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巍

作品数:71 被引量:958H指数:1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7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主题

  • 11篇岩石
  • 11篇变质
  • 9篇地质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8篇锆石
  • 8篇花岗质
  • 7篇变质作用
  • 6篇盆地
  • 6篇花岗岩
  • 6篇古生代
  • 5篇地质意义
  • 5篇东昆仑
  • 5篇新生代
  • 5篇油气
  • 5篇松辽盆地
  • 5篇年代学
  • 5篇晚古生代
  • 5篇火山岩
  • 4篇韧性剪切

机构

  • 68篇吉林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长春科技大学
  • 3篇天津地质矿产...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金日成综合大...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黑龙江省地质...
  • 1篇华中构造力学...
  • 1篇吉林省核工业...
  • 1篇奥塔哥大学

作者

  • 71篇金巍
  • 14篇迟效国
  • 13篇刘永江
  • 10篇郑培玺
  • 10篇温泉波
  • 9篇张兴洲
  • 9篇马志红
  • 7篇李才
  • 6篇周建波
  • 6篇李伟民
  • 6篇梁琛岳
  • 5篇葛文春
  • 5篇王庆龙
  • 5篇李斌
  • 5篇郑常青
  • 5篇王成文
  • 5篇蔡丽斌
  • 4篇冯志强
  • 4篇韩国卿
  • 4篇薛林福

传媒

  • 7篇岩石学报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世界地质
  • 3篇地质学报
  • 3篇地学前缘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中国物理学会...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矿床地质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岩相古地理
  • 1篇地质通报
  • 1篇长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校所共同培养海洋地质硕士生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提出了校所共同培养海洋地质硕士生的"三一二二二模式",即确定培养模式三个原则,优化一个培养方案,建立双导师制度,建立双基地制度,实行两段式培养。该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文章还对如何进一步做...
李守义金巍韩晓峰张婷婷楚颖
关键词:海洋地质硕士研究生
文献传递
变质作用P-T-t轨迹一维热模拟在东昆仑地区的应用
昆仑山口-格尔木地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的北昆仑地体,物质组成复杂,许多问题的认识有赖于进一步工作和研究.P(压力)-T(温度)-t(时间)轨迹是进行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过程及其机制研究的有效方法.正演法(热模拟)确定变质作用...
孟庆龙金巍薛林福
关键词:P-T-T轨迹变质作用东昆仑
文献传递
内蒙古大青山古元古代造山带中-下地壳深熔流变研究
2020年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是典型的早前寒武纪造山带根部岩石出露区,大量下地壳高级变质-深熔岩石中保留了丰富的流变构造样式,是开展部分熔融岩石流变行为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本文对内蒙古大青山地区雪海沟和大庙-忽鸡沟构造带内变形岩石开展了宏观、微观构造解析、EBSD组构以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考查了不同构造层次、不同熔融程度岩石的流变特征及其与造山过程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雪海沟至大庙-忽鸡沟地区体现了造山带地壳结构层次由深至浅的特点。深部构造层次(雪海沟)高级深熔条件下,宏观上以各种形式的浅色脉体参与岩石流变,深熔熔体夹矿物颗粒流形成网状的断续条带状构造。微观上斜长石受扩散蠕变、颗粒边界滑移和颗粒流动影响,一般没有明显的晶内变形组构,CPO(晶格优选方位)发育不明显。在中深部构造层次(大庙-忽鸡沟)深熔作用相对较弱,宏观上形成平行片麻理的较规则条纹/条带构造。微观上斜长石发生位错蠕变,CPO发育明显。此外,角闪石在不同构造层次下均表现出位错蠕变特征,结晶优选方向受深熔作用影响不大。上述变形样式和机制,体现了造山带根部高级变质-深熔岩石在固-液两相介质中,发生水平层状粘-塑性流动变形特点。随后深熔岩石的塑性流动变形伴随加厚地壳的伸展减薄-隆升过程而逐渐硬化并遭受剥露。
刘同君李伟民刘永江金巍金巍
关键词:部分熔融岩石流变组构分析
青藏高原高Mg#钾质、超钾质火山岩与陆内俯冲作用的成因关系
<正> 青藏高原伴随地壳缩短、增厚和隆升,先后形成了冈底斯、羌塘-囊谦、中昆仑-可可西里、西昆仑-东昆仑四条碰撞后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带。它们是大陆碰撞造山带岩石圈构造演化的重要标志。有关青藏高原碰撞后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
迟效国李才金巍董春艳刘建峰黎广荣
文献传递
辽西地区变质深成岩系演化序列--以辽宁兴城台里地区为例
辽西兴城台里地区出露的变质深成岩系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建平(岩)群大营子(岩)组(ArJd)前寒武纪地层,主体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磁铁石英岩等(辽宁地矿局区调队二分队,1981-1983)。80年代中期以来多数...
金巍郑常青董永胜郑培玺
关键词:变质深成岩地壳演化
文献传递
藏北新生代火山作用的时空演化与高原隆升被引量:56
1999年
本文通过对藏北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确定了火山岩的岩石系列组合及其生成时序。根据岩石系列的时空演化规律将藏北新生代火山活动划分为3个构造—岩浆亚旋回,火山活动自南向北依次形成羌塘(44~24 Ma)、中昆仑—可可西里(19~7 Ma)、西昆仑—玉门(约5 Ma以来)3条火山岩亚带。各岩带分别以高钾钙碱性或钾玄岩系列构成火山活动的主体,以碱性钾质火山活动而结束。构造—火山旋回与高原脉动隆升具有明显的耦合性,旋回间歇期与高原夷平期相对应。笔者认为这一火山作用规律是高原每次脉动隆升过程中,构造性质由挤压、增厚,向伸展滑移转化的结果,火山作用旋回受岩石圈水平挤压、增厚和深部地幔热物质沿构造薄弱带挤压上升两种作用的相互消长所制约。
迟效国李才金巍刘森杨日红
关键词:新生代火山作用高原隆升
东昆仑金水口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1
2006年
金水口岩体出露于东昆仑北坡,岩性主要为含石榴子石的过铝花岗岩和不含石榴子石的二长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自该岩体从金水口群解体以来,其形成时代一直制约着该地区构造演化的恢复。对锆石内部结构、阴极发光图像特征和Th/U比值的研究表明,金水口岩体中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个别含有残留锆石核。锆石U-Pb同位素LA-ICPMS和SHRIMP原位分析结果显示,金水口电站周围的石榴堇青花岗岩及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形成年龄分别为(411±17)Ma和(396±18)Ma,说明金水口岩体为早泥盆世的花岗质侵入体,是在早古生代末由柴达木地块基底富Si和Al的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该套S型花岗岩记录了古元古代的两期源区物质信息(约1.63Ga和约1.78Ga),代表了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末期的一期重要岩浆热事件。
龙晓平金巍葛文春余能
关键词:花岗岩类锆石LA-ICPMSSHRIMP东昆仑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中的CH_4包裹体:产状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营城组火山岩是松辽盆地深层油气藏的主要储层之一,本次研究我们在该组火山岩中首次发现了较多的纯 CH_4包裹体,这类包裹体主要以原生及次生形式产于流纹岩石英斑晶及玄武岩气孔充填矿物石英之中。综合分析认为,伴随营城组火山岩喷发活动,产生了较多的无机成因的 CH_4等气体,它们连同可能存在的其它有机成因的烃类气体一起,沿流纹岩中的微裂隙及玄武岩中的气孔等构造运移、聚集,从而形成深层火山岩储层中的富 CH_4天然气藏。因此,营城组火山岩不仅仅作为被动的油气储层存在,而且该期火山活动可能也为深层油气成藏提供了至少部分 CH_4等气体的来源。
王力王可勇葛文春金巍马志红
关键词:松辽盆地深层油气藏火山岩储层
辽西地区台里韧性剪切带中长英质脉体的变形演化机制研究
2018年
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及破坏机制一直是地学界的热点话题,中生代华北克拉通东部主要受扬子板块的俯冲使区域内岩浆-变质事件频繁,形成一系列近EW向构造,包括位于辽西地区的一条中生代NEE向台里韧性剪切带。该韧性剪切带中发育有S-C组构、旋转碎斑、石香肠、长英质脉体等丰富的构造现象。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综合分析,识别出其中长英质脉体的演化序列为"分异脉→香肠化→透镜化→碎斑化→细粒化→丝带化"六个变形阶段。对各变形阶段样品切制垂直面理平行线理的薄片,并对薄片基质层进行二维有限应变测量分析与统计,包括真应变差(ε_1-ε_2)等值线图、岩层厚度比(S)等值线图、运动学涡度(W_k)等值线图。其中W_k在演化前期主要小于0.71,演化中期主要大于0.71,演化后期主要小于0.71,表明长英质脉体演化过程前期主要为纯剪切作用,中期为简单剪切作用,后期为纯剪切作用,同时W_k为正值和S小于1反映研究区内韧性剪切带在伸展减薄的动力学背景下形成,这对了解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约束。
徐少朋曾佐勋刘永江金巍李绍凡孙政权杨双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
辽西兴城-台里花岗质岩石构造变形特征及流变学分析
兴城台里地区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东湾西岸,台子里海岬,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隶属于燕山元古代沉降带东南缘—山海关古隆起.区域内大面积出露了华北克拉通基底岩石(绥中花岗岩),代表了我国最古老的陆壳组成.研究结...
李伟民刘永江金巍梁琛岳赵英利温泉波冯志强李婧刘宾强周建平
关键词:花岗质岩石韧性剪切变形岩石圈减薄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