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文涛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基因
  • 1篇英文
  • 1篇致病基因
  • 1篇突变
  • 1篇突变检测
  • 1篇浅表
  • 1篇全基因组
  • 1篇全基因组扫描
  • 1篇位点
  • 1篇克隆
  • 1篇克隆研究
  • 1篇基因组
  • 1篇基因组扫描
  • 1篇角化症
  • 1篇光线性
  • 1篇汗孔
  • 1篇汗孔角化症
  • 1篇候选基因
  • 1篇播散
  • 1篇播散性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黄薇
  • 2篇项蕾红
  • 2篇牛振民
  • 2篇张正华
  • 2篇袁文涛
  • 2篇郑志忠
  • 1篇柴宝
  • 1篇熊晓燕
  • 1篇蒋法兴
  • 1篇刘维达
  • 1篇张静
  • 1篇徐世杰
  • 1篇王艺
  • 1篇赵敬军

传媒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播散性浅表性汗孔角化症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研究
张正华牛振民黄薇项蕾红袁文涛郑志忠
该项研究对2个六代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Disseminated Superficial Actinic Porokeratosis,DSAP)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全基因扫描,通过连锁分析来确定致病基因的定位区域,...
关键词:
关键词:致病基因
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DSAP1位点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的突变检测(英文)被引量:2
2005年
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DSAP)是一种以多个浅表的角化性皮损,边缘轻微嵴状角化性隆起为特征的少见的慢性角化性皮肤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往的研究将该病基因定位于12q23.2 24.1区域(DSAP1)和15q25.1 26.1区域(DSAP2)。本研究对2个无关的六代DSAP家系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这2个DSAP家系在D12S84位点的最高累积LOD值为8.28(θ=0.00)。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这2个DSAP家系致病基因位于12q24.1~q24.2(D12S330和D12S354)之间8.0cM的区域内。该区域与DSAP1 的致病区域部分重叠。对重叠区域内6个候选基因(CRY1,PWP1,ASCL4,PRDM4,KIAA0789和CMKLR1)的编码区进行序列分析,在DSAP病人中未发现突变位点。提示该6个候选基因可能与这2个DSAP家系的发病机理无关。
张正华牛振民袁文涛赵敬军蒋法兴张静柴宝熊晓燕项蕾红王艺徐世杰刘维达郑志忠黄薇
关键词:全基因组扫描突变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