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领

作品数:77 被引量:740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建筑科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农业
  • 9篇经济地理
  • 8篇新经济
  • 8篇新经济地理
  • 8篇经济地理学
  • 8篇城市
  • 7篇新经济地理学
  • 7篇县域
  • 7篇基于AGEN...
  • 5篇都市
  • 5篇
  • 5篇大都市
  • 4篇主导产业
  • 4篇垄断
  • 4篇垄断竞争
  • 4篇旅游
  • 4篇空间经济
  • 4篇AGENT
  • 3篇影响因素
  • 3篇中国农业

机构

  • 74篇北京大学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复旦大学
  • 5篇河北经贸大学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昆明冶金高等...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建设银行
  • 1篇广州市城市规...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4篇薛领
  • 12篇雪燕
  • 12篇杨开忠
  • 6篇李国平
  • 6篇翁瑾
  • 5篇陈罗烨
  • 4篇李涛
  • 2篇孙铁山
  • 2篇沈体雁
  • 2篇王海英
  • 2篇诸叶平
  • 2篇翁谨
  • 1篇高健岭
  • 1篇黄玮
  • 1篇刘安国
  • 1篇王冰松
  • 1篇王学军
  • 1篇侯敏
  • 1篇李莹
  • 1篇胡孝楠

传媒

  • 7篇地理研究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学习与实践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首都经济贸易...
  • 2篇系统工程理论...
  • 2篇经济问题探索
  • 2篇地理科学
  • 2篇农业展望
  • 2篇区域经济评论
  • 1篇资源科学
  • 1篇计算机与农业
  • 1篇经济纵横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经济师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农业净碳汇空间集聚与分异被引量:12
2015年
农业净碳汇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是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生态化转型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精准把握长时间尺度、微观空间单元下中国农业净碳汇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文章采用全国县域尺度农业数据,结合标准差椭圆方法、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等分析工具,对中国县域农业净碳汇空间格局分布规律进行详细探讨。研究表明,(1)从标准差椭圆方法揭示的空间分异格局来看,净碳汇空间分布中心整体存在向东北移动的趋势,空间分布范围存在明显的收缩态势,东北地区净碳汇对全国净碳汇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加强。(2)从全局空间自相关揭示的净碳汇空间集聚格局来看,全国净碳汇自1991─2011年经历了集聚—分散的过程。1991─2001年间,空间自相关程度在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活动结构的相似性在空间上表现得较为明显。2001─2011年,空间自相关系数大幅下降,意味着净碳汇高值集聚区域在空间上逐渐呈现碎片化。(3)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农业净碳汇高值集聚区不断增多,低值集聚区不断减少,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汇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的改善。已经形成了东南地区净碳汇、西北地区负碳汇为主的空间分布格局。
陈罗烨薛领雪燕
关键词:县域农业
京津冀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李国平李岱松薛领张京成刘峰戴学珍赵弘崔玉亭李有平沈文京
该项目内容包括京津冀区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京津冀区域科技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科技发展,京津冀现代制造业领域科技发展,京津冀现代服务业领域科技发展,京津冀资源与环境领域科技发展,京津冀社会发展领域科技...
关键词: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西双版纳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薛领洪国正翁瑾孙铁山王岭松张晓章吴春萍徐慰伟李洪滨黄勤红刘露思刀金海王琴芬周娜张林辉
主要技术内容:课题强调系统综合,紧跟学术前沿,突出学科交叉,结合转型时期中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性,凝练出云南西双版纳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即“三大锁定”形成发展的路径依赖和困境。全面分析云南桥头堡的战略意...
关键词:
天津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被引量:16
2004年
根据主导产业发展的一般原理,在分析影响天津主导产业更替变化的经济、社会、技术等内外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对现代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进行了合理的变化与补充,提出了七条选择地区主导产业遵循的基准,构造了一套指标体系,建立了一个天津主导产业的层次选择模型,并且通过实际测算以及定量和定性的综合分析进行产业空间布局。
薛领李国平孙铁山
关键词:主导产业
空间贫困、乡村振兴与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探讨——以云南滇西普洱茶产区为例被引量:6
2019年
空间贫困是贫困分布的重要特征,也是理解农村贫困的新视角。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分析空间贫困产生的路径依赖,并以云南滇西普洱茶产区为例,提出技术关联与需求关联两个维度的产业融合。针对滇西的空间贫困问题,基于农旅融合发展的规划思想,提出了树立大区理念、开辟“新茶马古道”、推动“盛会云南”等建议,从而突破路径依赖,加强地区产品的多样化和地区经济的韧性,逐步实现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
薛领彭志斌
区域一体化、地方品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引入质量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被引量:3
2021年
做高质量的好产品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自由企业家(FE)模型为基础,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引入产品质量因素,构建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产品质量模型(FE-Q),讨论区域一体化与地方品质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FE-Q模型表明,运输成本和区域一体化是集聚力,地方品质是一种新的集聚力,但两者对产品质量的作用机制不同。当两地区存在地方品质差异时,区域一体化程度对于当地产品质量的影响存在两种可能:提升产品质量或不产生影响。如果两地区地方品质差异不大,运输成本是影响产业集聚的主因;当两地区地方品质差异较大时,地方品质成为影响产业集聚的主因,且地方品质越高,产品质量越好。另外,一个地区产品替代弹性的增加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
薛领张晓林张天骄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产品质量
中国县域尺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变动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2 183个县级单元,利用SFA方法对1992—2011年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项进行测算和时空演变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业TFP年平均增长3.18%,但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对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份额为58.5%;前沿技术进步是农业TF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配置效率也有正向贡献,而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则有负向影响。第二,中国多数地区农业TFP保持一定水平的正增长,农业发达地区的增速较快;技术效率较高的地区与中国农业生产较发达地区的分布基本一致,这与省级尺度研究得出的东高西低特征不同,同时低技术效率的地区一直占主导地位。
揭懋汕雪燕薛领
关键词: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SFA
产业集聚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中国278个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8
2022年
产业集聚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外部性,是加快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05—2018年中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SBM-DEA模型对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通过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分析产业集聚空间格局演变及其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在考虑不同空间权重矩阵情况下,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且高铁开通引致的时空压缩使得两种效应的促进作用更大。(2)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不同,前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直接效应;而后者更多地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生产性服务业经营范围更大,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可通过产业关联和空间溢出带动临近城市经济质量提升。(3)东部城市更多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而中西部城市更依赖制造业,且受产业发展层次影响,其空间溢出效应较低。(4)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来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高于直接效应;中等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调节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时起到的作用有限;小城市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整体较弱,而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依赖性更大。
李涛李涛薛领
关键词:产业集聚
我国大都市居民通勤、就业与居住变迁的时空特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7
2007年
城市在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北京市为案例,尝试对我国大都市居民通勤、就业以及工作地变迁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出都市区居民通勤、就业以及工作地迁移的时间、次数、迁移空间规律、变迁动机等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等,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大都市经济、社会与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薛领王冰松杨开忠
关键词:大都市通勤就业居住
多重异质性下差异化对空间经济演化影响的动态模拟——基于ACE的视角
近年来,中央和国家出台了多项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许多因素如地理位置、自然禀赋等都会影响区域经济演化。本文将聚焦研究区域内城市间工业复合产品的差异性和城市内产品之...
张晓林薛领
关键词:差异化垄断竞争模型ACE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