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时婴

作品数:496 被引量:6,969H指数:41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6篇生物学
  • 35篇化学工程
  • 28篇医药卫生
  • 27篇理学
  • 23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8篇食品
  • 34篇微胶囊
  • 28篇酶法
  • 27篇淀粉
  • 26篇色谱
  • 25篇纯化
  • 23篇酪蛋白
  • 21篇蛋白
  • 20篇亚麻籽
  • 20篇微胶囊化
  • 20篇胶囊化
  • 18篇酶解
  • 17篇亚麻籽胶
  • 17篇脂质体
  • 17篇活性
  • 15篇稳定性
  • 15篇相色谱
  • 13篇果汁
  • 12篇混浊
  • 10篇火腿

机构

  • 354篇江南大学
  • 131篇无锡轻工大学
  • 15篇河南农业大学
  • 8篇无锡轻工业学...
  • 7篇上海理工大学
  • 7篇天津大学
  • 6篇爱尔兰国立大...
  • 6篇安徽农业大学
  • 6篇河南工业大学
  • 6篇中南林业科技...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莱阳农学院
  • 5篇郑州轻工业学...
  • 4篇福州大学
  • 4篇渤海大学
  • 4篇南京财经大学
  • 3篇广西大学
  • 3篇浙江省医学科...
  • 3篇江西科技师范...
  • 3篇华宝香化科技...

作者

  • 496篇许时婴
  • 263篇王璋
  • 22篇李瑜
  • 21篇杨瑞金
  • 20篇夏书芹
  • 19篇卢蓉蓉
  • 19篇麻建国
  • 18篇杨瑞金
  • 15篇陈海华
  • 13篇张晓鸣
  • 13篇杜先锋
  • 12篇张文斌
  • 11篇周凤娟
  • 10篇倪莉
  • 10篇李波
  • 10篇赵光远
  • 10篇付湘晋
  • 9篇谢良
  • 9篇李春阳
  • 9篇江波

传媒

  • 72篇食品与发酵工...
  • 70篇无锡轻工大学...
  • 67篇食品科学
  • 53篇食品工业科技
  • 21篇食品与机械
  • 17篇食品工业
  • 17篇食品与生物技...
  • 15篇食品科技
  • 14篇中国粮油学报
  • 12篇天然产物研究...
  • 10篇冷饮与速冻食...
  • 9篇中国调味品
  • 7篇中国油脂
  • 7篇食品研究与开...
  • 7篇无锡轻工业学...
  • 5篇中国乳品工业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浙江大学学报...
  • 5篇粮食与油脂
  • 5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1
  • 13篇2010
  • 21篇2009
  • 37篇2008
  • 55篇2007
  • 49篇2006
  • 29篇2005
  • 55篇2004
  • 42篇2003
  • 42篇2002
  • 47篇2001
  • 25篇2000
  • 14篇1999
  • 19篇1998
  • 14篇1997
  • 6篇1996
  • 6篇1995
  • 2篇1993
4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干燥方法对大蒜的蒜氨酸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主要研究了冷冻干燥法以及微波真空干燥与真空干燥联合干燥法这两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对大蒜的蒜氨酸酶活力的影响,提取了两种干燥方法得到的干燥大蒜中的蒜氨酸酶,并以合成的蒜氨酸为底物进行了蒜氨酸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新鲜大蒜和冷冻干燥大蒜中蒜氨酸酶的最适温度为40℃,微波真空干燥与真空干燥联合干燥大蒜中酶的最适温度为45℃,新鲜大蒜和两种不同干燥方法干燥的大蒜片中,蒜氨酸酶的最适pH均为6.5。冷冻干燥大蒜及微波真空干燥与真空干燥联合干燥大蒜的酶活保留率分别为96%和87.8%,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大蒜的质量略优于微波真空干燥与真空干燥联合干燥法干燥的大蒜。但由于冷冻干燥能耗大,因此微波真空干燥与真空干燥联合干燥法仍是一种生产优质大蒜片的干燥方法。
李瑜许时婴
关键词:大蒜蒜氨酸酶
酶法回收胆固醇-β-环糊精包合物中的胆固醇被引量:2
1999年
霉菌淀粉酶能有效地水解制备低胆固醇蛋制品时所生成的副产物胆固醇-β-环糊精包合物中的α-1,4糖苷键.霉菌淀粉酶水解胆固醇-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15 g/dL,水解时间3 h,水解温度56 ℃,pH 5.2.采用酶法技术从2 kg 干基胆固醇-β-环糊精包合物中回收制得胆固醇质量分数为89.5% 的制品,胆固醇回收率达72% .
陈翠华王勤王璋许时婴
关键词:胆固醇环糊精包合物淀粉酶回收
超滤技术在羊栖菜粗多糖提取工艺中的应用被引量:39
2002年
应用超滤技术脱除羊栖菜粗多糖中的盐分。结果表明,超滤对羊栖菜粗多糖提取液的脱盐效果好,脱盐率达99.9%;此外超滤还能去除羊栖菜粗多糖提取液中部分色素物质;在保留羊栖菜粗多糖提取液中生理活性物质的同时,浓缩了羊栖菜粗多糖提取液,提高了主要成分褐藻胶及褐藻糖胶的含量。
过菲许时婴林之川
关键词:海藻超滤技术羊栖菜粗多糖
微胶囊技术在双歧杆菌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00年
综述了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双歧杆菌微胶囊化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曹永梅许时婴
关键词:双歧杆菌微胶囊技术食品工业
蒸煮鸡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被引量:62
2001年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 (即SimultaneousDistillationExtractor ,以下简称SDE)提取蒸煮鸡肉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 ,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C MS)对香气成分进行了鉴定 .结果得到化合物 4 4种 ,共分成 9类 ,其中羰基化合物最多、芳香族次之 .羰基化合物对鸡肉特征香气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芳香族和呋喃是蒸煮鸡肉的主要香气成分 .
何香许时婴
关键词: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蒸馏萃取法
脂肪代用物的进展及其应用被引量:10
1995年
脂肪代用物的进展及其应用李博,许时婴,王璋无锡轻工大学214036大量文献表明,国际食品研究动向已由八十年代的膳食纤维转向九十年代的脂肪代用品,美国几乎每一家食品厂、食品配料供应公司、生物工程公司等都在研制一种无色无臭、外观、味道及其功能性质都与油极...
李博许时婴王璋
关键词:脂肪代用物
百合中多酚氧化酶的部分性质被引量:9
2005年
通过丙酮酚法从百合中提取出多酚氧化酶(PPO)的粗酶液。以儿茶酚为底物时它有两个最适pH,分别为4.0、7.0,在pH5.0-6.5之间酶活力可以在4℃保持至少10h。PPO的最适温度为40℃,从40℃开始酶出现热失活,热失活速度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PPO除对L-酪氨酸没有活力外,对儿茶酚、儿茶素、没食子酸均有活力,其中对儿茶素具有最好的底物特异性。亚硫酸钠对PPO的抑制作用最强,高浓度的抗坏血酸、半胱氨酸、硫脲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氯化钠、氯化钙、柠檬酸的抑制作用较差。
杨颖王璋许时婴
关键词:百合多酚氧化酶酶学性质
亚麻籽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被引量:10
2003年
本研究采用苯酚 -硫酸法、蒽酮 -硫酸法、质量法测定了亚麻籽胶中的多糖含量 ,结果表明 ,质量法更能准确的反映亚麻籽胶中的多糖含量。
陈海华许时婴
关键词:亚麻籽胶多糖
预分离初乳中乳铁蛋白的超滤工艺被引量:26
2002年
采用超滤法从初乳中初步分离乳铁蛋白 .研究了错流方式的板式膜组件的切向流速、时间、压力、温度等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采用切向流速为 4L/min ,膜透压为 0 .15MPa ,温度为 4 0~ 4 2℃的操作条件 ,可获得质量分数为 2 6% ,纯度为 2 9.
卢蓉蓉许时婴王璋方民
关键词:渗透通量乳铁蛋白初乳食品
酶法制取南瓜汁被引量:14
2002年
对酶法制取南瓜汁工艺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最佳的酶解工艺 .探讨了酶种和酶量同工艺的关系 ,初步研究了酶法加工对南瓜果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着重研究了 β
钱长华许时婴
关键词:酶解Β-胡萝卜素饮料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