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李芬

作品数:18 被引量:134H指数:8
供职机构: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5篇病理
  • 4篇乳腺炎
  • 4篇腺炎
  • 4篇淋巴
  • 4篇急性乳腺炎
  • 3篇溢液
  • 3篇乳头
  • 3篇乳头溢液
  • 3篇中医
  • 3篇临床病理
  • 3篇临床病理特征
  • 3篇淋巴结
  • 2篇导管
  • 2篇导管癌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医药疗法

机构

  • 12篇嘉兴市妇幼保...
  • 7篇浙江中医药大...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8篇蔡李芬
  • 9篇朱晓萍
  • 7篇楼丽华
  • 6篇朱娟英
  • 4篇唐婕
  • 3篇杨兴霞
  • 3篇沃立科
  • 2篇沃兴德
  • 2篇罗艳
  • 2篇赵虹
  • 2篇江琴
  • 1篇陈小松
  • 1篇汪芬华

传媒

  • 7篇浙江医学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楼丽华教授治疗乳头溢液经验
楼丽华教授从整体出发,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病因病机治疗为基础,运用疏肝理气,健脾益肾法治疗乳头溢液每获良效。
蔡李芬楼丽华赵虹汪芬华
关键词:乳头溢液发病机制中医药疗法健脾益肾法
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阴性相关因素及预后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后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相关因素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接受NAC并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的179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AC后腋窝淋巴结状态分为阴性组(74例)和阳性组(10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NAC后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探讨NAC后腋窝淋巴结状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月经状态、初始肿块最大径、肿块位置、病理类型、孕激素受体状态、ki-67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状态和化疗方案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始腋窝淋巴结阴性(P<0.001)、雌激素受体(ER)阴性(P=0.027)、NAC后乳房病理学完全缓解(pCR)(P<0.001)是NAC后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独立影响因素。阴性组较阳性组有更高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84.2%和67.5%,P<0.01)和5年总生存率(93.7%和77.7%,P<0.01)。结论初始腋窝淋巴结阴性、ER阴性、NAC后乳房p CR的患者,其NAC后腋窝淋巴结阴性可能性高,提示可采用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来评估腋窝状态。NAC后腋窝淋巴结状态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蔡李芬朱晓萍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腋窝淋巴结阴性预后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房肿块切除中的应用:附7079例乳房病灶手术病理结果被引量:32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术后病理结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 135例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的乳房肿块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所有病灶中,1 708个为双侧乳房肿块,手术切除病灶为7 079个。术后167例(3.3%)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22例、术后局部血肿131例、皮肤凹陷9例、肿瘤残留3例和皮肤损伤2例。术后乳房肿块病理检查结果示纤维腺瘤6 064个(85.9%)、乳腺腺病747个(10.6%)、导管内乳头状瘤96个(1.4%)、乳腺囊肿104个(1.5%)、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9个(0.4%)、乳腺癌39个(0.6%)。39例乳腺癌微创切除术后,29例(74.4%)行保乳手术,术后病理分期0期12例,Ⅰ期25例,Ⅱ期2例。结论对于乳房肿块患者,乳腺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可准确切除乳房病灶,早期诊断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朱晓萍朱娟英唐婕蔡李芬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4 894例,其中ILC组156例,IDC组4 738例。回顾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月经状态、乳房手术方式、腋窝手术方式、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乳腺癌病理分子分型情况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与IDC组患者比较,ILC组患者年龄较大,ER、PR阳性比例较高,Her-2阳性比例较低,Ki-67<14%的比例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BMI、月经状态、乳房手术方式、腋窝手术方式、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转移淋巴结数目等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IDC患者比较,ILC患者发病年龄较晚,ER、PR阳性比例较高,Her-2阳性比例较低,Ki-67<14%的比例较高。
朱晓萍陈小松杨兴霞江琴蔡李芬朱娟英
关键词: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
楼丽华教授治疗乳头溢液经验
楼丽华教授从整体出发,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病因病机治疗为基础,运用疏肝理气,健脾益肾法治疗乳头溢液每获良效。
蔡李芬楼丽华赵虹汪芬华
关键词:乳头溢液中医药疗法
文献传递
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SLN转移患者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建立SLN、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的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成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542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LN转移的危险因素、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肿瘤大小、脉管癌栓(LVI)、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均是影响SLN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病理类型、LVI、SLN转移数均是影响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年龄、肿块位置、乳房手术方式、组织学分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细胞增殖指数(Ki-67)、分子分型均与SLN转移、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无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肿瘤大小(OR=2.12,95%CI:1.12~3.57,P<0.01)、LVI(OR=3.77,95%CI:1.94~7.31,P<0.01)是影响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非浸润性导管癌(Non-IDC)(OR=7.20,95%CI:1.48~34.94,P<0.05),SLN转移数≥3枚(OR=10.74,95%CI:1.80~64.07,P<0.01)是影响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理肿瘤大小、LVI可以作为预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SLN转移的指标;病理类型、SLN转移数可以作为预测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的指标。肿瘤直径大、伴LVI的乳腺癌患者应更加谨慎选择单纯行SLNB;有SLN转移的Non-IDC患者或SLN转移数≥3枚建议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蔡李芬朱晓萍唐婕朱娟英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比较
2019年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发病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案选择的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6年就诊于本院的1207例乳腺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分为三组:青年组(年龄≤35岁)、中年组(35<年龄≤50)、老年组(年龄>50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入组1207例病人,青年组44例、中年组595例,老年组568例。初潮年龄、怀孕次数、生产次数、BMI在三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发现,青年组与中年组相比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生产次数及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中年组与老年组相比初潮年龄、生产次数、怀孕次数及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P <0.001、P=0.001、P=0.019)。年龄分组与月经状态呈显著相关性(r=0.765,P <0.001)。年龄分组与彩超BI-RADS分类呈显著相关性(r=0.125,P <0.001)。青年组行穿刺活检的高于中年组(36.4%VS 20.2%,P=0.011),高于老年组(36.4%VS20.1%,P=0.001)。青年组保乳手术率高于中年组(22.7%VS 9.3%,P=0.05)、高于老年组(22.7%VS 5.7%,P <0.001)。PR表达中年组高于老年组(70.3%VS 60.4%,P <0.001)。中年组化疗者高于老年组(81.5%VS 69.9%,P <0.001)。放疗选择老年组低于青年组(26.2%VS 52.3%,P <0.001),低于中年组(26.2%VS 38.2%,P <0.001)。中年组选择内分泌治疗者多于老年组(73.3%VS 65.5%,P=0.004)。结论:中年组初潮年龄比老年组更早;生育次数、BMI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高龄组的肿块彩超检查BI-RADS分类也更高;不同年龄组治疗策略的选择不同。
杨兴霞朱娟英江琴蔡李芬唐婕蔡诚怡朱晓萍
关键词:乳腺癌年龄病理
阳和汤对急性乳腺炎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及血沉、血常规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观察阳和汤对急性乳腺炎患者血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及血沉、血常规的影响。方法急性乳腺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35例,中药组以阳和汤治疗,西药组以青霉素静滴,疗程7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进行血浆C反应蛋白及血沉、血常规检测,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中药组C反应蛋白、血沉下降幅度更明显;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结论阳和汤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青霉素。
罗艳楼丽华沃兴德蔡李芬沃立科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C反应蛋白血沉血常规
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通过辨识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统计、分析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探讨其规律,为预防及早期治疗本病提供中医体质学说理论指导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77例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统计分析其结果。[结果]77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是:湿热质65例,气郁质52例,阳虚质51例,气虚质37例,阴虚质34例,痰湿质32例,血瘀质29例,平和质12例,特禀质7例。单一体质患者9例,两种、三种兼夹体质各12例,四种、五种兼夹体质各9例,六种兼夹体质14例,七种兼夹体质11例,八种兼夹体质1例。主体质中湿热质(54例,70.13%)最多,平和质(12例,15.58%)、阳虚质(5例,6.49%)次之。单一体质或两种兼夹体质中湿热质(60例,39.47%)所占比例最高,阳虚质(34例,22.37%)亦占较高比例。[结论]1.湿热质为急性乳腺炎发生的常见体质类型,阳虚质次之。2.急性乳腺炎患者多种体质类型均多见,且兼夹体质多、兼夹情况复杂。可能与患者所处产后哺乳期这一特殊时期有关。3.以体质作为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对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调整湿热质、阳虚质这两种偏颇体质对于预防和早期治疗急性乳腺炎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蔡李芬沃立科楼丽华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乳痈中医体质湿热质问卷调查
低分子肝素钙用于乳腺癌术后静脉血栓预防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嘉兴市妇保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94例,其中147例患者术后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为干预组,147例术后未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等影响凝血功能的相关药物及抗凝剂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凝血功能指标、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比2.0%,P>0.05),但干预组PICC置管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1%比16.7%,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9天凝血功能指标(PLT、PT、APTT、Fib、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出血、引流液总量、局部瘀点瘀斑等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有助于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特别是对预防PICC置管静脉血栓效果良好,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蔡李芬朱晓萍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乳腺癌静脉血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