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曹杰

作品数:24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理学
  • 5篇核科学技术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原子
  • 6篇电荷态
  • 6篇原子碰撞
  • 6篇高电荷态
  • 5篇高电荷态离子
  • 4篇射线
  • 4篇离子-原子碰...
  • 4篇X射线
  • 3篇电离
  • 3篇离子
  • 3篇XE
  • 2篇电离截面
  • 2篇电子转移
  • 2篇原子物理
  • 2篇原子物理学
  • 2篇真空
  • 2篇团簇
  • 2篇重离子
  • 2篇重离子加速器
  • 2篇氙离子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院近...
  • 13篇兰州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南华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作者

  • 24篇邵曹杰
  • 17篇于得洋
  • 14篇蔡晓红
  • 13篇卢荣春
  • 9篇阮芳芳
  • 9篇王伟
  • 7篇刘俊亮
  • 7篇宋张勇
  • 5篇张明武
  • 4篇王彦瑜
  • 4篇杨治虎
  • 4篇陈熙萌
  • 4篇薛迎利
  • 3篇张建川
  • 3篇曹柱荣
  • 3篇钱程
  • 3篇刘伍丰
  • 3篇朱志超
  • 3篇方兴
  • 3篇乔卫民

传媒

  • 6篇原子核物理评...
  • 5篇物理学报
  • 3篇原子与分子物...
  • 3篇核电子学与探...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高能物理与核...
  • 1篇核技术
  • 1篇甘肃科技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5MeV/u全裸氙离子与氪、氙原子碰撞的电子俘获
电子俘获过程有辐射电子俘获(REC)和非辐射电子俘获(NRC)两种相互竞争的机制[1].REC是指靶电子直接跃迁至离子束缚态,同时发出一个光子带走多余的能量和动量以满足守恒定律.NRC是指靶电子转移至离子束缚态的同时,将...
杨变于得洋蔡晓红邵曹杰薛迎利王伟张明武刘俊亮宋张勇卢荣春阮芳芳武晔虹
关键词:离子-原子碰撞
Xe^(54+)离子与Xe原子碰撞过程中的辐射电子俘获及退激发辐射的理论研究
2015年
基于多组态Dirac-Fock理论方法和冲量近似,对Xe54+与Xe在197 Me V/u碰撞能量下,炮弹离子的俘获及退激发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了炮弹离子从中性靶原子俘获一个电子到nl(n=1,2,3,4,5;l=s,p,d)轨道上的辐射电子俘获截面和相应的辐射光子能量,以及俘获末态退激发辐射跃迁的能量和概率.结合这些计算结果,进一步模拟了碰撞产生的炮弹离子的退激发X射线谱的结构,并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上的最新实验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符合得很好.
梁腾马堃陈曦颉录有董晨钟邵曹杰于得洋蔡晓红
关键词:原子碰撞
300和600keV O^(7+)离子与宏观玻璃管的相互作用
2014年
实验研究了300和600 ke V的O7+离子与宏观玻璃管内壁的相互作用,利用位置灵敏法拉第筒测量了传输离子的偏转角和传输效率随倾斜角的变化关系,观察到偏转角不等于倾斜角的不完全导向现象。实验结果证实,高能入射离子在玻璃管内壁产生的沉积电势相对于入射离子动能横向分量较小,难以使传输离子沿着玻璃管的轴向出射,从而发生不完全导向现象;并且,入射离子的能量越高,导向效应越不明显。
武晔虹陈婧薛迎利刘俊亮张明武王伟杜凡阮芳芳邵曹杰卢荣春于得洋蔡晓红
关键词:偏转角
重离子加速器实验环内靶控制系统被引量:1
2011年
介绍了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实验环团簇内靶装置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VAC800,VAC600和TC硬件平台,集成了温度测量与控制、真空与阀门监控及分子泵监控等功能,能够实时实现对温度、真空度的远程监控,满足了内靶实验的需求。在该控制系统的支持下,成功地完成了Xe54+离子与氮气靶碰撞实验。该系统离线运行6个多月,运行稳定可靠。
肖文君敬岚王彦瑜乔卫民张建川邵曹杰
关键词:分子泵真空控制系统
HIRFL-CSR团簇靶的优化(英文)
2007年
为HIRFL-CSR团簇内靶设计加工了新的供气系统,拆换了原有的喷嘴,对氢气和氩气进行了新的实验,获得了氢气和氩气的稳定团簇束,解决了困扰团簇靶稳定运行的喷嘴堵塞问题.获得的氢团簇束密度为1.75x10^(13)atoms/cm^3,好于德国GSI内靶对氢束所达到的1x10^(13)atoms/cm^3.研究了团簇束的衰减,测量了氢束和氩束的有效靶厚,研究了团簇靶系统对这两种工作气体的长期运行稳定性.对氢和氩两种工作气体,各级气压呈现了良好的稳定性,说明在实验的时间范围内,团簇靶运行稳定.
蔡晓红邵曹杰卢荣春李明生阮芳芳詹文龙Yu.V.ShestakovD.K.TorpokovR.S.SadykovS.A.Zevakov
关键词:原子束
利用HIRFL-CSR开展分子离子复合离解研究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介绍了储存环高精度分子谱学研究的科学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利用HIRFL-CSR开展该项研究的优势,着重论证了HIRFL-CSR分子离子注入实验环的总体设计方案和技术方案。通过在HIRFL-CSR实验环上增建一条分子离子注入线,将实验环改造成能兼顾现有物理实验和大分子物理研究的综合性研究平台,为分子离子复合离解研究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特别是质量数大于70的分子离子,能显著提高其能量分辨。
蔡晓红于得洋杨建成冒立军阮芳芳卢荣春邵曹杰宋明涛薛迎利王伟
关键词:储存环分子离子
CSRe团簇内靶的真空与分子泵监测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2008年
介绍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存储环(HIRFL-CSR)的实验环(CSRe)团簇内靶真空与分子泵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一个应用程序获取各真空规及分子泵的状态值,并存入、更新Oracle数据库。浏览器上的ActiveX从Oracle中读取各设备状态值进行显示,如果状态值在警戒范围,则做出相应的控制操作。该系统在实验测试中运行良好,能满足实验的要求。
刘伍丰乔卫民王彦瑜邵曹杰
关键词:分子泵
Ar^16+和Ar^17+离子与Zr作用产生的X射线谱被引量:1
2008年
将超导离子源提供的10—20keV/qAr16+和Ar17+离子入射到Zr金属表面,在相互作用中产生的X射线谱表明,高电荷态Ar16+离子在金属表面中性化过程中有可能存在多电子激发,使Ar16+的K壳层电子被激发形成空穴,在退激过程中发射特征Kα-X射线.空心原子Ar的K层发射X射线强度随入射离子的动能而减弱,靶原子Zr的L壳层发射X射线强度随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强.Ar17+的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比Ar16+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大5个数量级.
杨治虎宋张勇崔莹张红强阮芳芳邵健雄杜娟刘玉文朱可欣张小安邵曹杰卢荣春于得洋陈熙萌蔡晓红
关键词:高电荷态离子空心原子X射线
刻槽绝缘平行板对电子束的导向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不同材质的刻槽绝缘平行板,包括高纯度石英玻璃、聚四氟乙烯(Teflon)、酚醛树脂(电木)和聚甲醛板(赛钢板),并在15 p A/mm^2~14.3 n A/mm^2范围内改变入射流强,利用1 500 e V电子束入射上述绝缘平行板,实验研究了上述平行板对电子束的导向行为。实验发现,上述电子束通过上述平行板时存在明显的导向现象,其导向行为与束流流强和绝缘材质无关。据此,可排除绝缘平行板内表面沉积电荷自组织充放电过程中,以绝缘材料的面电阻和体电阻对地泄放的线性形式放电过程。
张明武薛迎利李鑫刘俊亮于得洋杨变王伟郭义盼黎晓晓杨丽萍习薇朱小娜张月昭邵曹杰蔡晓红
关键词:电子束
1.0MeV电子碰撞引起Ta和Au内壳电离截面的测量
2015年
无论对深入理解电子-原子的作用机制,还是在材料等领域的实际应用,电子轰击原子的内壳电离截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电子碰撞引起原子内壳电离的实验数据多集中在几十ke V入射能量和中小Z靶原子,其它数据相对比较缺乏。本工作以能量为1.0 Me V电子轰击Ta和Au靶,通过测量靶原子特征X射线的产额,获得其K壳电离截面分别为13.3和10.1 b,L壳电离截面分别为554和338 b。并将实验结果和相应的理论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本实验测得的K壳电离截面与Casnati、Hombourger理论值、L壳电离截面与Scofield和Born-Bethe的理论值相符。
张检明邵曹杰卢荣春于得洋张月昭王伟刘俊亮蔡晓红
关键词:电子碰撞电离截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