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英豪
- 作品数:25 被引量:127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的研究: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 1999年
- 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技术对我国首例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m alingantrhabdoidtum or, MRT) 进行了研究, 与婴幼儿MRT相比本例有以下临床病理特点: (1) 以血尿为早期和唯一症状,肿块缺乏特征性CT 改变; (2) 光镜下大量PAS阳性嗜酸性球形小体多位于细胞外, 电镜下细胞外小体由微丝构成并有界膜包绕; (3) 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向神经外胚层、横纹肌和组织细胞多向性分化; (4) 肿瘤侵袭力较低, 高度表达nm 23-H1 蛋白, 随访18个月术后化疗效果佳, 提示其恶性度较婴幼儿MRT 低。
- 苏英豪杨枫王道斌刘明朱世能
- 关键词:恶性横纹肌样瘤成人
- 支气管腺瘤——粘液腺瘤与嗜酸性腺瘤混合型被引量:1
- 1993年
-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8岁,因咳嗽、低热、盗汗1月余入院,2年前曾出现同样症状经抗痨治疗“而愈”,以往有间断咯血史。体检一般情况较差,心肺(一)。胸片示左上肺大片阴影,痰查结核菌(一),纤支镜检查见左上肺叶管口有一乳头状新生物,细胞学刷检“未见癌细胞”,病理活检报告为“支气管粘膜急慢性炎,
- 苏英豪张洪福魏艳华王兴和
- 关键词:支气管肿瘤腺瘤
-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肝细胞癌相关性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 该研究以HCV C基因区型特异性引物RT-PCR法,对HCC组织和部分患者血清中RNA抽提 物进行HCV基因分型检测,并采用原位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对HCC及癌旁组织中HCV常见 基因型(1b和2a)C基因及其编...
- 苏英豪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原位聚合酶链反应
- 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研究
- 目的:通过62例甲型 H1N1流感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患者入院后平均退热时间、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及流感样症状缓解时间等指标,以比较中药柴葛解肌汤加减与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
- 苏英豪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中药治疗柴葛解肌汤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的研究
- 朱世能陆世伦张王海苏英豪李明升顾映红朱腾方
- 该研究组于1989年起采用病理形态的光镜、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免疫组化、分子杂交、RT-PCR技术,进行了有关临床病理特征、HCV在HCC发生中的作用(包括HCC中HCV感染情况、HCV发生与HCV亚型的关系、H...
- 关键词: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癌
- 胃痛灵保护胃粘膜作用及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9
- 1995年
- 采用无水乙醇、0.6NHCl、0.6NNaOH等诱发大鼠急性胃溃疡,并用冰醋酸引发慢性溃疡模型,观察中药胃痛灵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用粘液组织化学染色、AgNOR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大鼠愈合性胃溃疡再生粘膜进行定量观察,用胃痛灵治疗后和自然愈合的溃疡粘膜作比较。结果显示愈合性胃溃疡再生粘膜可能是胃溃疡复发的形态学基础,并可能与癌变有关;胃痛灵不仅能促进溃疡愈合,而且能提高胃溃疡的愈合质量,有助于防止胃溃疡的复发与癌变。
- 鄢顺琴凤良元苏英豪陈向涛许家林
- 关键词:胃痛灵胃溃疡胃粘膜
- 电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1997年
- 本文应用透射及扫描电镜结合冷冻断裂技术;免疫组化、免疫电镜技术及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等对消化道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进行了细胞及超微水平的定位观察,重点探讨其发病机理及病变特点。
- 董聿明杨光霖吴继锋杜卫东苏英豪张红宋育林秦蓉吴红阳王道斌
- 关键词:消化道疾病免疫电镜
- 用套式RT-PCR法检测肝细胞癌中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检测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方法 用RTPCR法常规检测HCC组织和部分患者血清HCV,再以巢式RTPCR法对HCV阳性标本中5种HCV基因型进行鉴别。对多数标本中HBsAg和HBVDNA也进行了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HCC组织中HCV阳性率为50%(39/78),与HBV者(64.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者重叠感染率34%(20/59)。在10例血清HCV阴性HCC患者中,3例HCC冰冻组织检出HCVRNA。在HCC组织中共检出3种HCV基因型,其中2a、1b、3a和混合型分别为17例(43.6%)、9例(23.1%)、4例(10.3%)和2例(5.1%),各基因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但2a型与1b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a型与HBV的重叠感染明显较其他HCV基因型者常见(P<0.05)。结论 2a型HCV是HCC组织中最常见的基因型并易与HBV重叠感染率,HCC患者血清HCV检测不一定能准确反映HCC组织中的HCV感染率,其所示基因型也有所不同。
- 苏英豪朱世能陆世伦张王海
- 关键词:肝细胞癌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意义:近3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1999年
- 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的命名和分型方法已趋一致,基因型有地区分布特点并有所变化,目前尚难解释。研究表明基因型是干扰素(IFN)疗效的重要预测指标,虽然基因型与肝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尚有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1b型与肝细胞癌关系密切。此外,HCV基因型研究对丙型肝炎诊断、抗病毒疫苗制备等也有实用意义。
- 苏英豪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 肝癌自发性破裂与血管病变被引量:1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发病机理。方法 选用肝癌破裂及非破裂的患者标本各 39例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与血管病变有关的因素包括 :第八因子相关抗原 (v WF因子 ) ,弹性硬蛋白 ,弹性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性 ) ,IV型胶原蛋白和胶原蛋白酶。结果 与非破裂组相比 ,肝癌破裂患者中的血管内皮 v WF因子表达量明显下降 (v WF因子染色阳性的血管面积 :15 8μm2 vs36 3μm2 ,P<0 .0 0 1)。血管壁中弹性蛋白酶分布异常、弹性硬蛋白增生过度 (血管壁弹性硬蛋白厚度 :2 0 μm vs9μm,P<0 .0 1)、弹力膜断裂、胶原蛋白酶分泌量增加 (血管壁胶原酶染色阳性率 :95 % vs 5 0 % ,P<0 .0 0 1)及胶原蛋白被分解 (血管壁 IV胶原蛋白层厚度 :5μm vs 14μm,P<0 .0 0 1)。v WF因子为血管受损指标之一 ,并参与凝血过程。低表达量的 v WF因子说明肝癌破裂患者的血管有病变情况存在 ,并伴随凝血功能下降。血管损发生后 ,随即释放的细胞因子将刺激血管壁细胞合成过量弹性硬蛋白及胶原蛋白酶 ,导致弹性硬蛋白增生过度、血管弹性消失。由于胶原蛋白是血管壁张力的主要支撑结构 ,血管受损后 ,受刺激释放放的胶原蛋白酶可分解胶原蛋白层 ,使其血管壁支撑力下降。同时中性粒细胞亦可浸润受损的血管壁并释放弹性蛋白酶 。
- 朱立新耿小平苏英豪范上达
- 关键词:肝癌VWF因子弹性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