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长鹰

作品数:194 被引量:1,044H指数:17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2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8篇化学工程
  • 2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6篇医药卫生
  • 15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9篇食品
  • 41篇迁移
  • 26篇模拟物
  • 24篇食品模拟物
  • 22篇食品包装
  • 18篇纳米
  • 17篇食品接触
  • 16篇色谱
  • 16篇相色谱
  • 12篇橡胶
  • 12篇包装材料
  • 11篇质谱
  • 11篇木瓜
  • 11篇抗氧剂
  • 11篇番木瓜
  • 10篇食品安全
  • 10篇气相色谱
  • 9篇乙烯
  • 9篇皂苷
  • 8篇动力学

机构

  • 176篇暨南大学
  • 59篇江南大学
  • 13篇广东出入境检...
  • 10篇无锡轻工大学
  • 8篇国家食品安全...
  • 8篇广州海关技术...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植...
  • 5篇常州进出口工...
  • 4篇中国检验检疫...
  • 4篇南宁海关技术...
  • 4篇常州工业及消...
  • 3篇南京海关
  • 2篇珠海出入境检...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镇江高等专科...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193篇胡长鹰
  • 53篇王志伟
  • 23篇王志伟
  • 15篇程娟
  • 13篇徐德平
  • 11篇吴宇梅
  • 11篇钟怀宁
  • 9篇丁霄霖
  • 8篇王雷
  • 8篇王平利
  • 8篇陈默
  • 7篇欧仕益
  • 7篇汪勇
  • 7篇刘云
  • 6篇陈燕芬
  • 5篇庞自洁
  • 5篇李丹
  • 5篇王楠
  • 5篇韩雪
  • 5篇史迎春

传媒

  • 33篇包装工程
  • 32篇食品科学
  • 16篇食品工业科技
  • 15篇食品与发酵工...
  • 7篇中国油脂
  • 7篇食品安全质量...
  • 7篇第十二届全国...
  • 4篇食品与机械
  • 4篇分析测试学报
  • 4篇高分子材料科...
  • 4篇中国粮油学报
  • 4篇现代食品科技
  • 3篇中草药
  • 2篇药学学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包装与食品机...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冷饮与速冻食...
  • 1篇塑料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年份

  • 8篇2023
  • 12篇2022
  • 17篇2021
  • 10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11篇2011
  • 17篇2010
  • 13篇2009
  • 15篇2008
  • 12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塑料材料中迁移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概述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应用于小分子物质在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迁移研究的应用进展。方法综合近20年国内外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小分子扩散行为的研究进展。结果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不仅可以定性地描述小分子在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扩散行为,而且能模拟聚合物材料的一些结构与性能,分析影响小分子迁移行为的因素,确定小分子的扩散系数。结论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食品塑料包装材料迁移研究应用中仍存在许多尚未完善与尚未研究的部分,包括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所得扩散系数与实验值、半经验公式计算值有差异,在复合膜中模拟应用较少等方面。
史迎春胡长鹰刘芳曾少甫匡衡峰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扩散
超临界CO_2萃取浓缩天然生育酚复杂体系相平衡的研究(Ⅰ)被引量:3
2004年
在温度为 35~ 6 0℃ ,压力为 8~ 17MPa范围内 ,等温、等压和等密度三种实验条件下测定了复杂油脂体系中脂肪酸甲酯与超临界CO2 的气液相平衡数据。实验装置采用气液相交替循环装置。气液相样品中主要脂肪酸甲酯含量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来进行。计算了主要脂肪酸甲酯在超临界CO2 中的溶解度以及它们在汽液两相中的分配系数。这些实验数据为运用超临界CO2
刘云丁霄霖云志胡长鹰
关键词:天然生育酚脂肪酸甲酯超临界CO2流体脱臭馏出物相平衡
气调包装对杨桃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1
2012年
以香蜜甜杨桃为材料,研究12℃条件下、非气调包装、被动气调包装(初始气体比例为21%O2+0%CO2+79%N2)和主动气调包装(初始气体比例为5%O2+5%CO2+90%N2)对杨桃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气调包装相比,被动气调包装和主动气调包装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杨桃色泽的黄化,使果实的失重率维持在2%以内,果实硬度维持在0.4 MPa以上,3种包装在这3个指标的测量值上差异显著(P≤0.05)。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的含量和pH值的维持效果来说,主动气调包装比被动气调包装的维持效果好,两者的差异极显著(P≤0.05)。被动气调包装与主动气调包装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得到有效地维持,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与非气调包装相比,主、被动气调包装都抑制了过氧化物酶的活力,使其达峰时间从25 d推迟到35d。果皮色泽、失重率和硬度可作为杨桃是否衰老的指标,非气调包装、被动气调包装和主动气调包装的杨桃的货架期分别为20~25 d,25~35 d和35~40 d。
麦馨允胡长鹰
关键词:杨桃保鲜
植物基可降解一次性餐具及其潜在危害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介绍采用淀粉和植物纤维2类植物基可降解材料制成的一次性餐具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基可降解餐具的深入研究和相关标准制定提供支持。方法 综述淀粉和纤维素2种植物基可降解材料在餐具上的应用,同时结合餐具的工艺流程等生命周期对植物基可降解餐具中潜在的有害物质来源进行综述。结果 餐具的潜在危害主要来源于溶出的微颗粒、重金属和添加剂,其在与食品接触过程中发生迁移而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结论 应逐渐建立和完善植物基可降解一次性餐具在使用过程中各化学物的迁移限量要求、检测方法、毒理学数据等相关具体法规和标准,如何保证在产品保质期内的使用安全性也需深入研究。
胡毅余稳稳胡长鹰
关键词:可降解一次性餐具有害物质食品安全
一种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新鲜盾叶薯蓣切片,水煎煮,离心,合并水提取液,上树脂层析柱,水洗0.8~1.5个柱体积后,用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或将干燥盾叶薯蓣粉碎,用乙醇回流提取,离心,...
胡长鹰程娟王雷钱玉兰
文献传递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安全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9年
近几年来,消费者和政府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对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物在食品中的存在情况越来越关注。本文通过综述不同食品中PAHs含量状况以及对其暴露限制值和终生致癌风险值进行的安全性评价,认为对于婴儿等弱势群体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更重视。同时,归纳了不同加工方式和加工条件对食品中PAHs的产生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减少PAHs产生量的措施,以帮助消费者降低膳食风险,推动PAHs的形成机理研究和毒理学研究。
刘宜奇胡长鹰
关键词:多环芳烃安全性评价
“食品科学”类低年级本科生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与建议
2021年
本科专业课程设计是高等教育教学计划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职业人才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如何做好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设计是高校教学计划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工作难点之一。这里以前期完成的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检测”(统称为食品科学类专业)的一、二年级本科生对专业的学习态度和专业认同感,以及相应改进措施的网络调研结果为基础,围绕如何提高低年级本科生同学对食品科学类专业的认同感,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等内容设计展开,并描述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与同行进行分享和讨论。
余稳稳胡长鹰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生课程设计
微波作用下HDPE膜中抗氧剂1076向脂肪食品模拟物的迁移研究
借助微波光纤测微系统MWS,采用单面接触实验方法,对不同微波功率条件下 HDPE模中抗氧剂Irganox 1076 向脂肪食品模拟物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的迁移动力学进行研究。以Brandsch 半经验公式为基础,实验...
李美红王志伟胡长鹰黄秀玲王雷
关键词:迁移动力学微波加热抗氧剂包装材料
文献传递
不同结构纳米铜/PP复合膜中铜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被引量:7
2018年
探究了温度、时间、食品模拟物、氧气,以及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的3种结构(PP-B、PP-R和PPH)对纳米铜/PP复合膜中铜向食品模拟物迁移的影响。将含有纳米铜和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KH550)处理的纳米铜分别添加到PP-B、PP-R和PP-H母粒中制备成相应的纳米铜/PP复合膜。在20、40和70℃下,将复合膜浸泡在食品模拟物中进行迁移实验。铜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率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直至平衡。酸性食品模拟物中迁移平衡时,在20℃,纳米铜/PP-B复合膜中铜的迁移率最大,PP-R和PP-H中铜的迁移率无显著性差异;40℃时,纳米铜/PP-H中铜的迁移率最大,PP-B和PP-R中铜的迁移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70℃时,仍然是PP-H中铜的迁移率最大,PP-R次之,PP-B中铜的迁移率最小。
石玉杰胡长鹰姜紫薇张策赵泉
关键词:纳米铜聚丙烯复合膜食品模拟物迁移率
多类型食品包装材料的迁移研究被引量:56
2008年
食品应具备的首要品质就是食用安全性,可目前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中添加剂的迁移成为了一个关于健康问题的隐患。国外学者研究了各种类型的食品接触包装材料中化学物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对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简介了迁移的有关基础知识:迁移极限的规定、食品模拟物的选择、(加速)迁移试验要求、迁移机理、迁移预测模型。介绍了国外研究者在各迁移研究领域所进行的研究现状及结论,包括常规使用条件下塑料、再生塑料、纸和纸板、金属罐,非常规使用条件如微波加热、γ辐射、高压处理下包装材料中化学物成分的迁移。
王志伟黄秀玲胡长鹰
关键词:迁移食品包装包装材料微波加热辐照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