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晓光

作品数:515 被引量:3,229H指数:31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1篇期刊文章
  • 95篇会议论文
  • 2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4篇医药卫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核科学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8篇骨密度
  • 96篇骨质
  • 96篇骨质疏松
  • 92篇成像
  • 86篇磁共振
  • 75篇磁共振成像
  • 70篇影像
  • 59篇腰椎
  • 54篇X线
  • 52篇骨折
  • 50篇关节
  • 42篇QCT
  • 39篇密度测量
  • 39篇骨密度测量
  • 38篇脂肪
  • 37篇影像学
  • 35篇骨质疏松症
  • 33篇肿瘤
  • 31篇股骨
  • 29篇体层摄影

机构

  • 511篇北京积水潭医...
  • 33篇北京协和医院
  • 20篇中国人民解放...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复旦大学
  • 10篇郑州大学第一...
  • 9篇青岛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郑州大学
  • 9篇河南省人民医...
  • 9篇中日友好医院
  • 9篇中国疾病预防...
  • 9篇贵州医科大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中华医学会
  • 8篇皖南医学院弋...
  • 7篇四川大学
  • 7篇北京石景山医...
  • 6篇北京大学第三...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512篇程晓光
  • 85篇王玲
  • 68篇屈辉
  • 52篇于爱红
  • 40篇闫东
  • 39篇程克斌
  • 34篇白荣杰
  • 33篇过哲
  • 31篇顾翔
  • 31篇苏永彬
  • 30篇王予生
  • 29篇张晶
  • 28篇张勇
  • 27篇李新民
  • 27篇梁伟
  • 26篇马毅民
  • 25篇徐黎
  • 22篇田伟
  • 22篇钱占华
  • 19篇陈祥述

传媒

  • 47篇中国骨质疏松...
  • 46篇中华放射学杂...
  • 28篇中国医学影像...
  • 28篇中国骨与关节...
  • 21篇放射学实践
  • 18篇中国医学影像...
  • 17篇中华骨质疏松...
  • 15篇中华健康管理...
  • 14篇中国临床医学...
  • 13篇中医正骨
  • 1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2篇磁共振成像
  • 8篇重庆医学
  • 7篇中国全科医学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5篇骨科临床与研...
  • 4篇广西医学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4篇中国骨肿瘤骨...

年份

  • 30篇2023
  • 28篇2022
  • 22篇2021
  • 34篇2020
  • 26篇2019
  • 33篇2018
  • 33篇2017
  • 39篇2016
  • 25篇2015
  • 25篇2014
  • 26篇2013
  • 39篇2012
  • 41篇2011
  • 21篇2010
  • 17篇2009
  • 17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1篇2005
  • 10篇2004
5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欧洲腰椎体模(ESP)对多中心腰椎定量CT(QCT)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评估
目的利用欧洲腰椎体模(ESP)测量计算定量CT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误差,以评估多中心腰椎定量CT(QCT)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方法2家中心(3台CT扫描仪分别是东芝64排CT、东芝16排CT及GE64排CT)按照常规腰椎定量...
陈祥述程晓光彭俊红李葆青苏晋生戴春来
文献传递
健康国人颈椎和腰椎体积骨密度的定量CT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国人健康成人颈椎和腰椎体积骨密度值(vBMD)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招募770名健康志愿者,其中男329名,女441名,年龄21~59岁。志愿者按年龄分为4组:A组(21~30岁)142人,B组(31~40岁)262人,C组(41~50岁)263人,D组(51~60岁)103人。采用日本TOSHIBA 128排CT机对志愿者行颈椎和腰椎定量CT扫描,并使用Mindways骨密度测量软件测量C2~C7、L2~L4椎体的vBMD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颈、腰椎中vBMD在不同性别、年龄组、节段的分布情况,男性、女性颈腰椎间各椎体vBMD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男性志愿者C2~C7和L2~L4椎体vBMD分别为(288.40±60.63)、(275.71±56.33)、(283.91±59.62)、(278.95±53.76)、(253.38±49.99)、(217.94±44.96)和(151.64±31.74)、(145.22±31.77)、(147.16±35.81)mg/cm^3,女性志愿者分别为(329.24±74.34)、(313.88±67.86)、(328.54±73.40)、(323.22±72.53)、(286.44±66.36)、(251.53±58.63)和(168.50±37.10)、(160.78±37.00)、(162.81±37.10)mg/cm^3。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颈椎及腰椎的体积骨密度值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性志愿者同一年龄组内比较:C2~C7不同椎体的vBMD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L2~L4不同椎体的v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性志愿者同一年龄组内比较:C2~C7不同椎体的vBMD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组L2~L4各椎体的vBMD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组v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志愿者,在任何年龄组,颈椎vBMD均>200 mg/cm^3,腰椎vBMD值均<200 mg/cm^3,颈椎vBMD值均高于腰椎(P值均<0.01)。男性、女性颈腰椎不同椎体间vBMD值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男性=0.509~0.968,r女性=0.658~0.976,P值均<0.01);男性中,r颈椎间=0.667~0.928,r腰椎间=0.850~0.968,
张勇程晓光田伟吴成爱李惠王剑锋周传国高堃
关键词:骨密度颈椎腰椎
美国放射学院(ACR)关于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操作指南被引量:41
2013年
随着螺旋CT技术的进步和定量CT(QCT)分析技术的发展,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美国放射学院(ACR)组织专家起草,并于2008年颁布了ACR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操作指南。该指南的目的在于制定临床工作中QCT检查实施和诊断的参考标准,包括其设备要求、质量控制、适用人群、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医生和技术员资质要求,以及QCT测量规范和报告规范。该指南提出了对绝经后妇女和50岁及以上男性的QCT诊断参考标准。建议脊柱QCT采用BMD绝对值诊断,即BMD〉120mg/cm^3诊断为骨量正常,BMD120mg/cm^3-80mg/cm^3诊断为低骨量,BMD〈80mg/cm^3诊断为骨质疏松。QCT髋关节测量的T值可以根据WHODXA标准来诊断骨质疏松。该指南对我国的QCT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程晓光李娜余卫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骨密度测量骨质疏松症
盘状半月板MRI分型与损伤形式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盘状半月板MRI分型与损伤形式的关系,帮助制定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的方案,协助评估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继发改变的可行性。方法将69膝经关节镜证实为盘状半月板的膝关节按MRI表现分为板型、楔型、肥角型,按半月板损伤形式标准进行诊断,将结果与关节镜下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9膝盘状半月板中水平撕裂24膝,其中板型14膝、楔型4膝、肥角型6膝;纵形撕裂9膝,其中板型5膝、楔型1膝、肥角型3膝;放射状撕裂共7膝均为楔型;复合撕裂29膝,其中板型14膝、楔型7膝、肥角型8膝。结论各型盘状半月板均以复合撕裂为主要损伤形式,复合撕裂、水平撕裂、纵形撕裂均多见于板型及肥角型,楔型少见,放射状撕裂多出现在楔型盘状半月板,盘状半月板的损伤程度及形式的正确诊断有利于帮助关节镜术式的选择。
周洁郑玄中程晓光马彦云
关键词:盘状半月板MRI
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骨密度定量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密度的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行CT检查诊断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坏死组)。共31例48髋,男36髋、女12髋,年龄(47. 42±15. 29)岁,ARCO分期Ⅱ期21髋、Ⅲ期27髋。均无骨盆或髋关节外伤及手术史,未进行过药物干预。同时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因单侧髋关节骨折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行髋关节CT检查的患者(非坏死组)。共52例52髋,男38髋、女14髋,年龄(47. 42±15. 29)岁,对侧股骨均无异常。采用非同步定量CT测定坏死组股骨头坏死区、坏死周围区域、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的骨密度,测定非坏死组非骨折侧股骨头中心、股骨头边缘、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的骨密度,并对测得的数据做统计分析。结果:坏死组坏死区骨密度大于非坏死组股骨头中心骨密度[(348. 44±78. 77) mg·cm^(-3),(284. 05±45. 88) mg·cm^(-3),t=4. 942,P=0. 000];坏死组坏死周围区域骨密度大于非坏死组股骨头边缘骨密度[(218. 59±47. 82) mg·cm^(-3),(141. 37±31. 93) mg·cm^(-3),t=9. 419,P=0. 000]; 2组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骨密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8. 63±58. 43) mg·cm^(-3),(81. 14±63. 78) mg·cm^(-3),t=1. 426,P=0. 157;(45. 38±37. 15) mg·cm^(-3),(52. 55±31. 23) mg·cm^(-3),t=-1. 048,P=0. 297;(48. 14±34. 07) mg·cm^(-3),(45. 37±42. 60) mg·cm^(-3),t=0. 357,P=0. 722]。坏死组ARCOⅡ期坏死周围区域骨密度大于非坏死组股骨头边缘骨密度[(228. 97±49. 64) mg·cm^(-3),(141. 37±31. 93) mg·cm^(-3),t=7. 486,P=0. 000];坏死组ARCOⅡ期坏死区、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骨密度与非坏死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7. 31±64. 15) mg·cm^(-3),(284. 05±45. 88) mg·cm^(-3),t=1. 513,P=0. 141;(100. 71±45. 88) mg·cm^(-3),(81. 14±63. 78) mg·cm^(-3),t=1. 277,P=0. 206;(65. 39±26. 72) mg·cm^(-3),(52. 55±31. 23) mg·cm^(-3),t=1. 653,P=0. 103;(59. 97±31. 76) m
冯强强王玲程晓光郭晓忠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密度
中老年高血压人群肥胖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索中老年(≥40岁)高血压人群肥胖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国脊柱和髋状态(CASH)研究,共纳入中老年(≥40岁)高血压患者1394例。使用标准化问卷和定量CT扫描技术采集人体信息和腰椎骨密度数据。根据骨密度将人群划分为骨质疏松组(骨密度≤80 mg/m3)和非骨质疏松组(骨密度>80 mg/m3)。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和身体形态指数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结果:1394例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为40~82岁,男性846例,女性548例;骨质疏松组478例,非骨质疏松组916例。校正模型中,总人群和女性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与体重指数和身体形态指数均相关(P均<0.05),女性的身体形态指数与骨质疏松相关最强(OR=1.84,95%CI:1.28~2.64,P=0.001),其次为总人群中的身体形态指数(OR=1.72,95%CI:1.28~2.32,P<0.001)。以第一分位数作为参照,女性中体重指数和身体形态指数各分位数组骨质疏松的趋势性检验P均<0.05;男性校正模型中未观察到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和腰高比相比,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身体形态指数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最强,尤其是在女性中,男性中尚未观察到统计学相关性。
邓桂娟程晓光尹潞李凯王玲胡泊孙毅王杨成小如李卫江宇
关键词:高血压肥胖骨质疏松
关节内注射激素对骨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刘斯润程晓光屈辉王云钊
关键词:关节内注射激素骨发育生长板
基于定量CT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血尿酸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应用定量CT(QCT)测量腰椎骨密度(BMD),研究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腰椎BMD和血尿酸(SU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8月在本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1622例,其中男923例,女699例,年龄40~93岁,平均(55.28±10.17)岁。询问研究对象既往史,测量其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尿酸,并将不同性别的研究对象根据血尿酸水平分别分成尿酸正常组和高尿酸组。采用QCT软件测量腰椎BMD,根据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分析不同性别中老年人腰椎BMD与血尿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男性人群中高尿酸组的腰椎BMD水平稍高于尿酸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7,P>0.05),女性人群中高尿酸组的腰椎BMD水平低于尿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0,P<0.01)。男性人群中,三组随骨量的减少,血尿酸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中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P>0.05)。女性人群中,三组随骨量的减少,血尿酸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腰椎BMD与年龄呈负相关(r=-0.487,P<0.01),与血尿酸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41,P>0.05)。女性腰椎BMD与年龄、血尿酸均呈负相关(r=-0.750,-0.263,均P<0.01)。结论:本研究发现女性人群的高尿酸血症会导致腰椎BMD下降。血尿酸水平与中老年女性腰椎BMD呈负相关,未发现血尿酸与中老年男性腰椎BMD存在相关关系。
翟建吴雅琳胡琴赵凯平程晓光
关键词:血尿酸腰椎骨密度性别年龄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性运动在肌骨系统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性运动(IVIM)参数在肌骨系统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中的38例肌骨系统肿瘤的患者,均采用1.5T MR扫描仪进行检查,在常规扫描后进行IVIM扫描。IVIM使用的9个b值分别为0,20,40,60,80,100,250,500和750s/mm2。分别测量病变区和作为对照组的正常肌肉组织IVIM参数ADC、ADCslow、ADCfast及PF值。根据病理结果,将病变分为良性(12例)、交界性(14例)及恶性肿瘤(12例),并对三组肿瘤之间以及肿瘤与对照组之间ADC、ADCslow、ADCfast及PF值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交界性肿瘤的ADC及ADCslow值分别为(1.02±0.15)×10-3 mm2/s和(1.02±0.16)×10-3 mm2/s,明显低于对照组(1.38±0.20)×10-3 mm2/s和(1.38±0.17)×10-3 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肿瘤的ADC及ADCslow值分别为(0.90±0.13)×10-3 mm2/s和(0.88±0.14)×10-3 mm2/s,明显低于对照组(1.48±0.12)×10-3 mm2/s和(1.48±0.09)×10-3 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良性肿瘤的ADC及ADCslow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4,0.480)。ADCfast以及PF值在肿瘤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交界性、恶性肿瘤的ADC和ADCslow值明显低于良性肿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但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的ADC和ADCslow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ADCfast和PF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VIM参数ADC和ADCslow有助于区分良性肿瘤与交界性、恶性肿瘤,提高肌骨系统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张晶左盼莉程克斌于爱红程晓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定量CT测定上海地区人群体质成分与血压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上海地区人群体质成分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8年5至12月行低剂量CT肺癌筛查联合QCT体质成分测定的体检人群共1307例。QCT测定腰2椎体中心层面体质成分包括腹部软组织面积(ASTA)、腹内脂肪面积(VAA)及皮下脂肪面积(SAA)。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体质成分与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确定预测高血压的切点值。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STA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负相关(r=-0.237^-0.102,P<0.05),VAA、SAA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VAA:r=0.359~0.486,SAA:r=0.088~0.365,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腰围因素后,VAA与收缩压(β=0.142,P=0.002)、舒张压(β=0.245,P<0.001)及高血压(OR=1.005,95%CI:1.001~1.008,P=0.01)均显著相关,而ASTA、SAA与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均不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腰2椎体中心层面VAA预测高血压的切点值分别为201.89cm2、136.01cm2。结论腹内脂肪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在高血压健康管理中,应早期筛查腹内脂肪异常增多的人群并加强预防和管理。
潘亚玲陈彤彤王晗琦常蕊程晓光陆勇
关键词:高血压腹内脂肪皮下脂肪
共5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