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凤英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带状疱疹
  • 1篇症状
  • 1篇软膏
  • 1篇芍药
  • 1篇芍药苷
  • 1篇深在性红斑狼...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树突状细胞表...
  • 1篇盘状红斑狼疮
  • 1篇皮肤
  • 1篇皮肤附属器
  • 1篇皮炎
  • 1篇染色
  • 1篇自觉症状
  • 1篇组化染色
  • 1篇组织病理
  • 1篇组织病理分析

机构

  • 5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山东省皮肤病...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5篇赵凤英
  • 3篇史冬梅
  • 1篇刘郭
  • 1篇邱莹
  • 1篇马爱冬
  • 1篇周桂芝
  • 1篇杜霞
  • 1篇郭长青
  • 1篇路鸥
  • 1篇王玮
  • 1篇付洪军
  • 1篇张艳芳

传媒

  • 4篇中国麻风皮肤...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芍药苷对树突状细胞表型成熟及抗炎因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加入诱导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变应原(DNCB)刺激DC,通过体外实验观察芍药苷(PF)对树突状细胞(DC)的表面分子MHCⅡ、CD40、CDS0、CD86及促炎因子IL-12p70和抗炎因子IL-10分泌的影响。PF抑制由DNCB引起DC的MHCⅡ高表达和刺激分子CD80、CD86、CD40的表达上调,且呈剂量依赖型;同时伴随抑制由DNCB诱导的促炎因子IL-12p70的产生(P<0.05),促进抗炎症因子IL-10的分泌(P<0.05),但对TGF-β1的分泌没有影响(P>0.05)。芍药苷通过抑制DNCB诱导的DC表型成熟及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发挥了免疫抑制作用,在防治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等免疫相关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路鸥史冬梅赵凤英郭长青
关键词:芍药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树突状细胞二硝基氯苯
外毛根鞘癌11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11例外毛根鞘癌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35~93岁,平均66岁.皮损均在面部、头皮曝光部位,临床表现为外生性肿物、表面可破溃.组织病理示:肿瘤组织呈实体状、分叶状、小梁状,主要由不典型的透明细胞构成,以伴有外毛根鞘角化的上皮细胞增生为特征.11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治疗.随访3年,均无复发.
马爱冬刘郭赵凤英史冬梅
关键词:皮肤附属器外毛根鞘癌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Paget样鲍温病一例被引量:1
2016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87岁。因右侧乳头乳晕红斑、糜烂、结痂3年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乳头出现红斑,伴轻微疼痛,后红斑逐渐增大,累及右侧乳晕,并出现糜烂、结痂。曾外用多种糖皮质激素软膏,疗效不佳。否认接触含砷农药或放射物质。
王玮周桂芝赵凤英张艳芳
关键词:PAGET鲍温病咪喹莫特软膏免疫组化染色
毫火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毫火针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配合高能红光治疗;毫火针组为药物配合高能红光外加毫火针治疗。在治疗后第一周、第二...
邱莹王海赵凤英杜霞
深在性红斑狼疮1例
2013年
深在性红斑狼疮(profound lupus erythematosus,PLE)又称狼疮性脂膜炎 (lupus erythematosus panniculitis,LEP),介于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之间,比较少见,发病率仅占红斑狼疮的2%。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因额部、右侧面颊部暗红色斑块、萎缩7年,就诊于我科。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额部出现暗红色斑片,无明显自觉症状,无明显日晒后加重,后红斑面积逐渐扩大,并出现皮肤凹陷萎缩。患者未治疗。半年前,右侧颜面再次出现类似皮损,遂来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低热。
史冬梅赵凤英付洪军
关键词:深在性红斑狼疮ERYTHEMATOSUS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LUPUS自觉症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