面研究有望成为肝癌防治的新思路、新靶点。
吴杰李京涛魏海梁闫曙光范妤郭英君常占杰
关键词:肝肿瘤癌前状态肝星状细胞微RNAS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