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吉惠

作品数:64 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市五华区教育科研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哲学宗教
  • 13篇文化科学
  • 9篇社会学
  • 8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主题

  • 20篇儒学
  • 14篇文化
  • 9篇实学
  • 8篇哲学
  • 7篇理学
  • 6篇道家
  • 6篇儒家
  • 6篇史学
  • 6篇明清实学
  • 6篇关学
  • 5篇张载关学
  • 5篇中国文化
  • 5篇主义
  • 5篇国文
  • 4篇之学
  • 4篇宋明理学
  • 4篇历史哲学
  • 4篇教学
  • 4篇传统文化
  • 3篇艺文志

机构

  • 52篇陕西师范大学
  • 9篇昆明市五华区...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教师》编辑...
  • 1篇中国道教协会

作者

  • 64篇赵吉惠
  • 2篇吴兴洲
  • 1篇张岱年
  • 1篇李德永
  • 1篇王沐
  • 1篇毛曦
  • 1篇方克立
  • 1篇季庆阳
  • 1篇燕国材

传媒

  • 7篇云南教育(中...
  • 5篇哲学研究
  • 5篇孔子研究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人文杂志
  • 2篇史学理论研究
  • 2篇唐都学刊
  • 2篇山西高等学校...
  • 2篇咸阳师范学院...
  • 2篇西安欧亚职业...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晋阳学刊
  • 1篇齐鲁学刊
  • 1篇文史哲
  • 1篇历史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求索
  • 1篇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4篇1992
  • 1篇1991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儒学与人类精神文明重建被引量:2
2002年
当今世界普遍存在一个共同性问题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错位 ,精神文明滞后于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情况造成的矛盾和危机成为人类进入 2 1世纪的严重障碍 ,人类文明的道德规范迫切需要整合与重建。中国儒家文化蕴藏着比较深厚的伦理道德遗产 。
赵吉惠
关键词:儒家文化伦理道德终极关怀人际关系
史学概论的基本任务是学习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988年
史学概论是历史系的一门理论性课程,它承担着培养建立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任务。具体说有三项:一,从理论和方法的角度叙述历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二,概述科学的历史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三,学习历史的门径,培养初步的治史、评史能力。我们编写的历史学概论教材,应当从完成上述教学任务出发,构思框架、制定体例。本学科虽然是“
赵吉惠
关键词:史学方法史学概论历史系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史学理论史学发展
论明清实学是儒学发展的特殊理论形态被引量:5
2004年
实学是儒学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形成的特殊理论形态和特定历史阶段。实学的本义为通经、修德、时务、致用之学,其内涵的形成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宋明时期反对佛学与道学,以佛道为“虚学”;明清之际反对理学、心学的空谈心性,以理学、心学末流为“虛学”,实学作为儒学特殊理论形态成为社会主要思潮。实学有自己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有自己的价值观、伦理观、社会观等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明清实学与宋明理学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目前我国学术界研究实学,具有泛化与定位不准确倾向,需要进一步展开讨论。
赵吉惠吴兴洲
关键词:明清实学儒学宋明理学经世致用
试论司马光的历史哲学被引量:3
1986年
司马光为我国继司马迁之后,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其所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乃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名著之一。为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历史观的积极思想成果,同时从哲学思想方面对司马光的史学成就给以理论上的论证,本文试就司马光的历史哲学进行一些新的探索。
赵吉惠
关键词:历史哲学司马光哲学思想历史观司马迁
案头之石要攻玉——初中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的点滴实践和思考
2008年
写作,有的人是为了立身,有的人是为了怡情,而中学生常常是无奈——这是事实。为立身或怡情写作且颇有所得者,无一不善读“有字书”和“无字书”。反过来说,许多中学生由于心中无“底”而视写作如受罪,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博览群书,采众家之长,也没有条件投身社会汲取生活营养,获得生活阅历。
赵吉惠
关键词:语文教学以读促写生活阅历中学生写作
儒学演变与中国儒学史之断限
<正>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儒学史”的断限,关于孔学、儒学、理学、实学的关系,持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这些不同的认识涉及对“传统儒学”发展演变及其理论形态的不同思考与不同把握,更涉及对“现代新儒家”的历史定位,对历史文化...
赵吉惠
作文教学 重在激活被引量:1
2011年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它的源泉是生活经历和阅读经历。它的支撑是充沛的感情和深入的思考,它的表现形式是字词文句和段落篇章。带着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研究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讨论如何开头如何分段如何结尾,这其实只是关注了写作的最后环节,就好比我们忙着给一棵树修枝剪叶,
赵吉惠
关键词:教学文字符号知识信息修辞手法
现代学者关于“儒”的考释与定位被引量:3
1995年
赵吉惠
关键词:甲骨文现代学者儒学章太炎宗教
升华现代陕西人的文化心态被引量:1
2001年
文化心态是思想观念的具体表现 ,乃人文建设的根本问题、核心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逐渐形成一种共识 ,认为西部地区思想观念的落后 ,是影响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障碍之一 ,应该更新观念 ,调整心态 ,心理建设的视角 ,“升华现代陕西人的文化心态”。
赵吉惠赵海
关键词:文化心态心理建设
秦汉时期中国文化格局的形成
1995年
研究中国文化格局,可以深刻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结构、走向;研究秦汉时期中国文化格局之形成,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秦汉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历史作用。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的结构与格局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这是误解。试看《庄子·天下篇》、《苟子·非十二子》、《吕氏春秋·不二》等文献只对中国早期文化从观念形态进行概括、评述,但未形成稳定的格局。还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格局是在唐代形成的,因为在唐代真正形成了儒、道、佛三家文化的鼎足之势。这只有一部分道理,因为佛教文化传入之前中国文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结构与格局,而佛教在中国扎根以后,对中国文化结构与格局有所冲击,有所改变。我认为中国文化的比较稳定的结构与格局是经过秦汉时期三次大的文化冲突之后形成的。这三次大的文化冲突是:第一次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打击儒家文化,重用法家文化。历史证明。
赵吉惠
关键词:秦汉时期中国文化史文化冲突中国传统文化《汉书·艺文志》战国时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