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永学

作品数:202 被引量:1,012H指数:16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1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80篇医药卫生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0篇便秘
  • 27篇中医
  • 18篇配伍
  • 17篇中医药
  • 17篇温病
  • 14篇溃疡
  • 14篇方剂
  • 13篇功能性便秘
  • 12篇结肠
  • 12篇寒热
  • 12篇辨证
  • 10篇伤寒
  • 10篇通便
  • 9篇寒热并用
  • 8篇蛋白
  • 8篇药疗
  • 8篇药疗法
  • 8篇中药
  • 8篇病机
  • 6篇药物

机构

  • 194篇陕西中医药大...
  • 19篇成都中医药大...
  • 12篇陕西中医药大...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陕西省中医药...
  • 1篇宝鸡职业技术...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 1篇武警北京市总...
  • 1篇铜川矿务局中...
  • 1篇四川护理职业...
  • 1篇四川护理职业...

作者

  • 195篇周永学
  • 48篇闫曙光
  • 16篇惠毅
  • 10篇谢培
  • 10篇王郁金
  • 10篇王斌
  • 9篇文颖娟
  • 9篇张小波
  • 7篇唐志书
  • 7篇王江
  • 6篇曹頔
  • 5篇谢勇波
  • 5篇郑旭锐
  • 5篇张筱军
  • 5篇李莎
  • 5篇王龙
  • 4篇王倩
  • 4篇杨景锋
  • 4篇曹宁
  • 4篇曹兰秀

传媒

  • 22篇现代中医药
  • 2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8篇陕西中医
  • 10篇中华中医药杂...
  • 9篇四川中医
  • 7篇中医药导报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陕西中医函授
  • 4篇陕西中医药大...
  • 3篇吉林中医药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医杂志
  • 2篇国医论坛
  • 2篇河南中医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江西中医药

年份

  • 3篇2023
  • 11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17篇2016
  • 13篇2015
  • 17篇2014
  • 19篇2013
  • 13篇2012
  • 13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D-1/PD-L1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肿瘤中均位居前列。CRC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癌细胞的遗传改变和来自周围肿瘤细胞微环境的多种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和PD-1/PD-L1在CRC的进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综述重点论述TAMs在CRC中的作用机制及表达意义,TAMs与PD-1/PD-L1之间的关系,抗PD-1/PD-L1抗体在CRC中的应用,以及靶向PD-1/PD-L1和TAMs在CRC治疗中的效果,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陈婷周永学闫曙光闫曙光李京涛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PD-1/PD-L1肿瘤微环境
从时间节律谈咳嗽的辨治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时间节律辨治咳嗽的优势,以扩宽辨证思路,为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咳嗽的辨治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根据中医时间医学理论分析咳嗽病理随昼夜、四时节律的变化特点,并结合笔者及临床医家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无典型症状的咳嗽缺少有效的辨治方法,而采用时间节律对咳嗽进行辨治具有独特的优势。结论某些咳嗽的发病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可应用时间节律对其进行辨证。
张小波周永学闫曙光曹頔
关键词:咳嗽四时时间节律
通便玉蓉丸的长期毒性实验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大鼠灌服通便玉蓉丸6个月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高剂量组(42g/kg.d-1)、中剂量组(21g/kg.d-1)、低剂量组(10.5g/kg.d-1)和对照组,连续给药6个月,每天观察一般状况,每周称体重、摄食量各1次。分别在给药3个月、6个月及停药4周后,各组取1/3动物颈动脉采血处死进行指标测取。结果:各给药组动物的一般状况良好、血液学、血液生化学与对照组比较多数无统计学差异,主要脏器及组织系统尸解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病理改变。结论:通便玉蓉丸无毒副作用,实验大鼠连续服用6个月安全。
周永学吴永丰王斌
关键词:便秘毒性
四物汤及其类方对痛经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11
2014年
结合文献分析,认为原发性痛经临床发病机理不明,治疗乏效,中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病以"虚实错杂"为主,四物汤及其类方可针对痛经"虚实错杂"病机进行有效调理,四物汤及其类方所具有的养血活血止痛兼行气、清热以及温经散寒之法对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可能与TXA2与PGI2、NO以及ET等调节血管收缩与舒张的活性物质表达失调有关。
周永学
关键词:痛经四物汤TXA2PGI2ET
温病病因与发病阐释被引量:1
1995年
温病病因为温邪,温邪实际包括病源微生物在内;温病发病主要取决于感邪轻重和正气强弱,与气候变化,环境地理也有重要关系。
周永学
关键词:温病病因发病因素学术探讨
尤怡《伤寒贯珠集》厥阴病实质与治法初探被引量:5
2019年
厥阴病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虚实夹杂,被认为是《伤寒论》学习中的难点。清代医家尤怡在其著作《伤寒贯珠集》中对厥阴病的本质,厥阴病的治法、方药,厥阴病治法禁忌,以及瘥后劳复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尤怡认为"阴尽阳生"是厥阴病发展的生理基础,阳生则热,阳退则寒;厥阴的脉证当以"厥热之进退"为主,厥热进则热,厥热退则寒;厥阴病的治疗围绕厥热的进退,尤怡将其归纳为"热进则清,热退则温"。尤怡化繁为简,从厥阴病的生理、病理、治法、方药等方面将《伤寒论》中关于厥阴的相关条文从新分类,编排次序,并加以个人的见解,为后世学习厥阴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张新悦周永学
关键词:厥阴病治法
浅析加减复脉汤去大枣被引量:2
2016年
加减复脉汤是在《伤寒论》炙甘草汤的基础上去人参、桂枝、生姜、清酒、大枣,加入白芍,易生地黄为干地黄而成,具有滋阴养血,生津润燥之功,是临床上治疗温热病后期,邪热久羁,阴液亏虚证之主方。加减复脉汤在炙甘草汤的基础上去人参、桂枝、生姜于理可以理解,但考代表本草关于大枣的功效以及大枣在《伤寒论》中的使用与配伍规律,结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复脉汤的使用,大枣与炙甘草相配,且两者量都较大,以补益心脾,调和阴阳为主,加减复脉汤为阴虚液亏之证而设,其去大枣,失去其调和阴阳之意,阴液无以生化;而大枣之性不似桂枝、人参、生姜之温热,故笔者认为从炙甘草汤大枣配伍规律来看,去大枣似有不妥。
王政周永学
关键词:加减复脉汤大枣炙甘草汤《伤寒论》
中医温病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理论基础探析被引量:10
2017年
温病与流行性感冒有着紧密联系,临床常参照中医温病学治疗流行性感冒,但对于流行性感冒参考温病治疗的理论基础缺乏系统的描述、规范的梳理以及明确的临床诊疗思路。结合相关文献对两者的具体联系进行概述,对其中的理论基础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使中医临床治疗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王龙周永学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温病学中医辨证
通便玉蓉丸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通便玉蓉丸的急性毒性反应,确定最大耐受量,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通便玉蓉丸最大浓度(0.75g/mL)、最大体积(0.4mL/10g),1d3次足量予KM小鼠灌胃,测定其最大给药量。结果:小鼠1d最大给药量为180g/kg,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180倍。结论:通便玉蓉丸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反应,可供临床研究试用。
周永学吴永丰
关键词:毒理学急性
和法的临床运用体会被引量:5
2003年
周永学
关键词:和法多汗营卫气血脱发胸腔积液失眠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