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怡

作品数:32 被引量:598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灾害
  • 8篇水灾
  • 7篇脆弱性
  • 6篇自然灾害
  • 5篇环境风险
  • 5篇恢复力
  • 3篇风险管理
  • 2篇循环经济
  • 2篇灾害风险
  • 2篇台风
  • 2篇土地利用
  • 2篇企业
  • 2篇减灾
  • 2篇建筑
  • 2篇海啸
  • 2篇洪水
  • 2篇洪水灾害
  • 2篇风险感知
  • 2篇感知
  • 2篇脆弱性评估

机构

  • 24篇北京师范大学
  • 23篇南京大学
  • 11篇深圳大学
  • 7篇教育部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财产...
  • 1篇利兹大学

作者

  • 32篇葛怡
  • 15篇史培军
  • 11篇辜智慧
  • 9篇徐伟
  • 9篇刘婧
  • 5篇毕军
  • 5篇王静爱
  • 4篇李凤英
  • 3篇宛文博
  • 3篇叶涛
  • 3篇钱新
  • 3篇周忻
  • 3篇陈磊
  • 3篇曲常胜
  • 3篇黄蕾
  • 2篇刘宝印
  • 2篇李杨
  • 2篇马玉玲
  • 2篇钱瑜
  • 2篇吕红峰

传媒

  • 11篇自然灾害学报
  • 6篇灾害学
  • 3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风险灾害危机...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环境安全响应与调控被引量:82
2006年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政策,巨大的境外投资、有偿转让使用与土地联产承包政策在广大城乡的推行,引致了快速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过程,城市化水平增长15%,GDP平均每年增长超过9%,城市化土地面积增长2%。与此相应,严重的生态环境灾害相继发生,1994年淮河特大污染事件;1997年黄河断流227天;1998年发生长江、嫩江流域特大水灾;2000年发生严重影响中国首都北京及韩国、日本的12次沙尘暴;2004年,淮河流域再次发生严重污染事件。综合分析表明,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巨大变化、城市化过程的加速、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成为其主因。一些案例研究表明,重建生态环境安全条件下的中国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制定与生态环境安全水平友好的国家土地利用政策,不仅有利于改善中国生态环境安全水平,还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并有益于亚洲及世界生态环境的改良。
史培军王静爱冯文利叶涛葛怡陈婧刘婧
关键词:生态环境安全
中国水灾风险综合管理——平衡大都市区水灾致灾强度与脆弱性被引量:23
2004年
中国大都市区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由于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较多的水域和湿地因城市化而被占据,因此,一方面大都市区面临严重的洪水危险,另一方面为了使大都市区尽可能减轻洪水灾害,而加强了防洪能力的建设。然而,近50年的减灾实践证明,洪水灾害却在波动中趋于上升,即大都市区对洪水的脆弱性在增大。在对中国大都市区洪水灾害的区域分析基础上,以广东省为例,构造了综合水灾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为一体的风险评估模型体系,以此提出了平衡大都市区水灾致灾强度与脆弱性的基本土地利用模式,和"政府-企业(社区)-保险公司"相结合的企业风险管理模式。
史培军王静爱周俊华丁燕葛怡王瑛杨明川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空间可视化研究——以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为例被引量:6
2017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空间可视化有助于直观的展现其时空演化过程并评估其生态文化服务功能。本文以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传承为例,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与调查,采用GIS技术方法,建立了土家族织锦空间信息库,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空间的使用空间、技艺价值、传承关系三个维度来展现其传承的时空变化关系及优势区域,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评估和深入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辜智慧田少煦张艳葛怡
关键词:文化空间传承空间可视化
基于植被-气候最大响应模型的草地退化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草地植被生长现状及变化趋势的宏观监测,对草地资源的管理及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监督意义。然而,多数的草地退化程度评价都没有考虑草地植被对气候条件年际变化的敏感性,评价"基准"不一,致使对草地退化程度评价的结果也无从比较,给草地生态建设恢复工作的实施与监督带来不便。基于植被-气候最大响应模型的草地退化评价方法,认为非气候因子(如病虫害、野火、放牧和人类活动等等)如果对草地植被的生长影响过度,就会造成草地植被生产力下降等后果。因此,利用长期的遥感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的空间插值结果,查找特定气候条件下同种类型草地植被所能达到的最大生产力,即可建立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草地植被生产力与气候条件的最大响应模型,以此作为草地退化的评价"基准",可对草地植被的生长状态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监测与评价。对锡林郭勒盟草地植被退化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的评价结果表明:非气候因子导致的锡林郭勒盟草地退化非常严重,但从多年变化趋势来看,全盟的草地退化面积和平均退化程度均有减小的趋势。
辜智慧史培军陈晋葛怡
关键词:草地退化
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基于文献调查的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作为综合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恢复力已为学术界、经济界与社会界所高度重视。通过对灾害恢复力文献的收集和回顾,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定量追踪了灾害恢复力研究的演变过程并深入挖掘其内在规律性。利用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共选取样本文献482篇,对其进行了发展趋势、时段特征、作者属性、学科属性和研究类型等定量分析,并利用SPSS进行了对应性分析。分析发现,灾害恢复力研究从不同时期的单一研究正向目前的多类别、多学科交融发展。同时,对国内有关灾害恢复力研究的发展做了简要分析,发现中国有关灾害恢复力的研究尚有待加强,需要更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以更好地应对我国灾害的防治和消减。
宛文博葛怡毕军史培军
关键词:恢复力灾害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研究——以上海市为例被引量:36
2012年
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模型(PPC),结合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对上海市进行了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的尝试。结果表明:①灾害社会脆弱性最高的为崇明县,其次为宝山区和金山区;②灾害社会脆弱性最低的是黄埔区,其次是徐汇区和静安区;③总体而言,灾害脆弱性较低的地区集中于上海城市中心区,而城市边缘区的社会脆弱性一般较高。
陈磊徐伟周忻马玉玲袁艺钱新葛怡
关键词:自然灾害
农村灾害避难场所布局规划评价研究——以四川省小鱼洞镇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灾害避难场所不仅在灾中或灾后能为农村灾民提供一个临时安置或生存场所,而且更是农村整合其有限资源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平台,在农村社区减灾中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关研究工作较少。以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为例,通过对政府既定的避难场所进行安全性、通达性、收容性、生活性等分析,综合评价这些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以期为该区避难所的进一步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农村灾害避难所的规划和评价提供参考实例。
辜智慧徐伟袁艺周洪建葛怡
从循环经济看环境风险
循环经济"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强调在资源投放、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和废弃物最终处理等方面奉行环境友好的理念,从而在各个环节上削减了环境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
曲常胜毕军葛怡李凤英黄蕾宛文博
关键词:循环经济环境风险企业社会
文献传递
环境风险感知的心理测量范式研究述评被引量:27
2010年
环境风险感知研究是近年来环境风险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该领域的研究反映了公众对环境风险及环境风险管理的偏好和价值观。将该方面的研究纳入环境风险管理的决策过程是有效实施环境风险管理的基础。阐述了环境风险感知的内涵,着重阐述了心理测量范式的假设、流程和因子分析描述,总结了该方法在环境风险感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其意义和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对心理测量范式在环境风险感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张海燕葛怡李凤英杨洁毕军
关键词:环境风险风险感知环境风险管理
低湿地区域土地利用格局、过程与洪水灾害形成机制——以湖南省东洞庭湖地区为例
在对湖南省东洞庭湖区野外样线测量与实地家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GPS等技术手段,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分析,从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三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东洞庭湖地区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并针...
史培军聂文东田玉刚葛怡刘婧郑璟叶涛卓莉
关键词:洪水灾害东洞庭湖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