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由铨

作品数:84 被引量:566H指数:17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省级财政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3篇病毒
  • 39篇番鸭
  • 23篇抗体
  • 20篇疫苗
  • 18篇克隆
  • 18篇呼肠孤病毒
  • 17篇单克隆
  • 17篇单克隆抗体
  • 17篇弱毒
  • 17篇细小病毒
  • 16篇番鸭细小病毒
  • 15篇病毒病
  • 13篇番鸭呼肠孤病...
  • 13篇雏番鸭
  • 11篇犬病
  • 11篇伪狂犬病
  • 11篇细小病毒病
  • 11篇狂犬
  • 11篇活疫苗
  • 11篇番鸭细小病毒...

机构

  • 84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莆田县畜牧兽...

作者

  • 84篇程由铨
  • 53篇林天龙
  • 53篇李怡英
  • 51篇陈少莺
  • 46篇胡奇林
  • 40篇程晓霞
  • 27篇陈仕龙
  • 25篇林锋强
  • 23篇朱小丽
  • 21篇吴平
  • 18篇庄向生
  • 17篇江斌
  • 14篇黄宁
  • 9篇王劭
  • 6篇种藏文
  • 6篇王长方
  • 6篇俞伏松
  • 6篇卢同
  • 4篇魏振明
  • 3篇郑琦

传媒

  • 1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0篇福建畜牧兽医
  • 8篇中国兽医科技
  • 6篇中国预防兽医...
  • 5篇中国兽医学报
  • 3篇病毒学报
  • 3篇福建省农科院...
  • 2篇中国兽医杂志
  • 2篇福建省畜牧兽...
  • 1篇中国畜禽传染...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福建稻麦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兽药杂志
  • 1篇兽医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9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8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8
  • 3篇1997
  • 5篇1996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快速诊断被引量:5
1994年
应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FM_14)及其荧光标记物(FM_14-FITC),对接种IBD疫苗、强毒感染和自然病例鸡组织进行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和琼脂扩散试验(AGP)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鸡接种疫苗后10天内DFA和Dot-ELISA均呈阳性反应,而AGP只在接种后6~8天的样品中检出抗原。22例人工感染鸡和40例自然发病鸡组织的检测结果表明,DFA和Dot-ELISA的敏感性基本一致,且高于AGP,它们的整鸡阳性率分别为96.8%、95.2%和38.7%;所有的AGP阳性标本Dot-ELI-SA和DFA均为阳性,后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87%。96批次(被检鸡群达38700头份)野外送检病例之脾、肺、肾和法氏囊组织切片DFA阳性率分别为40%,11%、10%和88%,而总阳性率则为95%。
庄向生程由铨黄宁林天龙李怡英吴平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鸡病IBD
番鸭肝白点病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自番鸭肝白点病患病鸭分离到的呼肠孤病毒强毒株经过人工诱变处理获得一株弱毒病毒株,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制成预防番鸭肝白点病活疫苗,这种活疫苗具有以下优点:即免疫力产生快,免疫效果可靠,免疫后7天攻击强毒,保护率可达...
胡奇林陈少莺程晓霞林天龙程由铨
文献传递
满江红鱼腥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被引量:4
1989年
建立了40株分泌抗满江红鱼腥藻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 根据免疫荧光抗体试验,40个McAb分为8个类型。这8类McAb将采自世界名地的195个品种(系)满江红的体内鱼腥藻分为8个抗原群。 McAb对人工萍藻共生体和杂交满江红体内鱼腥藻的鉴定结果表明,人工萍藻共生体的鱼腥藻保持其在供体满江红叶腔中的抗原性,杂交满江红体内鱼腥藻保持其母本满江红体内鱼腥藻的抗原性,二者都不因蕨体遗传性状的改变而发生抗原结构变异。
刘中柱程由铨唐龙飞郑琦宋铁英陈明昂李怡英林天龙
关键词:满江红鱼腥藻单克隆抗体孢子植物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病毒分离和鉴定被引量:87
1993年
从以腹泻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雏番鸭肝、脾中分离到2株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ling Parvovirus,MPV)MPV-F和MPV-P。番鸭胚胎接种病毒后8~7天死亡,胚体呈弥漫性充血、出血。病毒能在番鸭胚肾(MDEK)细胞和番鸭胚成纤维(MDEF)细胞上增殖。雏番鸭人工感染病毒后出现与自然罹病者相似的症状,并回收到病毒。小鹅和雏半番鸭接种病毒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病毒耐乙醚、胰蛋白酶、酸和热。但是,对紫外线照射敏感。在电镜下病毒呈晶格排列,有实心和空心两种病毒粒子,直径为20~24nm,无囊膜。有4种结构蛋白;VP1(85kD)、VP2(70kD),VP3(56kD)和VP4(39kD),其中VP3是主要结构蛋白。病毒核酸为单链DNA,分子量约为5.1k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抗体试验(FA)、胶乳凝集(LPA)试验、琼脂扩散沉淀(AGP)试验和中和试验(NT)中,MPV的单抗与鹅细小病毒(Gosling Parvovirus,GPV)不发生交叉反应,GPV单抗也不与MPV发生反应。证明MPV是雏番鸭以泻、喘为主要症状的疫病的病原,是细小病毒科的一个新成员。
程由铨林天龙胡奇林李怡英周文谟吴振兖
关键词: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细小病毒番鸭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雏番鸭实质器官的超微结构被引量:28
2006年
对人工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发病雏番鸭的心、肝、肺、肾、脾脏、胸腺、法氏囊等7种实质器官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电镜下发现:心、肝、肺、肾等实质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水肿以及局灶性溶解坏死;各器官血管内皮细胞脂滴增多、水肿以至坏死脱落,通透性增加;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呈散在或灶性浸润于坏死区和实质细胞间。免疫器官脾脏、胸腺和法氏囊中的部分淋巴细胞、浆细胞坏死和不同程度凋亡,且细胞溶解坏死形成大小不一的坏死灶并被大量增生的吞噬细胞所吞噬,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上述结果提示,番鸭呼肠孤病毒能导致番鸭免疫抑制。
陈少莺胡奇林程晓霞陈仕龙江斌林天龙林锋强朱小丽程由铨
关键词:番鸭呼肠孤病毒雏番鸭器官超微结构
番鸭肝白点病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自番鸭肝白点病患病鸭分离到的强毒株经过人工诱变处理获得一株弱毒病毒株,分别用番鸭胚成纤维细胞制成预防番鸭肝白点病活疫苗,这活疫苗具有以下优点:即免疫力产生快,免疫效果可靠,免疫后7天时攻毒,保护率可达88%以...
胡奇林陈少莺程晓霞林天龙程由铨
文献传递
番鸭肝白点病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自番鸭肝白点病患病鸭分离到的强毒株经过人工诱变处理获得一株弱毒病毒株,分别用番鸭胚成纤维细胞制成预防番鸭肝白点病活疫苗,这活疫苗具有以下优点:即免疫力产生快,免疫效果可靠,免疫后7天时攻毒,保护率可达88%以...
胡奇林陈少莺程晓霞林天龙程由铨
文献传递
一种新的番鸭疫病(暂名番鸭肝白点病)病原的发现被引量:105
2000年
利用番鸭胚从患有以软脚为主要临床症状 ,以肝、脾表面有多量白点 ,肾肿大、出血为主要病变的疫病 (暂称为“番鸭肝白点病”)的雏番鸭肝、脾中分离到 5株病毒。番鸭胚经病毒接种后 2~ 5 d死亡 ,胚体枕部、颈部、背部充血、出血 ,部分胚体肝、脾表面有灰白色小点 ,直径约 0 .5 mm。病毒经适应后能在番鸭胚成纤维细胞中增殖并传代 ,产生细胞病变。雏番鸭经人工感染后出现与自然发病鸭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并回收到病毒。经电镜观察 ,病毒呈球形 ,正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无囊膜 ,直径为 6 0 nm左右。病毒粒子在胞浆中增殖。病毒对胰蛋白酶、氯仿和 5 0℃处理 1h不敏感 ,对紫外线、 6 0℃处理 1h、 70℃处理 1h、 80℃处理 1h敏感 ,病毒核酸型为 RNA;病毒不能致死鸡胚 ;对鸡、鸭、鸽红细胞均无凝集作用 ;与番鸭细小病毒、鹅细小病毒和鸭流行性出血症病毒无抗原交叉关系 ,表明该病毒是番鸭肝白点病的病原 ,是一种新的
胡奇林陈少莺江斌程晓霞林天龙李怡英程由铨
关键词:病原RNA病毒
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症(PRRS)被引量:2
1995年
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症(PRRS)黄瑜,程由铨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症(PRRS)是近几年来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新传染病,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仔猪肺炎和断奶前后死亡率增高。本病1987年发生于北美,其后加拿大、西班牙、德国、...
黄瑜程由铨
关键词:猪病PRRS流行病学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病理组织学研究
陈少莺胡奇林程晓霞李怡英程由铨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