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晓东
- 作品数:6 被引量:27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前处理步骤与方法对风成红粘土粒度测量的影响被引量:70
- 2002年
- 中国北方晚第三纪红粘土堆积为研究古气候与古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地质记录 ,其粒度测量作为一个重要的代用指标被广泛应用。粒度测量结果受到前处理方法的影响 ,但是 ,现在各个实验室的前处理方法还不一致 ,这就为粒度数据分析和古气候古环境解释带来了困难。在黄土高原从北到南选择了 3个具有代表性的红粘土剖面 ,对每个剖面从下向上取 10块样品总计得到 30块样品 ,对每个样品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与步骤 (包括化学分离石英的方法 )处理后用激光粒度仪进行颗粒测量。结果表明 ,前处理方法与步骤可以使同一个样品粒度参数发生几倍甚至于二十几倍的变化。综合理论和经验分析 ,推荐了一种较好的进行风尘堆积粒度测量的前处理方法 (正文中方法 C)。化学分离的纯石英的粒度分布比本文推荐的方法处理同一个样品的粒度结果偏粗 。
- 鹿化煜苗晓东孙有斌
- 关键词:红粘土粒度测量前处理方法风尘堆积古环境第三纪
- 黄土高原晚上新世红粘土粒度的空间变化被引量:14
- 2001年
- 对黄土高原由北到南 6个地点的晚上新世红粘土样品进行了常规粒度测量和化学提取的石英样的粒度测量。红粘土全样和石英样的平均粒径由偏北到南逐渐变细 ,粗颗粒含量也逐渐减少 ,表明红粘土可能是由偏北低空风而不是高空风搬运而来的。 3 .6~ 2 .6MaBP红粘土粒度与其上覆风成黄土粒度的空间变化具有可比性 。
- 苗晓东孙有斌鹿化煜
- 关键词:上新世红粘土粒度黄土高原风成黄土
- 最近14Ma青藏高原东北缘阶段性隆升的地貌证据被引量:109
- 2004年
-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代表性的河流阶地.风成堆积序列进行了沉积学、地貌学和年代学的综合调查研究,获得了最近14Ma以来高原东北缘阶段性隆升的新证据和新认识.湟水流域西宁.互助地区至少发育了11级典型的河流阶地(除第1级阶地T1外,全部为基座阶地).测试了阶地上覆风成黄土.红粘土序列的1030块古地磁样品、16块释光样品和4000多个粉末样品,结合地貌发育和地层结构分析表明,T11,T10,T8,T7,T3,T2和T1分别形成于距今约14,11.3,1.55,1.2,0.15,0.07和0.01Ma.基于沉积物分析和地貌发育过程的研究证实,这里的河流阶地以构造抬升驱动为主,以气候变化对河流阶地发育的影响为辅.因此,西宁盆地的阶地序列指示了14Ma以来高原东北缘的多次阶段性抬升,其中,在距今14,11.3,1.2和0.15Ma的构造抬升是明显的.青藏高原东北缘西宁.互助地区的河流在中新世数百万年时间内(T11到T9)下切不到100m,而在更新世1.2Ma以来(T7以来)下切了432m,指示了该地区在晚新生代后期加速隆升的事实.湟水流域在1.55~1.2Ma之间有一次大的水系格局调整.在此之前,古河流流向是西偏南,之后流向为东偏南,这次水系调整与构造活动有关.
- 鹿化煜安芷生王晓勇谭红兵朱日祥马海州李珍苗晓东王先彦
-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貌河流阶地沉积物
- 沙漠黄土边界带风成沙再生法单片技术等效剂量分布被引量:8
- 2001年
- 应用再生法单片技术对一个沉积前被充分晒退的沙漠黄土边界带的风成沙样品进行石英绿光释光等效剂量 (ED)测量 ,共测得 12 5个数值。等效剂量范围为 2 .7— 4 .4Gy ,呈一偏正态分布。其中 ,等效剂量为 3.1Gy的数目最多 ,为 30个。 12 5个等效剂量的加权平均值为 3.2 6Gy。沉积前被充分晒退的风成沙不同样片的等效剂量颇有差异。但其加权平均值是接近真实等效剂量的可靠值。
- 赖忠平苗晓东周杰张景昭
- 西宁黄土堆积记录的最近13万年高原季风气候变化被引量:43
- 2001年
- 青藏高原对于大气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形成了高原季风气候现象。青藏高原东北部西宁盆地位于高原季风控制区 ,末次间冰期以来的黄土堆积记录了高原季风气候变化过程。对西宁盆地湟水阶地上的黄土堆积进行了地貌观查、地层对比和探槽及探井采样 ,完成了热释光和光释光测年 ,测量了古地磁定向样品以及磁化率、频率磁化率、CaCO3含量和粒度等古气候代用指标。结果表明 ,西宁黄土堆积记录的高原夏季风环流在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5e特别强 ,在 5a和 5c阶段接近于阶段 3。高原夏季风和冬季风变化存在位相差以及冬季风强的时候夏季风不一定弱 。
- 鹿化煜马海州谭红兵李珍苗晓东安芷生王晓勇曹广超Jef Vandenberghe
- 关键词:青藏高原黄土堆积高原季风气候变化
- 晚新生代六盘山隆升过程初探被引量:51
- 2001年
- 通过对六盘山地区山麓剥蚀面上的红层和陇东盆地的红黏土剖面古地磁测年及地貌地层学研究,发现红层或红黏土均形成于约8.1 MaBP,指示了晚白垩世以来形成的夷平面在此时被断裂错开,发育终止,六盘山开始隆升;在约5.2 MaBP时再次小规模隆升,堆积相应的细砾沉积,并随后剥蚀形成山麓剥蚀面;到约3.8 MaBP,六盘山大规模加速隆起,河流急剧下切,河湖相沉积结束,典型风成红黏土沉积出现.六盘山的隆起过程可较好地与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的隆起过程相对比,它应是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
- 宋友桂方小敏李吉均安芷生苗晓东
- 关键词:磁性地层晚新生代隆升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