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鼠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移植
  • 2篇干细胞
  • 2篇干细胞移植
  • 1篇新生鼠缺氧缺...
  • 1篇血性
  • 1篇增殖
  • 1篇神经干
  • 1篇神经干细胞
  • 1篇胎脑
  • 1篇同胞
  • 1篇皮层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损伤
  • 1篇缺氧
  • 1篇缺氧缺血性
  • 1篇缺氧缺血性脑
  • 1篇缺氧缺血性脑...
  • 1篇细胞培养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尹国才
  • 3篇栾佐
  • 3篇郭万里
  • 2篇屈素清
  • 2篇闫凤青
  • 1篇屈素青
  • 1篇胡晓红
  • 1篇吴南海
  • 1篇钱阳明

传媒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年份

  • 3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生鼠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培养及其在同胞鼠的细胞替代作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从新生鼠大脑皮层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并将这些NSC植入局灶性缺血损伤鼠的大脑皮层,观察其植入同胞鼠后的细胞替代作用。方法应用含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或FGF-2)的无血清DMEM/F12(1∶1)培养液获得新生鼠NSC球,酶免疫技术检测NSC标志nestin和诱导分化实验证明所获得的细胞球是NSC。在细胞球的体外培养中掺入BrdU,标记NSC,用于移植实验。鼠出生后第4天,开颅去脑膜阻断脑皮层血液供应建立新生鼠脑皮层局灶性缺血动物模型,术后第4天(出生后第8天)将标记好的NSC直接注射到缺血损伤灶的边缘区。实验鼠分为损伤移植组、损伤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于移植后第4、7、14、30天杀鼠取脑,进行BrdU标记的酶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植入细胞的存活和迁移情况。结果新生鼠大脑皮层在体外培养一周,可以获得漂浮生长的、表达nestin的、具有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潜能的NSC球。移植实验发现:植入细胞有向大脑皮层缺血损伤灶周边迁移的特点,促进损伤灶组织结构的修复,损伤获得了很好的细胞修复作用。镜下可见灶区有满视野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颗粒层集聚密度最大,未见有远部位的细胞迁移。假手术对照鼠脑内细胞逐渐减少,至移植后第14天只能检测到零星散在阳性细胞,明显较损伤移植鼠少。结论新生鼠大脑皮层内存在NSC。缺血性损伤可刺激移植的NSC增殖与迁移。移植的NSC对于大脑皮层局灶性缺血损伤灶的完整修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尹国才栾佐屈素清郭万里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大脑皮层细胞替代新生鼠干细胞培养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经脑室人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2
2005年
目的研究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经脑室移植人胚胎脑神经干细胞后,植入细胞的存活、迁移及分化情况。方法孕12周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在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白血病细胞抑制因子的N2培养基(D/F12+N2+B27)中培养11天。生后7天的新生SD大鼠32只建立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3天后将培养的人神经干细胞制成悬液(1.0×105/μl),采用立体定向移植至实验动物损伤侧脑室。移植后1、2、4周及3个月(每时间点各8只)取脑组织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移植后1周大量抗人细胞核蛋白抗体阳性的植入细胞从脑室沿胼胝体向外迁移并到达损伤区,以损伤侧皮层、海马多见,在不同区域可见与宿主细胞类似的分化的植入细胞:移行至皮层的植入细胞85%分化为抗人细胞核蛋白神经丝蛋白或抗人核蛋白神经元管蛋白抗体双阳性的皮层细胞,而位于移行区域的植入细胞60%表达为抗人核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双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其余细胞仍在迁移中未分化。移植后2周更多的移植细胞到达损伤区,移植后4周及3个月植入细胞数较前明显减少。结论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经脑室移植至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鼠脑后能存活、迁移,并依迁移区域的不同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屈素清栾佐尹国才郭万里胡晓红吴南海闫凤青钱阳明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脑室脑损伤后侧脑室新生鼠
LIF对人胎脑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观察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体外培养的人胎脑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用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的N2培养基培养人神经干细胞(hNSC)。实验分添加LIF(LIF+)组和无LIF(LIF-)组,接种12天后计数细胞集落(球)的形成率。传代培养观察120天,定期进行活细胞计数,绘制生长速率曲线。取第6代细胞球进行分化诱导,免疫荧光技术鉴别神经细胞的特异性抗原标志,并计算各细胞类型间的比例。结果:两组集落形成百分比分别为:LIF+为0.50%-0.91%;LIF-为0.49%-0.94%。两组间的差异并无显著意义(P>0.05)。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各例胎脑来源的NSC扩增速率的相差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LIF对NSC扩增有重要作用,刺激细胞扩增了约4000-8400倍,无分化发生;LIF-组仅为43-97倍,培养两个月后可观察到分化现象。在培养过程中观察到:LIF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细胞接种传代约50-60天以后。用免疫细胞化学荧光进行分化细胞类型鉴定,计数神经元和星形胶细胞数,并计算其中神经元所占的百分比。LIF+培养为12%-83%,明显高于LIF-组的8%-23%(P<0.005),来源于海马的NSC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要高于来源于纹状体的NSC。结论:LIF能阻抑人胎脑NSC的分化,促进其体外长期增殖,其效应主要表现在接种传代培养的50-60天以后。LIF还影响NSC的分化,可显著提高分化细胞中神经元的百分比,海马源性hNSC对LIF更为敏感。
尹国才栾佐闫凤青屈素青郭万里
关键词:白血病抑制因子增殖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