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邬于川

作品数:45 被引量:230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10篇教学
  • 7篇医学免疫
  • 7篇医学免疫学
  • 7篇免疫学
  • 6篇灌注
  • 6篇灌注损伤
  • 5篇肾缺血
  • 5篇肾缺血再灌注
  • 5篇肾缺血再灌注...
  • 5篇缺血再灌注损...
  • 5篇抗体
  • 4篇当归
  • 4篇注射液
  • 4篇免疫
  • 4篇教学质量
  • 4篇教学改革
  • 4篇NK细胞
  • 3篇当归注射液
  • 3篇人源

机构

  • 42篇泸州医学院
  • 8篇泸州医学院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四川省公安管...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临沂市沂水中...
  • 1篇安岳县中医医...

作者

  • 45篇邬于川
  • 11篇高燕
  • 8篇黄黎
  • 7篇王栩
  • 6篇林海英
  • 5篇李达兵
  • 5篇赵春玲
  • 5篇李先华
  • 5篇袁青
  • 4篇许希燕
  • 4篇李程旭
  • 4篇汤军
  • 3篇赵世鸿
  • 3篇邬丽莎
  • 3篇郭夕源
  • 3篇魏嵋
  • 3篇龙汉安
  • 3篇年四季
  • 3篇徐晓玉
  • 3篇任德莲

传媒

  • 11篇泸州医学院学...
  • 5篇四川生理科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免疫学杂志
  • 2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四川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7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5^+B淋巴细胞的病理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人CD5+B淋巴细胞是B细胞的一个分支,根据是否表达CD5分子,B细胞可分为B-1(CD5+)和B-2(CD5-)两个亚群。后来发现腹腔中某些CD5-的B细胞具有和B-1细胞相似的表型(CD1Ib+)和特征,并将其称为B-1b细胞(CD1Ib+CD5-IgM+),而将CD5+的B细胞称为B-1a细胞(CD1Ib+CD5+IgM+)[1],B细胞中只有B-1a细胞表达CD5分子,其在体内的分布和功能与CD5-B细胞有显著的区别。Casali[2]等证实CD5+B淋巴细胞由早期的前体细胞发育而来,不依赖骨髓,是一类具有重要功能的B细胞亚群。
杨婧邬于川
关键词:B细胞亚群病理细胞表达细胞发育B细胞
临床本科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的调查及改革思考被引量:1
2005年
为了改进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我校部分临床医学本科生医学免疫学教学范围、程度、内容及手段的要求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相应的改革思考并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认为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探讨新的教学模式,以现有的教材为依据,精简教学内容;加强教学与临床的联系,增强学科趣味性;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改革的目的.
高燕张兰英邬于川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当归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研究当归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 2 5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单纯肾缺血再灌注 (IR)组和当归注射液 (RAS)处理IR(RAS +IR)组。肾缺血 1h再灌注48h时 ,取肾作电镜检查 ;测血清肌酐 (Cr)、肾组织中ATP酶活性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含量。结果 :IR组肾组织变性改变显著 ,RAS +IR组病变轻微。同对照组相比 ,IR组血清Cr含量升高 (P <0 .0 5 ) ,肾中ATP酶活性和bFGF含量降低 (P <0 .0 5和P <0 .0 1) ;RAS +IR组较IR组血清Cr含量降低 (P <0 .0 5 ) ,肾中ATP酶活性升高(P <0 .0 5 ) ,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RAS +IR组肾中bFGF含量较IR组和对照组均升高 (P <0 .0 1和P<0 .0 5 )。结论 :当归可能通过保护ATP酶、诱bFGF产生而减轻IR肾损伤。
林海英赵春玲邬丽莎徐小玉邬于川
关键词:肾缺血ATP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当归注射液缺血再灌注损伤肌酐
黄芪和当归注射液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腺苷三磷酸酶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2005年
背景:近年研究表明,黄芪和当归具有抗自由基的作用,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目的:观察黄芪、当归注射液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腺苷三磷酸酶(ATP酶)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观察对比实验。单位:一所医学院的生理教研室及肾功能保护研究室。材料:本实验于2001-01/2001-03在泸州医学院生理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3只,由泸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拘,体质量(1.63±0.22)k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对照组8只、单纯缺血再灌注组8只、黄芪注射液+缺血再灌注组(黄芪组)8只、当归注射液+缺血再灌注组(当归组)9只。方法:术前1d、手术当天、术后1d,黄芪组、当归组每天分别静脉注射药物(黄芪1.25g/kg、当归12.5g/kg),对照组和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每天注射生理盐水5mL/kg。肾缺血1h再灌注48h后,下腔静脉采血,取右肾上极组织置入30mL/L戊二醛固定,下极组织制成组织匀浆。电镜检查肾组织超微结构,测血清肌酐含量及肾组织中ATP酶活性。主要观察指标:肾组织超微结构、血清肌酐含量及肾组织中ATP酶活性。结果:单纯缺血再灌注组肾组织变性显著,黄芪组、当归组病变较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轻。单纯缺血再灌注组血清肌酐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黄芪组、?
李达兵赵春玲林海英李先华邬于川
关键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腺苷三磷酸酶当归注射液CA^2+-ATP酶活性组织超微结构肌酐含量
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TNF-α、ATPase的变化及黄芪对其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TNF -α、ATPase的变化和黄芪在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 2 7只 ,随机均分为手术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 (IR)组和黄芪注射液处理组 (黄芪 +IR)。在肾缺血 1h再灌注 4 8h后测血清肌酐 (Cr) ,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ATP酶 (Na+ -K+ ATPase、Ca2 +ATPase、Mg2 + ATPase)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IR组Cr、TNF -α显著增高 (P <0 0 5 ,P <0 0 5 ) ,ATP酶活性下降(P <0 0 5 ) ;与IR组相比 ,黄芪 +IR组Cr、TNF -α显著降低 (P <0 0 5 ) ,黄芪 +IR组Na+ -K+ ATPase、Ca2 + ATPase活性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黄芪具有减轻肾IR损伤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TNF α含量、增强ATPase的活性有关。
李先华徐晓玉林海英李达兵邬于川
关键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肿瘤坏死因子ATPASE
肝毒清颗粒对急性肝损伤大鼠内毒素血症的防护作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中药肝毒消颗粒对急性肝损伤大鼠内毒素血症的防护作用。方法用硫代乙酰胺腹腔注射建立暴发性肝衰竭大鼠模型,以乙肝宁冲剂作为阳性对照,对比观察肝毒清颗粒大、中、小剂量对实验性急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血浆内毒素、细胞因子及肝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肝毒清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及乙肝宁阳性组在保护肝功能、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血清TNF-α、IL-6水平以及改善肝脏病理损伤程度方面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中在降低ALT、AST及血浆内毒素水平方面以肝毒清颗粒大剂量组为优,在降低血清TNF-α、IL-6方面肝毒清颗粒大剂量组与乙肝宁冲剂效果相当。结论肝毒清颗粒有较好的改善肝功能,防治内毒素血症的功效;降低血浆内毒素和血清TNF-α、IL-6水平是其主要机制之一。
魏嵋李万萍邬于川李亮李华
关键词:肝毒清颗粒急性肝损伤内毒素血症乙肝宁冲剂细胞因子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的动态观察及意义
1997年
采用ELISA夹心法对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发现,有手术指征的食管瘤患者组血清sIL-2R水平(407±99u/ml)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265±88u/ml)(P<0.001),其中Ⅰ、Ⅲ组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水平明显下降(Ⅰ组:术前;375±52u/ml术后:259±39u/ml;Ⅲ组:术前:383±73u/ml术后:260±64u/ml),而Ⅲ组病人手术前后血清sIL-2R水平无明显差异;部分术后追踪观察发现,复发者血清sIL-2R水平(959±143u/ml)与未复发者(345±78u/ml)有显著性差异(P<0.001).该研究结果说明血清sIL-2R水平在指导外科医生明确手术指征,选择手术方式、估计预后上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任德莲戴天阳邬于川赵世鸿蒋英虞涛
关键词:食管肿瘤围手术期血清SIL-2R
IL-33蛋白及抗IL-33全人源单链抗体的表达、纯化及鉴定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表达IL-33蛋白及抗IL-33全人源天然单链抗体并进行纯化及鉴定。方法前期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文库容量为108的全人源天然抗体文库筛选了抗IL-33全人源单链抗体,并将筛选的抗IL-33基因转入表达载体p LY16中。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研究:表达并纯化人IL-33蛋白,将构建的IL-33/PET102/D-TOPO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后用Ni-NTA树脂纯化、浓缩再进行SDS-PGE电泳和Western blot验证。将抗IL-33 sc Fv/p LY16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F’中,应用PCR技术挑选阳性克隆并进行验证,IPTG诱导可溶性表达,Ni-NTA树脂纯化,SDS-PGE电泳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IL-33/PET102/D-TOPO质粒测序结果显示,插入的外源基因为人全长IL-33 c DNA。表达的IL-33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5 000左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蛋白为人IL-33蛋白。对从天然抗体文库中筛选的抗IL-33单链抗体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序列大小为750 bp左右,为开放阅读框,各序列之间有个别氨基酸的差异,说明为不同的单链抗体。ELISA结果显示抗IL-33单链抗体与IL-33有一定的结合能力。Western blot结果证实,表达的抗体为抗IL-33抗体。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IL-33抗原、抗IL-33全人源天然单链抗体。
郭夕源杨江华徐文峰邬于川袁青
苏木醇提取物对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淋巴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采用中药苏木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观察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苏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EAMG治疗组(20只)、EAMG对照组(20只)、佐剂对照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20只)。采用乙酰胆碱受体(AChR)加完全福氏佐剂(CFA)的方法多次免疫小鼠,复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模型;佐剂对照组模型制备成功后仅予完全福氏佐剂。所有小鼠均于末次免疫后7~14d行游泳试验和肌电图检查,进行模型鉴定。EAMG治疗组小鼠于末次免疫后第15天起,每天胃内灌注苏木醇提取物0.2ml/只,EAMG对照组、佐剂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胃内灌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予4周后处死小鼠,应用MTT比色法检测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结果(1)EAMG对照组小鼠的T淋巴细胞吸光度差值为(0.257±0.025),较佐剂对照组(0.147±0.022)及正常对照组(0.154±0.017)明显增高(P<0.01);EAMG治疗组小鼠的吸光度差值为(0.174±0.040),较EAMG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佐剂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佐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EAMG对照组小鼠的B淋巴细胞吸光度差值(0.789±0.101)较佐剂对照组(0.502±0.125)及正常对照组(0.493±0.09)明显增高(P<0.01);EAMG治疗组小鼠的吸光度差值为(0.590±0.120),较EAMG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佐剂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佐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苏木具有下调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淋巴细胞功能,抑制N2乙酰胆碱受体抗原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
赖成虹李作孝江应政邬于川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昆明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乙酰胆碱受体
人B细胞膜分子CD5的研究进展
2008年
人CD5^+B1细胞是B细胞的一个分支,通常根据B细胞的发育来源可将B细胞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两类,根据是否表达CD5分子,又可将B1细胞分为Bla和Blb两种亚型,表达CD5分子的为Bla细胞即CD5^+B1细胞,B2和Bib不表达CD5分子。CD5^+B1细胞以其独特的表型、争议的来源、多特异性抗体的分泌以及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陈玲玲邬于川
关键词:CD5自身免疫性疾病B1细胞特异性抗体B细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