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奎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椎间盘
  • 5篇腰椎
  • 4篇腰椎间盘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突出症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正骨
  • 3篇盘移位
  • 3篇椎间盘移位
  • 2篇新医正骨
  • 2篇游离型腰椎间...
  • 2篇手法
  • 2篇疗法
  • 2篇疗法治疗
  • 2篇脊柱
  • 1篇定点旋转复位
  • 1篇定点旋转复位...
  • 1篇旋转复位

机构

  • 6篇空军总医院

作者

  • 6篇冯伟
  • 6篇许奎
  • 5篇王飞
  • 4篇毕永民
  • 4篇冯天有
  • 3篇王淑琴
  • 1篇王书勤

传媒

  • 2篇中国骨伤
  • 2篇空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借助3D-MRI扫描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三维空间位置变化,探索该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19~55岁,平均34.6岁。治疗前后均进行3D-MRI扫描,观察突出髓核与受累神经根解剖关系及核磁冠状位脊柱-骨盆构形变化。结果:MRI显示患者突出髓核与受累神经根解剖关系分为腋侧、肩侧、前方、包围4种类型。手法治疗后触诊患椎椎体位移消失,腰腿痛锐减。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2~28个月,平均12个月,疾病未复发,所有患者恢复原工作或学习。3D-MRI轴位与入院时对照所有病例突出髓核大小形态无显著变化,患者腰椎-骨盆的曲线均有改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单(多)个椎体位移。椎体位移致腰椎-骨盆构形改变造成髓核及受累神经根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纠正患椎椎体位移,恢复了脊柱内外因素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冯伟冯天有毕永民王飞许奎王淑琴
关键词:手法治疗椎间盘移位腰椎脊柱
脊柱功能单位构型改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意义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初步研究脊柱功能单位构型改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意义。方法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Ⅲ、Ⅳ型共30例,治疗前后应用Adobe Photoshop记录并测量患侧下肢直腿抬高角度。治疗前后进行腰椎MRI扫描主要观察指标:突出间盘节段,突出类型,与神经根位置关系;突出节段脊柱功能单位构型;腰椎(骨盆)旋转侧弯代偿形式;椎间盘矢状径指数(SI)。结果推测腰椎(骨盆)旋转侧弯代偿可能受到突出节段脊柱功能单位构型改变的制约。患侧直腿抬高治疗后提高(P=0.000)。脊柱功能单位构型治疗前后有改变(P=0.000),椎间盘矢状径指数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结论突出椎间盘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表现的决定因素。单(多)个椎体位移,造成脊柱功能单位构型改变,相邻椎体、突出的间盘形成共同体对神经根造成压迫或牵扯。
冯伟王飞许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位移
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参考日本矫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结合冯天有教授腰型四步规律理论进行临床评分评定治疗效果。观察反映突出髓核大小的MRI椎间盘突出最大层面矢状径指数(sagittal index,SI),比较手法治疗前后及随访SI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2例均获随访,时间3~32个月,平均7.4个月,临床评分优95例、良17例、差0例。疗效评价均为优。治疗前后SI值分别为0.618±0.015、0.581±0.018,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SI值为0.315±0.025,与治疗前相比明显缩小(P<0.05)。手法治疗前临床综合评分为12.841±0.435,治疗后为21.398±0.152,随访时为23.513±0.063,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单(多)个椎体位移是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理改变。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恢复患椎的解剖或代偿位置,使脊柱内外平衡因素协调一致,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冯伟冯天有毕永民王飞许奎王淑琴
新医正骨疗法治疗Ⅲ、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封闭疗法及穿矫形鞋的新医正骨疗法治疗Ⅲ、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42例,女17例;年龄13-62岁,中位数36岁。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按照四步腰型分型法Ⅲ型31例、Ⅳ型28例。所有患者均未合并椎体结核或肿瘤,既往无脊柱手术史。采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封闭疗法及穿矫形鞋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腰部形态变化,并采用JOA腰痛疾患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中位数11个月。穿矫形鞋后患者脊柱侧凸明显改善,椎旁肌痉挛松弛;至治疗结束时脊柱侧凸基本消失,椎旁肌恢复对称、松弛。本组患者治疗前脊柱侧凸角为(17.38°±6.63°),穿矫形鞋后改善为(6.82°±5.53°),治疗结束时为(2.56°±2.34°)。治疗结束后按照JOA腰痛疾患疗效标准评定,治愈14例、显效39例、有效6例。结论:联合应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封闭疗法及穿矫形鞋的新医正骨疗法,可有效纠正Ⅲ、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体移位,恢复脊柱棘突连线的连续性,恢复患者腰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冯伟冯天有许奎王淑琴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封闭疗法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矫形鞋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间盘组织离开椎间隙游离于硬膜外腔中,造成神经根或(和)马尾神经损害。游离间盘组织主要为髓核和终板组织。MRJ检查,尤其增强扫描是诊断游离间盘的重要手段。目前普遍认为...
王飞冯伟毕永民许奎
借助3D螺旋CT重建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钙化髓核空间位置变化,探索研究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方法:2010年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男3例,女5例;年龄14~53岁,平均35.4岁。治疗前后进行腰椎及间盘螺旋CT扫描,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用3D测量方式,测量椎间盘后缘钙化最突点与下一相邻椎体棘突后缘最高点两者连线之间的距离。结果:手法治疗后患椎棘突偏歪消失,症状、体征减轻。椎间盘后缘钙化最突点与下一相邻椎体棘突后缘最高点之间连线距离有细微改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单(多)个椎体位移,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纠正患椎椎体位移,同时改变了突出髓核的空间位置,解除或改善与神经根的关系,恢复了脊柱内外因素平衡。
冯伟冯天有毕永民王飞许奎王书勤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正骨手法体层摄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