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钞莹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柴油
  • 9篇柴油机
  • 5篇柴油机颗粒
  • 3篇叠放
  • 3篇圆筒
  • 3篇增压
  • 3篇中轴线
  • 3篇尾气
  • 3篇均质充量
  • 3篇颗粒物
  • 3篇孔径
  • 3篇孔径大小
  • 3篇拉曼
  • 3篇拉曼光谱
  • 3篇光谱
  • 3篇发动机
  • 3篇发动机系统
  • 2篇拉曼光谱研究
  • 2篇光谱研究
  • 2篇DOC

机构

  • 12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1篇厦门市戴尔乐...

作者

  • 12篇钞莹
  • 11篇马志豪
  • 9篇任源
  • 6篇李磊
  • 6篇康宁
  • 5篇李磊
  • 3篇徐斌
  • 3篇马凡华
  • 2篇吴健

传媒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小型内燃机与...
  • 1篇内燃机学报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增压不中冷的发动机系统及其稀薄燃烧方法
一种增压不中冷的发动机系统及其稀薄燃烧方法,一种在增压但不中冷的前提下,发动机在中小负荷利用较稀混合气的均质充量预混压燃方式,而在大负荷时利用燃料喷射时刻、次数及质量可控的协同控制燃烧技术,在提高发动机能量利用率的同时,...
马志豪康宁李磊钞莹任源
文献传递
柴油机后处理装置的颗粒排放物拉曼光谱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为研究发动机排放颗粒物经氧化催化转化器(DOC)以及柴油颗粒捕集器(DPF)后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变化规律,在一台配备后处理装置的电控高压共轨增压中冷柴油机上进行颗粒物取样,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取拉曼光谱,比较了不同测点位置颗粒物的拉曼光谱特征。结果表明:颗粒物的拉曼光谱均由5个峰组成,且峰位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变化,描述颗粒物结构和组成的各特征参数随测点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即I D1/I G随测点后移而减小,I D2/I G逐渐增大,而I D3/I G、I D4/I G和I ALL/I G均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说明经过DOC和DOC+DPF时颗粒物发生了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使颗粒结构和成分发生变化。代表颗粒物石墨化程度的I D1/I G值随测点的后移而增加,但是DPF后颗粒的有机物成分所占比例最大。
马志豪钞莹李磊任源许新马凡华
关键词: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排放颗粒物拉曼光谱
一种可快速更换滤芯的柴油机颗粒过滤器
一种可快速更换滤芯的柴油机颗粒过滤器,主要由上排气管、下排气管、圆筒壳体和设在圆筒壳体内的滤芯组成,滤芯的外圆周面和圆筒壳体的内圆周面间距为1mm,滤芯是由金属圆筒和横截面为圆形的不锈钢网组成的一体结构,不锈钢网垂直于滤...
马志豪康宁任源李磊钞莹
文献传递
一种增压不中冷的发动机系统
一种增压不中冷的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增压器、废气再循环系统和ECU,发动机的排气管通过废气再循环系统与发动机进气管连接,增压器与发动机的进气管连接;ECU控制增压器增压和控制发动机喷油,ECU通过废气再循环系统的EG...
马志豪康宁李磊钞莹任源
文献传递
用HRTEM研究DOC和DPF对柴油机颗粒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对安装了排气后处理装置的CY4102-CE4B柴油机排放的颗粒进行观察,对比了ESC循环中工况7与工况10后处理装置中,柴油氧化催化器(DOC)与颗粒捕集器(DPF)前后颗粒的微观形貌与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组成颗粒的基本粒子均呈近似球形,与发动机工况和后处理装置无关;经DOC后组成颗粒的基本粒子的轮廓比在DOC前更清晰,次级粒子由葡萄状结构向链状结构转化,但经DPF后,又向葡萄型结构转化;低速低负荷时,组成基本粒子的内核与外壳不甚明晰,呈无定型结构,基本结构单元的尺寸较小,薄层呈波浪状;而高速高负荷时,组成基本粒子的内核与外壳更加清晰,呈石墨结构,层状结构也更加明显,薄层几乎呈直线段。
马志豪李磊钞莹任源许新马凡华
关键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POC、DOC对柴油机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柴油机的ESC循环测试,并利用废气分析仪对其主要的气体排放进行测量。对比了光管、单独使用POC、DOC+POC组合情况下发动机的气体排放特性,着重分析了POC在净化气体排放方面的效果和局限。试验结果表明,单独的POC以及DOC+POC组合,与光管时相比,都能显著降低CO、HC的排放,且DOC+POC组合的转化效率更高,但是,POC、DOC+POC对NOx排放几乎没有影响,NOx排放的总量基本不变。
马志豪任源李磊钞莹许新徐斌吴健
关键词:柴油机POCDOC气体排放
一种可快速更换滤芯的柴油机颗粒过滤器
一种可快速更换滤芯的柴油机颗粒过滤器,主要由上排气管、下排气管、圆筒壳体和设在圆筒壳体内的滤芯组成,滤芯的外圆周面和圆筒壳体的内圆周面间距为1mm,滤芯是由金属圆筒和横截面为圆形的不锈钢网组成的一体结构,不锈钢网垂直于滤...
马志豪康宁任源李磊钞莹
文献传递
柴油催化氧化器对柴油机颗粒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究柴油催化氧化器对柴油机排放颗粒特性的影响,收集了CY4102-CE4B柴油机在3个大负荷工况时柴油催化氧化器前后的颗粒。利用热质分析法对所得颗粒的挥发性和氧化特性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柴油催化氧化器后,颗粒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增加,且主要为易挥发性成分。此外,在柴油催化氧化器的作用下,颗粒在空气中的质量损失速率有所提高,说明柴油催化氧化器可以提高颗粒的氧化活性。其中,在2 050 r/min、290 N·m工况下,柴油催化氧化器对颗粒氧化活性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
张琳李磊马志豪钞莹徐斌
关键词:柴油机
一种可快速更换滤芯的柴油机颗粒过滤器
一种可快速更换滤芯的柴油机颗粒过滤器,主要由上排气管、下排气管、圆筒壳体和设在圆筒壳体内的滤芯组成,滤芯的外圆周面和圆筒壳体的内圆周面间距为1mm,滤芯是由金属圆筒和横截面为圆形的不锈钢网组成的一体结构,不锈钢网垂直于滤...
马志豪康宁任源李磊钞莹
一种增压不中冷的发动机系统及其稀薄燃烧方法
一种增压不中冷的发动机系统及其稀薄燃烧方法,一种在增压但不中冷的前提下,发动机在中小负荷利用较稀混合气的均质充量预混压燃方式,而在大负荷时利用燃料喷射时刻、次数及质量可控的协同控制燃烧技术,在提高发动机能量利用率的同时,...
马志豪康宁李磊钞莹任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