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亚皇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气候
  • 2篇群落
  • 2篇系统发育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过程
  • 1篇形码
  • 1篇杂交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山地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研究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物种
  • 1篇条形码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因子
  • 1篇青藏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云南大学

作者

  • 6篇罗亚皇
  • 4篇高连明
  • 3篇李德铢
  • 3篇刘杰
  • 1篇马绍宾

传媒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植物分类与资...
  • 1篇人与生物圈
  • 1篇广西植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DNA条形码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14
2013年
DNA条形码是利用标准的DNA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鉴定的技术,已在生物学各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DNA条形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功应用于生态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中。本文综述了DNA条形码在物种快速鉴定和隐存种发现、群落系统发育重建和生态取证、群落内物种间相互关系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并介绍了DNA metabarcoding技术和环境DNA条形码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最后,结合新的测序技术和未来大科学装置的发展,在相关数据库逐渐完善,新分析方法和计算模型不断开发使用的情景下,对DNA条形码在生态学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罗亚皇刘杰高连明李德铢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中国竹类植物馆藏标本现状与地理分布被引量:2
2021年
馆藏标本是分类学研究的主要凭证,对特定类群标本的采集信息进行细致整理和分析,有助于理解该类群研究的历史、现状和不足。此外,结合最新的系统学研究成果和相应的环境数据构建生态位模型,可以加深人们对特定类群分类与分布状况的认识。被子植物的分类鉴定常基于繁殖性状进行,然而,竹类植物一般进行克隆繁殖,只有在经过长期的营养生长之后,才会进行有性生殖并同时死亡。因此,国内的竹类标本大多仅记录了营养性状,具有繁殖性状的标本数量稀少。由于这一特殊的生物学习性,竹类植物是当今分类学研究中最为困难的类群之一。本研究基于全国竹类植物馆藏标本的采集数据,分析了我国竹类标本的采集和保藏现状;利用比值法和斜率法从采集地理偏差和采集类群偏差两方面评估了竹类植物标本的采集完整度;结合气候数据,利用模型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不同竹类分支分布的主要因素。采集信息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标本馆对竹类标本的收集和保藏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性,且对研究团队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其次竹类标本的采集量的变化较好地反映了国内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历史;而对类群和地理采集完整度的评估结果表明,中国竹类标本的采集和整理工作仍任重道远。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温度限定了竹类植物两大分支各自的分布北界,水分对温带木本竹类分支(temperate woody bamboos,TWB)的限制作用比旧世界热带木本竹类分支(paleotropical woody bamboos,PWB)强,而温度对PWB的限制性更强。生态位模拟的结果进一步显示,中国温带和旧世界热带木本竹类两大分支的适生区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但在亚热带区域仍有部分重叠。植物标本记录了特定类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格局,相关的信息一方面可以促进物种灭绝风险评估、可持续利用和综合保护,另一方面也可助
许祖昌罗亚皇秦声远朱光福李德铢
关键词:竹类植物气候因子地理分布
揭开“洪堡之谜”——从全球三大山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区起步
2022年
山地生态系统主要由板块碰撞、造山运动和地表侵蚀等复杂的地质过程形成,具有明显的海拔落差、显著的环境异质性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在全球范围内,山地仅覆盖了陆地约25%的面积,却提供了超过80%的淡水资源,也承载着陆地近三分之一的生物物种的生存,是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区域。据统计,在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中,超过70%均地处山地生态系统中。
罗亚皇高连明
关键词:洪堡生物物种山地生态系统地质过程
青藏高原及毗邻区植物多样性演化与维持机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12
2017年
生物多样性演化和维持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环境要素中,地质和气候的影响最大。地质和气候过程对青藏高原及毗邻区植物多样性的演化和维持的影响尤为强烈。本文从不同时空尺度综述了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季风气候演变、冰期旋回的气候波动及偶联的环境变化对青藏高原及毗邻区植物多样性起源、演化、群体动态及维持机制的影响。总结了当前植物多样化和物种分布格局变迁和维持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气候变化对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杂交带及其群体动态和维持机制、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成因、季风气候演变对植物多样性维持的影响以及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等五个值得深入的热点研究方向。
刘杰罗亚皇李德铢高连明
关键词:气候变化杂交植物多样性青藏高原
五蕊寄生种子萌发特性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室内与野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五蕊寄生(Dendrophthoe pentandra) 种子萌发特性以及鸟类消化过程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五蕊寄生种子对温度和光照较敏感,与黑暗条件相比,光照能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20 ℃为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萌发率达 53. 8%,高温 35 ℃及低温10 ℃均不利于种子萌发。研究发现纯色啄花鸟(Dicaeum concolor) 是该植物的主要食果者,种子外的果肉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人为去除果肉并不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但可缩短种子萌发的时间,果实通过纯色啄花鸟类肠道消化后,随着粪便排出的种子萌发率显著提高(达69%),暗示纯色啄花鸟在五蕊寄生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罗亚皇张玲
关键词:种子萌发果肉光照
高黎贡山南段海拔梯度森林乔木层时空动态
2024年
研究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时空动态对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以及预测全球变化情景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山地生态系统中,不同海拔梯度的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如何随着时间尺度的变化仍不清楚。该研究以高黎贡山南段东、西坡海拔梯度(960~2878 m)森林群落固定监测样带的17个样方为研究对象,基于2004、2008和2013年乔木层(DBH≥5 cm)重调查数据,分析样方内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沿着海拔梯度,物种多样性呈现单峰分布格局,系统发育多样性呈现上升的趋势,系统发育结构呈现聚集到离散或者随机的结构。(2)在时间尺度上,森林乔木层在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上并未发生显著性变化。然而,系统发育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更加聚集的趋势。(3)在海拔梯度上,东坡低海拔区域(960~1381 m)的森林群落样方呈现显著的物种丧失,其植被完全被耕地所替代。其中,诃子(Terminalia chebul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ifolia)、枳椇(Hovenia acerba)和假香冬青(Ilex wattii)等为主要的丧失物种。相反,物种获得主要集中在西坡低海拔的样方,群落中丰富度显著增加的物种主要为曼青冈(Cyclobalanopsis oxyodon)、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和台湾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等。据此,我们推测高黎贡山海拔梯度森林乔木层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在中高海拔受群落演替和气候变化的制约,而在低海拔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加深了对高黎贡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认识,也有助于该地区精准保护策略的制定。
罗亚皇马梁梁高连明王兴杰赵玮杨兴亮马绍宾施晓春刘杰
关键词:群落动态海拔梯度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