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有尊

作品数:101 被引量:564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3篇水稻
  • 32篇机插
  • 21篇杂交
  • 21篇栽培
  • 15篇中籼
  • 13篇氮肥
  • 13篇杂交中籼
  • 10篇籼稻
  • 10篇胁迫
  • 9篇栽培技术
  • 8篇秧苗
  • 8篇秧苗素质
  • 8篇钵苗
  • 7篇早稻
  • 7篇利用率
  • 6篇氮肥利用
  • 6篇淹水
  • 6篇秧龄
  • 6篇江淮
  • 5篇氮肥利用率

机构

  • 93篇安徽省农业科...
  • 6篇安徽农业大学
  • 6篇安徽省农业科...
  • 6篇安徽省农业机...
  • 5篇安徽科技学院
  • 5篇安徽省农业技...
  • 4篇庐江县农业技...
  • 3篇池州市贵池区...
  • 3篇白湖监狱管理...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定西县农业技...
  • 2篇合肥丰乐种业...
  • 2篇安徽省桐城市...
  • 2篇安徽省安庆市...
  • 2篇安徽省天长市...
  • 2篇宁波市农业科...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水稻研究...
  • 1篇安徽省农村综...
  • 1篇怀宁县马庙农...

作者

  • 101篇许有尊
  • 87篇吴文革
  • 54篇周永进
  • 54篇陈刚
  • 30篇习敏
  • 13篇王斌
  • 9篇胡琪峰
  • 9篇孔令聪
  • 7篇杨剑波
  • 5篇张健美
  • 5篇张丽娟
  • 4篇徐秀娟
  • 4篇周兵
  • 4篇汪新国
  • 4篇吴晨阳
  • 4篇潘志军
  • 3篇段素梅
  • 3篇郑乐娅
  • 3篇孙如银
  • 3篇王鸿燕

传媒

  • 17篇安徽农业科学
  • 17篇中国稻米
  • 9篇全国第十七届...
  • 8篇安徽农学通报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 2篇核农学报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中国农机化学...
  • 2篇全国第十五届...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22
  • 8篇2021
  • 11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15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20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机插适宜行距及株距配置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在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区,选择矮秆穗数型、中秆穗粒兼顾型和高秆超大穗型等三种类型的杂交籼稻品种,采用营养土作为育秧基质、播种流水线平盘育秧,本田设置25.0、30.0和33.0cm等3种行距,配置120、15.0和18.0cm三种株距,计9种组合.每穴2~3本基本苗模拟机插;比较三种类型水稻品种在9种栽插密度下的分蘖与成穗、产量及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机插适宜的株行距不同:矮秆穗数型品种,机插适宜的株行距配置为25cm×12cm;中秆穗粒兼顾型的品种,机插采取30cm×15cm的株行距配置较为合理;高秆超大穗型的品种,机插可采用33cm× (15~18) cm的株行距配置.扩行稀植有利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增产潜力发挥,而矮秆穗型品种栽插适宜行距应对目前主流插秧30cm固定行距进行调减,根据水稻品种类型进行株行距配置,有利于塑造合理群体结构、协调产量构成而高产.
吴文革陈刚许有尊蔡海涛周永进吴然然
关键词:超级稻机插株行距配置栽插密度
不同淹水时间对分蘖期中稻发育动态及产量结构的影响(摘要)
2013年
通过盆栽定植试验,研究了中稻(徽两优6号、两优1128)在分蘖末期受不同淹水时间胁迫后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并同时考察了其产量结构。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两个品种水稻生育期推迟,始穗到齐穗历时增加,且随淹水时间的增加而延长;淹水后植株株高降低,
王斌周永进许有尊陈刚胡琪峰吴文革瞿贤梅
关键词:淹水时间分蘖期发育动态中稻淹水胁迫水稻生育期
双季稻北缘区早稻机插适宜行距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在双季稻北缘区选用穗数型和穗粒兼顾型的两类早籼稻品种,采用盘育秧,本田模拟机插,设置20.0、23.3、25.0、26.4和30.0cm等5种行距栽植,比较不同行距条件下的分蘖、成穗,以及产量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穗数型品种在23.3cm行距、穗粒兼顾型品种在25.0cm行距下分蘖成穗率,产量构成协调,产量也最高。
吴文革陈刚许有尊冯骏吴文彬周永进
关键词:早籼稻机插行距
蒸谷米水稻机械化绿色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蒸谷米具有高营养价值,加工品质好,出饭率高,易储藏等优点。介绍了蒸谷米水稻,同时提出针对性的机械化绿色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环境,栽培方式,品种选择、处理,田间管理、防治,以及收获贮藏等方面,旨在为蒸谷米水稻栽培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蒸谷米市场提高抗风险能力。
吴文革严伟龙季雅岚徐晓楠许有尊
关键词:蒸谷米水稻栽培技术
水稻食味品质形成影响因素研究与展望被引量:19
2020年
改良水稻食味品质已是全面提升稻米品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鉴于当前稻米品质尤其是食味品质研究进展缓慢,严重制约了规模化生产条件下水稻的优质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水平,本研究分析了稻米食味品质与其密切相关的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了影响稻米优质食味形成的主要栽培措施及其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当前稻米食味品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全面提升规模化生产条件下的稻米食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习敏季雅岚吴文革许有尊孙雪原周永进
关键词:水稻食味品质淀粉蛋白质栽培技术
花期高温胁迫对杂交中籼水稻功能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以杂交中籼水稻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比较水稻花期高温胁迫和正常生长条件下功能叶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对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水稻功能叶中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下降;高温造成结实率下降(降幅达22%~30%),并影响粒重(下降8%~14%),导致产量显著降低(降幅达32%~44%);产量与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功能叶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还讨论了水稻耐高温的生理指标。
崔娜吴文革许有尊王鸿燕韦朝领张丽娟
关键词:杂交中籼水稻花期高温胁迫生理指标结实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稻新两优6号光合速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为提高稻株剑叶光合速率,延缓叶片衰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于始穗期及始穗期后6、12 d测定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绿素含量(SPAD)。[结果]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剑叶光合速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孕穗期和始穗期喷施50 mg/L NAA-Na、20 mg/L吲哚乙酸、30 mg/L赤霉素、10 mg/L6-BA和2.1 ml/L美洲星,可以提高供试水稻的剑叶光合速率,有效延缓后期衰老;而喷施20%三唑酮或3 g/L磷酸二氢钾+17 g/L尿素降低供试水稻剑叶的光合速率。[结论]喷施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NAA-Na、吲哚乙酸、赤霉素和6-BA)可提高稻株剑叶光合速率,延缓叶片衰老,利于水稻的高产、稳产。
郑乐娅阎川张玉海吴文革陈周前许有尊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
氮肥运筹方式对超级稻茎蘖动态、后期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在总施尿素量600 kg/hm2条件下,研究了氮肥运筹方式对超级稻扬两优6号及新两优6号茎蘖动态、后期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部作基肥相比,重施分蘖肥(基肥、分蘖肥各占50%)使分蘖期延长,无效分蘖增加,每穗粒数及粒重下降,产量降低;适当减少分蘖肥、增加穂粒肥,使分蘖期缩短,无效分蘖减少,后期光合性能提高,每穗粒数、粒重增加,产量提高。其中,以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粒肥用量比为1∶1∶0∶0∶0的处理产量最低,较对照(全部作基肥)分别减产7.69%和6.32%,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粒肥用量比为3∶1∶1∶1∶0的处理产量最高,较对照分别增产22.86%和27.15%。
杨安中吴文革段素梅许有尊陈刚
关键词:氮肥运筹超级稻茎蘖动态光合性能
秧龄和二次化控对机插水稻毯状育苗综合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为了研究烯效唑对移栽水稻影响机制,以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为材料,培育毯秧苗,设置4种秧龄,并于一叶一心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进行二次化控处理,考察秧苗素质并跟踪考察栽插质量和产量。结果表明:1随着秧龄的延长,秧苗综合素质下降,与对照20 d秧龄的秧苗素质相比,超秧龄秧苗尤其是严重超秧龄,秧苗素质和秧块状态迅速恶化,表现为株高增加,叶片丙二醛含量增加,发根力和根系活力降低,栽插质量下降,移栽后活棵慢;和20 d秧龄相比,25 d、30 d和35 d秧龄栽插水稻最终产量分别减产1 403.55 kg/hm^2、1 995.75 kg/hm^2和2 920.95 kg/hm^2;21叶1心期叶面喷施烯效唑二次化控处理可明显提高秧苗素质,与不喷施的对照相比,化控处理的秧苗株高、叶片丙二醛、漏插率、伤秧率、全漂率和翻倒率均明显降低,而百株干重、茎基宽、绿叶数、根数、发根力、根系活力、出苗率、株高整齐度、根系盘结力等则明显提高;与对照相比,水稻产量增加9%-32%;3不同秧龄对化控强度要求不同,适栽秧龄期,各浓度处理间并无显著差异;而超秧龄初期和中期阶段时烯效唑作用效果随喷施浓度的增加而越发显著。
王斌吴文革周永进陈刚许有尊李霞红孙如银李福军
关键词:烯效唑机插稻秧苗素质
不同水稻专用新型肥料减肥增效对比研究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水稻专用新型肥料在水稻生产中减肥、节本、增效、增收效果差异。[方法]以籼型两系杂交水稻隆两优688组合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水稻专用控失肥、炭基长效肥、保持性肥料、活性增效肥、活性糖肽肥和常规复合肥对水稻生长、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用水稻专用新型肥料促使水稻植株分蘖高峰期延长,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大幅增长;新型肥料处理减氮12.51%、减磷6.67%、减钾6.67%,节省肥料成本184.65 kg/hm^2,同时少施一次穗肥,节省人工成本1 125元/hm^2,尽管各处理小幅减产,但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明显提高,净收入总体提高。其中,与常规肥处理相比,活性糖肽肥处理有效穗数提高14.76%,每穗总粒数也小幅增长,增产4.8%,N农学利用效率和N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9.3%和19.6%,P和K农学利用效率均提高21.4%,偏生产力则均增加12.3%,增收2 573.85元/hm^2,减肥、节本、增效、增收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不同水稻专用新型肥料处理按增效增收效果表现为活性糖肽肥>炭基长效肥>活性增效肥>控失肥>保持性肥料。
吴文革习敏李红春凌新军许有尊武辉孙雪原
关键词:水稻新型肥料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