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贝永燕

作品数:23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骆驼蓬
  • 9篇骆驼蓬碱
  • 6篇去氢骆驼蓬碱
  • 5篇蛇床子
  • 5篇蛇床子素
  • 5篇体外
  • 5篇总碱
  • 5篇骆驼蓬总碱
  • 5篇聚合物胶束
  • 5篇胶束
  • 4篇去甲
  • 4篇肿瘤
  • 4篇纳米粒
  • 4篇包合
  • 4篇包合物
  • 3篇药物
  • 3篇散片
  • 3篇去甲斑蝥素
  • 3篇抗肿瘤
  • 3篇糊精

机构

  • 23篇苏州大学
  • 4篇苏州医药科技...
  • 2篇苏州利元医药...

作者

  • 23篇贝永燕
  • 21篇张学农
  • 7篇许静玉
  • 6篇朱爱军
  • 6篇陈维良
  • 5篇王文娟
  • 4篇周奕
  • 4篇王周丽
  • 4篇管敏
  • 3篇黄倩
  • 3篇施林森
  • 3篇郭哲宁
  • 3篇刘扬
  • 3篇陈晓艳
  • 2篇周欣颖
  • 2篇杜昆泽
  • 2篇唐建中
  • 1篇望开鹏
  • 1篇顾宗林
  • 1篇张玮

传媒

  • 6篇抗感染药学
  • 3篇中国药房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2012年中...

年份

  • 4篇2013
  • 1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骆驼蓬总碱抗肿瘤活性组分配比及其聚合物胶束递药系统研究
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含有骆驼蓬碱和去氢骆驼蓬碱两种主要成份,具有明显改善病症作用。其总生物碱中各组分之间联合应用及成分配伍的抗肿瘤物质基础研究尚未明确,因此,探明其总生物碱及...
Bei Yong-yan贝永燕Guo Zhe-ning郭哲宁Xia Peng夏鹏Zhang Xue-nong张学农
关键词:骆驼蓬碱药理作用抗肿瘤活性聚合物胶束
骆驼蓬总碱抗肿瘤活性组分配比及其聚合物胶束递药系统研究
:确定骆驼蓬总碱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并以敏感瘤株进一步明确两种生物碱抗肿瘤的最佳构成配比;以自主构建的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载体材料-三甲基软脂酰基壳聚糖(Trimethyl palmitoyl chitosan,TM-PAC...
贝永燕郭哲宁夏鹏张学农
关键词:药物载体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体外释放
蛇床子素β-环糊精分散片处方优化及其体外释药特性
2013年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崩解时间、硬度和片质量为指标,运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处方工艺进行筛选和优化,用转篮法考察分散片的体外溶出度。结果:分散片的优化处方是12%PVPP-XL-10和6%L-HPC作为联合崩解剂,10%MCC为填充剂,2%微粉硅胶和2%硬脂酸镁为润滑剂,0.5%CMC-Na为助悬剂,所制得的分散片在30 min时,其释放量达85%。结论:该分散片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的规定,溶出速度明显快于物理混合物片和普通片。
唐建中贝永燕王周丽陈维良朱爱军施林森张学农
关键词:蛇床子素包合物分散片
乳糖化-去甲斑蝥素及其纳米粒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跨膜转运机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乳糖化-去甲斑蝥素(Lac-NCTD)及其壳聚糖纳米粒(Lac-NCTD-NPs)的细胞摄取、转运机制。方法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Lac-NCTD和Lac-NCTD-NPs的摄取和跨膜转运,考察了时间、温度、pH值、药物质量浓度、吸收抑制剂和促进剂对药物跨膜吸收的影响,并比较两种剂型吸收过程的差异。结果 Lac-NCTD以主动转运为主要方式被细胞摄取和转运,少部分通过旁路转运。药物的摄取和时间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抑制剂能增加Lac-NCTD的细胞摄取(P<0.05)。药物从基底侧(basolateral,BL)到肠腔侧(apical,AP)的渗透系数(Papp(BL→AP))大于Papp(AP→BL)。内吞抑制剂氧化苯砷对药物的转运无影响,旁路转运促进剂去氧胆酸钠能增加药物转运。结论 Lac-NCTD主要以主动转运方式被吸收,少部分通过旁路转运被Caco-2细胞摄取和转运,此过程受P-gp和MRP2外排蛋白的影响,且药物纳米粒的摄取和转运较其溶液均有增加。
管敏贝永燕周奕陈晓艳张学农
关键词:CACO-2细胞
蛇床子素-pH敏感性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制备蛇床子素-Eudragit S100纳米粒(Ost-S100-NP)及其冻干制剂(Fd-Ost-S100-NP),并考察相关特性;考察蛇床子素、纳米粒制剂和冻干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以乳化-溶剂扩散法联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Ost-S100-NP胶体溶液及其冻干粉末;动态透析法研究其体外释药动力学;以HPLC测定大鼠灌胃后血浆中的Ost浓度,3P97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Ost-S100-NP和Fd-Ost-S100-NP的平均粒径分别为(55.4±2.1)和(87.7±2.3)nm;包封率>95%;电镜下呈均匀规则的圆球形;且纳米粒制剂在pH>6.0的释放介质中释药速率明显增大,具有显著pH敏感性;药物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均符合二室模型,Ost-S100-NP和Fd-Ost-S100-NP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原料药的161.1%和118.4%。结论:以pH敏感性材料Eudragit S100为载体有望开发成一种高效、低毒的蛇床子素纳米制剂。
胡晓波刘扬贝永燕赵军张学农
关键词:蛇床子素相对生物利用度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去甲斑蝥素壳聚糖肝动脉栓塞微球的制备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去甲斑蝥素壳聚糖肝动脉栓塞微球的制备工艺,以提高微球性质的可预测性,并对微球的部分特性进行表征以及对微球的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考察。方法以微球收率、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为指标,计算各指标的归一值,并利用几何均数得出总评归一值(overall desirability,OD),去甲斑蝥素和壳聚糖的重量百分比(X1)、油水比例(X2)、壳聚糖浓度(X3)3个主要因素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并进行模型预测分析及方法验证。结果 OD值的二项式拟合方程较好(r2>0.92,P<0.05),以最优处方制备的微球平均粒径为123μm,载药量为10.09%。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均较小。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能更好的优化微球的处方工艺,增加模型的实用性。
宋玉玲周欣颖王晓青贝永燕许静玉王文娟张学农
关键词:壳聚糖微球星点设计
促进环孢素A大鼠肠道吸收的机制与剂型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考察促进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肠道吸收的机制及其剂型因素。方法:与CsA胶囊(商品名:新山地明,Neoral)为对照,比较CsA脂质体(cyclosporine A-liposome,CsA-Lip)、环孢素-A-EudragitL100纳米粒(cyclosporine A-Eudragit L100-nanoparticles,CsA-L100-NP)和环孢素A-Eudragit S100纳米粒(cyclosporine A-Eudragit S100-nanoparticles,CsA-S100-NP)以及吸收促进剂,如去氧胆酸钠(SDCh)、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泊洛沙姆(poloxamer)和羟丙基-环糊精(HP-β-CD)等在大鼠肠道各段透膜的促吸收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CyA-Lip和Neoral在十二指肠、空肠的通透系数显著大于CsA-L100-NP和CsA-S100-NP(P<0.05);回肠中CsA-Lip的通透系数明显大于Neoral、CsA-L100-NP和CsA-S100-NP(P<0.05),而3种制剂之间的吸收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A-Lip具有更明显的促进吸收作用。
黄倩许洁贝永燕刘扬唐建中张学农
关键词:环孢素A剂型影响因素
软脂酸三甲基壳聚糖聚合物包载去氢骆驼蓬碱肝肿瘤靶向自组装胶束研究
目的:以三甲基壳聚糖(Trimethyl-chitosan,TMC)为基础,合成三种两亲性可发生自组装的聚合物分子,包括软脂酸三甲基壳聚糖1和2(Palmitoyl-trimethyl-chitosan1 and2,TP...
贝永燕
关键词:去氢骆驼蓬碱肝肿瘤
文献传递
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冻干剂粉的制备工艺优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制备含有不同冻干保护剂的N-三甲基壳聚糖(TMC)包衣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TMC-HM-LP)的冻干粉,并筛选其最佳制备工艺。方法:用"薄膜分散-pH梯度法"制备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并采用孵育包衣法、低温高速离心法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方法测定其包衣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其冻干粉的外观在冻干前和复溶后脂质体的粒径、包封率作为对比指标,优选出最佳的冻干工艺以及冻干保护剂的种类及比例。结果:以葡萄糖-乳糖-甘露醇(2:1:0.5)作为冻干保护剂,通过"分步预冻"的方法和-80℃冷冻干燥技术得到的TMC-HM-LP外观良好,冻干前后粒径和包封率变化较小。结论: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并结合冻干保护剂的优选,可显著提高包衣脂质体的稳定性。
朱爱军陈维良杜昆泽贝永燕黄倩张学农
去甲基斑蝥素纳米粒肠道吸收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考察去甲基斑蝥素壳聚糖纳米粒(NCTD-CS-NP)的体外释放以及其在体、离体肠吸收特征,并建立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离子诱导交联法制备NCTD-CS-NP,动态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动力学;以去甲基斑蝥素(NCTD)水溶液为对照,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法与在体回流法研究纳米粒制剂在大鼠小肠区段内的吸收规律;并对体外释放、离体及在体肠吸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NCTD与NCTD-CS-NP在大鼠小肠部位的吸收速率常数(K_a)依次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两种剂型在十二指肠的K_a分别为15.69、29.16 h^(-1),纳米粒制剂的吸收显著好于水溶液;同一剂型,不同质量浓度药物的大鼠小肠部位的吸收速率之间无显著影响(P>0.05),均符合一级吸收动力学过程;离体小肠外翻吸收的趋势与在体吸收一致,仅K_a稍有降低,二者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0.999 4)。结论壳聚糖纳米粒有利于药物释放,可有效促进NCTD在肠黏膜的吸收;NCTD在肠道中上部吸收明显,药物质量浓度对吸收速率无显著影响;NCTD体外释药、在体、离体肠吸收三者之间相关性良好。
陈晓艳刘扬张玮贝永燕许静玉王文娟张学农
关键词:去甲基斑蝥素纳米粒吸收动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