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艳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光谱
  • 3篇原子
  • 3篇氢化
  • 3篇氢化物
  • 3篇氢化物发生
  • 2篇原子吸收
  • 2篇原子吸收光谱
  • 2篇吸收光谱
  • 2篇光谱法
  • 1篇等离子体发射
  • 1篇低碳烷烃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有机酸
  • 1篇原位
  • 1篇原子光谱
  • 1篇原子光谱分析
  • 1篇原子吸收光谱...
  • 1篇氢化物发生法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作者

  • 6篇邹艳
  • 5篇陈治江
  • 5篇邱德仁
  • 5篇金富霞
  • 2篇杨芃原
  • 1篇贺鹤勇
  • 1篇岳斌
  • 1篇马卓娜

传媒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3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连续氢化物发生-电加热石英管-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系统
1999年
报道了连续氢化物发生-电加热石英管-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系统.并以铅烷(PbH_4)发生为代表对氢化物发生器构型、残留液体积、原子化温度、石英管电加热区域长度、载气流速、测量波长选择、泵速、进样管长度等诸多影响因素作了试验.
邹艳金富霞陈治江邱德仁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氢化物发生器
铅烷发生反应的非新生态氢机理被引量:9
2005年
文章采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石英管电热原子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实验系统,检测铅烷发生反应中反应物的量和产生的铅烷的量之间的关系,以阐明K2Cr2O7体系铅烷发生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酸首先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随后过量的酸参与KBH4和K2Cr2O7的氧化还原反应(消耗的酸与KBH4摩尔比为一常数9.95±0.42)。铅烷发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发生,且产率随酸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实验结果表明:铅烷发生反应是由氧化剂和硼氢化钾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所诱导的。至此,证实ⅣA族Ge,Sn,Pb的氢化物发生反应都是非新生态氢机理。
邹艳金富霞陈治江邱德仁杨芃原
关键词: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
铅烷发生的酸性模式与碱性模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用FI HG AAS系统对K2 Cr2 O7体系铅烷发生的碱性模式与酸性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 ,观察反应中反应物摩尔量与铅烷产率关系后发现酸性模式与碱性模式有相同的规律 .采用高浓度K2 Cr2 O7氧化 ,其还原产物Cr(Ⅲ )会生成CrBn 沉淀 ,严重吸附铅离子 。
邹艳杨芃原陈治江金富霞邱德仁
关键词:氢化物发生法原子光谱分析
有机酸在重铬酸钾铅烷发生体系中的作用被引量:13
1999年
研究了铅烷发生体系有机酸的作用.结果显示:在K_2Cr_2O_7-无机酸体系中氧化剂的还原产物Cr(Ⅲ)对铅烷的发生的抑制是单独使用K_2Cr_2O_7效率不高的原因;体系中加入有机酸的主要作用是掩蔽Cr(Ⅲ),消除其抑制作用.
邹艳陈治江金富霞邱德仁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重铬酸钾
低碳烷烃催化反应机理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结合实验研究,介绍了13C原位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在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工作包括温和条件下丙烷在镓改性H-ZSM-5上的活化研究,SO2-4/ZrO2、CsxH3-xPW12O40和H-MOR催化剂上正丁烷的异构化反应机理研究,以及利用原位13CMASNMR测定催化剂超强酸性.
贺鹤勇邹艳马卓娜岳斌
关键词:原位固体核磁共振低碳烷烃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马口铁中的铅
1999年
本文提出了用ICP-AES法测定马口铁中的痕量铅。试样用NaOH-H2O2溶解镀层。测得四种样品的含铅量在0.14~0.38μg/cm2范围内。方法的回收率为96.1%~103.2%。方法的精密度(RSD)为2.6%~3.8%。本法简便迅速,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满足分析要求。
金富霞邹艳陈治江邱德仁
关键词:ICPAES马口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