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虹

作品数:11 被引量:54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全新世
  • 3篇孢粉
  • 3篇成都平原
  • 2篇地层
  • 2篇遗址
  • 2篇粒度
  • 2篇金沙遗址
  • 2篇可视化
  • 2篇古气候
  • 2篇磁化率
  • 1篇地磁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中古
  • 1篇软件开发

机构

  • 11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四川省遥感信...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11篇罗虹
  • 10篇朱利东
  • 7篇阚瑷珂
  • 6篇罗丽萍
  • 5篇杨文光
  • 5篇王成善
  • 3篇王绪本
  • 3篇张岩
  • 3篇龚建辉
  • 2篇刘娟
  • 2篇陈中林
  • 2篇向芳
  • 1篇姜琳
  • 1篇何大芳

传媒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华南地质与矿...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措勤地区全新世孢粉植物群特征与气候变化
全新世气候变化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以今推古和将古论今的纽带作用。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古植被变化的记录是识别全球的、区域的和局部的控制要素最好的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指示植被随气候变化的动态过程、间接检验气候模式,还可以认识地...
罗虹
关键词:孢粉植物群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基于IDL和.NET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被引量:5
2007年
介绍了基于IDL和.NET集成的可视化程序设计方法。通过在VB.NET中集成IDLDrawWidget控件,方便、高效地建立了可视化系统原型。实践表明,在可视化应用领域中,IDL和.NET结合编程实现了优势互补,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阚瑷珂朱利东张瑞军王绪本罗丽萍罗虹王成善
关键词:NET可视化
对古地理再造中古地磁方法的回顾与探讨被引量:7
2008年
古地磁数据的获取和应用是进行古地理再造的重要基础.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GIS技术的推广,极大地推动了古地理再造方法的革新,为古地理再造提供了更加方便、高效的软件辅助平台.本文主要围绕古地磁数据资料、应用方法及软件开发等方面,对其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作一详细的回顾与探讨.
朱利东阚瑷珂王绪本罗虹张岩龚建辉王成善
关键词:古地磁软件开发
成都平原4ka以来地层磁化率特征及气候变化意义被引量:6
2007年
对成都金沙遗址IT6814探坑约4 m厚地层的5 cm间距磁化率分析,建立了成都平原4 ka以来的质量磁化率曲线和频率磁化率曲线。根据质量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特征结合粒度中值曲线对比,探讨了金沙遗址4 000 a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划分出成都平原的三个气候阶段:4 000~3 380 aBP,气候偏湿;3 380~1 700 aBP,气候条件相对湿热;1 700 aBP^20世纪90年代初,气候逐渐偏干冷。
罗丽萍朱利东杨文光张擎王成善阚瑷珂罗虹江章华朱章义
关键词:成都平原金沙遗址频率磁化率
成都平原4000aBP以来的孢粉记录与环境变化被引量:12
2008年
成都平原晚全新世以来沉积的泥质层发现丰富的孢粉。根据孢粉成分组合特征和生态类型可划分出5个孢粉组合带,结合剖面上6个14C测年数据,提出在过去的4000a研究区植被类型及气候环境经历了5个阶段的变化:3800—3600aBP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暖偏湿;3600—3400aBP为含常绿树种的落叶阔叶林,气候温暖湿润;3400—2600aBP为草/湿地,气温下降,环境更潮湿;2600—900aBP为落叶阔叶林,温度又开始逐渐回升,气候温和偏湿;900—300aBP再次变为草/湿地,偏干冷的气候环境。
罗丽萍朱利东向芳杨文光阚瑷珂罗虹张擎朱章义
关键词:孢粉组合气候变化晚全新世成都平原
川西漳腊黄土地层与气候变化被引量:4
2011年
川西高原风成黄土广泛分布,其中漳腊盆地黄土剖面厚约9.5 m。根据磁化率、粒度和地层特征,并通过与金川黄土和甘孜黄土剖面的对比,可将漳腊黄土地层划分为冰后期S0古土壤、末次冰期L1复合黄土、末次间冰期S1复合古土壤、倒数第二冰期L2黄土等4个地层单位,其中L1复合黄土可细分为L1L1、L1S1、L1L2、L1S2和L1L3等5个次级地层单位,S1复合古土壤又可细分为S1S1、S1L1、S1S2、S1L2和S1S3等5个次级地层单位。通过磁化率曲线与SPECMAP氧同位素曲线对比,结合地层剖面特征和前人认识,初步认为漳腊盆地黄土沉积开始于150 ka±。漳腊黄土磁化率、粒度曲线的波动旋回很好地对应了黄土-古土壤风尘堆积序列,记录着该区约150 ka以来的气候变化,本区自150 ka以来共经历了6次以冬季风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和6次夏季风强盛时期。
杨文光朱利东罗虹刘娟张岩
关键词:磁化率粒度古气候川西高原
青藏高原东缘叠溪海盆地40~30kaBP高分辨率快速气候变化记录被引量:11
2009年
对岷江上游地区叠溪古堰塞湖底部沉积物进行AMS14C定年,得到其沉积时间起始时间约为40.5kaBP。通过沉积物粒度特征的研究得知,粒度指标可以反映降水量变化进而反映气候干湿变化,此外,粒度均值曲线与格陵兰冰心(GISP2)及南京葫芦洞石笋氧同位素曲线的显著相似性说明,粒度特征对全球性气候变化有响应,可以反映气候的冷暖变化。由此,研究区古气候演变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40.5~33.4kaBP)气候冷干,阶段Ⅱ(33.4~31.7kaBP)气候暖湿,阶段Ⅲ(31.7~31.1kaBP)气候较暖湿。而粒度均值曲线与冰心及石笋氧同位素曲线的差异,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另一方面可能与当时太阳辐射变化情况以及季风作用有关。
张岩朱利东杨文光罗虹姜琳何大芳刘娟
关键词:粒度快速气候变化
成都平原4kaBP以来黏土矿物记录的古气候变化被引量:8
2007年
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成都金沙遗址IT6814探坑约4 m厚(约4 kaBP以来沉积)地层剖面的黏土矿物进行了分析,发现黏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绿泥石、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和少量高岭石组成。根据黏土矿物含量变化的分析和对比研究,划分出成都平原黏土矿物变化的5个阶段,得出成都平原的气候变化经历了由温凉偏干与温暖潮湿的交替,在2 500 aBP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快速降温过程。通过对比探讨了古人类活动对黏土矿物的影响尺度,认为古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低,黏土矿物的成分和含量可以作为气候变化的指示剂。
罗虹朱利东张擎杨文光阚瑷珂向芳罗丽萍江章华朱章义
关键词:黏土矿物古气候变化成都平原
西藏中部措勤湖相沉积剖面全新世孢粉
措勤剖面孢粉比较丰富,总共发现有41属(科)。主要是草本植物花粉种类和含量均比较高,尤其是莎草科、蒿属和禾本科花粉丰度更高。木本植物花粉虽然出现种类较多但是含量很低。在剖面中从下到上莎草科花粉含量是逐渐增加,增幅较大。下...
罗虹朱利东唐领余
文献传递
考古地层的三维可视化及应用研究——以成都金沙遗址为例被引量:7
2007年
基于IDL语言实现了金沙遗址的考古地层三维模型,并在Microsoft.NET平台上建立了完整的三维可视化系统。运用该系统,实现了地层的断面切割等功能,并结合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了地层的空间特征,推断地层的沉积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直观地描述考古地层的内部构造,并获取对地层空间特征的微观性理解,实现定量化的记录和分析。
朱利东阚瑷珂王绪本罗丽萍罗虹龚建辉陈中林王成善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金沙遗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