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建强

作品数:81 被引量:343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18篇生物学

主题

  • 44篇细胞
  • 23篇周围神经
  • 13篇神经损伤
  • 13篇巨噬细胞
  • 12篇雪旺细胞
  • 10篇周围神经损伤
  • 8篇增殖
  • 8篇体外
  • 7篇许旺细胞
  • 7篇神经元
  • 6篇神经再生
  • 6篇基因
  • 6篇NGF
  • 5篇神经缺损
  • 5篇缺损
  • 5篇人发角蛋白
  • 5篇周围神经缺损
  • 5篇白介素
  • 5篇白介素-1Β
  • 4篇体外培养

机构

  • 41篇南方医科大学
  • 39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暨南大学
  • 4篇澳门科技大学
  • 4篇解放军第94...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军区昆明...
  • 2篇大连市中心医...
  • 2篇福州总医院
  • 2篇深圳市沙井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81篇秦建强
  • 39篇余磊
  • 27篇钟世镇
  • 26篇杨俊
  • 23篇邱小忠
  • 20篇廖华
  • 13篇欧阳钧
  • 12篇武雷
  • 12篇黄涛
  • 9篇陆云涛
  • 9篇武雷
  • 9篇刘大庸
  • 8篇朴英杰
  • 8篇熊绍虎
  • 7篇胡耀民
  • 7篇霍霄鲲
  • 6篇罗艳芬
  • 5篇原林
  • 5篇王国英
  • 4篇张黎声

传媒

  • 21篇中国临床解剖...
  • 6篇第一军医大学...
  • 6篇中华显微外科...
  • 6篇神经解剖学杂...
  • 6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福州总医院学...
  • 2篇解剖学报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16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1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雪旺氏细胞基底膜成份-collagenⅣ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探讨
秦建强
FK506对许旺细胞体外增殖和分泌NGF的影响
2008年
目的研究FK506促进许旺细胞体外增殖及对许旺细胞(SCs)分泌NGF的影响。方法将纯化的许旺细胞分6组:A组(空白对照组):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B组:0.1ng/mlFK506;C组:0.5ng/mlFK506;D组:1.0ng/mlFK506;E组:5.0ng/mlFK506;F组:10ng/mlFK506。将许旺细胞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用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鉴定;MTT法筛选FK506促SCs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SCs周期;ELISA法检测培养72h后SCs的NGF的分泌量。结果MTT法筛选:0.5ng/mlFK506为促进SCs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当FK506浓度大于1.0ng/ml时,SCs的生长活性逐渐下降并随着FK506浓度的逐渐增高,SCs的生长活性受抑制作用逐渐加强。流式细胞仪检测: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24h、48h、72h,SCsS期百分比分别为:27.8%,39.3%和58.4%;0.5ng/mlFK506培养24h、48h、72h,SCsS期百分比分别为:54.2%、60.3%和94.6%。ELISA法检测FK506促SCs增殖后表达NGF的实验研究中发现:0.5ng/mlFK506作用72h后的SCs所分泌的NGF高达0.188ng/ml。结论FK506应用于体外培养的SCs初期就能促进SCs增殖并使其保持良好的活性而高分泌NGF。
李春华杨俊武雷廖坚文陈泽华王启平张振伟秦建强
关键词:FK506许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外周神经
白介素-1β在自体神经匀浆激活的巨噬细胞上的表达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 探讨 IL 1β在体外培养的自体神经匀浆激活的巨噬细胞表面的表达及与外周神经损伤的关系。 方法 将1个月龄SD幼鼠坐骨神经远端切断,预溃变2 d后,制成神经匀浆液,回注自体腹腔 3 d后,抽取腹腔液体培养巨噬细胞,培养3 d后收集培养基,即得自体神经匀浆激活的巨噬细胞的条件培养基。不损伤坐骨神经而直接腹腔注射培养基培养3 d后的巨噬细胞的上清即为未激活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将上述两种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分别设为C组和B组,把含15%小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注射于SD幼鼠腹腔5 min后培养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设为A组即对照组。将A、B、C 3组分别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形态变化,应用 ELISA法检测 3 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的 IL 1β的含量。 结果 自体神经匀浆激活的巨噬细胞胞内超微结构发生改变较明显,B组与 A组比较IL 1β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A、B组之间 IL 1β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吞噬自体神经匀浆颗粒后的巨噬细胞被诱导激活,从而高表达 IL 1β,将可能对外周神经损伤后功能的恢复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杨俊武雷余磊邱小忠廖华朴英杰秦建强
关键词:巨噬细胞自体损伤坐骨神经白介素-1Β条件培养基DMEM
预损伤与改良传代体外培养许旺细胞的比较(英文)
2011年
背景:通过组织工程方法构建神经桥接体修复神经损伤,需要大量纯化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目的:对比观察预损伤法和改良传代法获取许旺细胞的纯度与质量。方法:①预损伤法:预损伤SD乳鼠坐骨神经,3d后取出坐骨神经,分离神经外膜,用胰酶、胶原酶消化,差速贴壁除去成纤维细胞,接种培养。②改良传代法:直接获取SD乳鼠坐骨神经,分离神经外膜,运用双酶消化法结合单酶消化法进行许旺细胞原代培养,5~7d后采用单酶快速消化离心法行传代培养,同时纯化许旺细胞。结果与结论:预损伤法和改良传代法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纯度均达95%以上,两种方法获得的许旺细胞纯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方法获取的许旺细胞形态正常,数量及纯度高,增殖旺盛,说明预损伤法和改良传代法都是体外获取高质量与高纯度许旺细胞的理想方法。
杨俊秦建强裴国献郭新辉叶汉深陈大军洪加津蔡伟斌
关键词:许旺细胞细胞培养
人发角蛋白丝束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观察人发角蛋白(HHK)丝束桥接体诱导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形态学变化。方法: 制备坐骨神经损伤SD大鼠动物模型,分别植入HHK或HHK+胶原屏障膜,术后2d、2、3、6、9、12周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2d到2周,断端的施万细胞去分化,沿着HHK束表面纵向分裂增殖。术后3周HHK开始降解,施万细胞大量增生。HHK周围有很多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并出现轴突和大量微血管。术后6周,HHK丝周围可见大量新生的神经纤维。术后9周,HHK降解显著,有明显的神经外膜和束膜。术后12周,HHK完全降解,其部位被新的神经纤维取代。HHK丝束+胶原膜屏障膜组与HHK丝束组没有明显区别。结论: HHK具有良好的桥接作用,坐骨神经沿着HHK再生时在其外周就能由微血管和结缔组织形成一屏障膜,无需外加屏障膜。
胡莲美朴英杰武雷秦建强何才姑王万山杨俊余磊邱小忠王启伟
关键词:人发角蛋白屏障膜SD大鼠
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对雪旺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对雪旺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探讨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为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体的构建奠定实践基础。方法:取20只出生四五天的SD乳鼠的臂丛和坐骨神经,运用双酶结合单酶消化法培养雪旺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纯化和培养雪旺细胞并制备两种条件培养基:A组:成纤维细胞+DMEM/F12;B组:成纤维细胞+雪旺细胞+DMEM/F12;C组:DMEM/F12(对照组)。将A,B,C3组分别加入种植有纯化雪旺细胞的96孔板中,MTT检测雪旺细胞增殖情况,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鉴定雪旺细胞。结果:B组对雪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A组次之;C组最差(P<0.001)。结论: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可促进雪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杨俊张黎声武雷邱小忠余磊秦建强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成纤维细胞许旺细胞
骶岬周围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明确骶岬周围血管(bloodvesselsofperisacralpromontory,BVPSP)的解剖学特点,为与其相关的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成人尸体37具,观测BVPSP的组成,骶中血管的来源、走行、直径以及骶岬距骶1横干静脉的距离。结果BVPSP由左右髂总动静脉和髂内动静脉,骶中动静脉上段和骶1横干静脉组成;骶中动脉均来自腹主动脉;骶中静脉变异较大,管壁薄、缺乏瓣膜;在骶岬水平,骶中动、静脉的直径平均是1.02mm和2.53mm;骶中血管少在左侧近骶岬段经过。骶岬平面距骶1横干静脉的平均距离为5.75mm。结论BVPSP组成复杂,特别是骶中静脉变异多,骶1横干静脉距骶岬平面较近、与周围血管吻合丰富是造成与骶岬相关手术出血的解剖学基础。
武雷罗艳芬王青杨俊陆云涛黄涛秦建强钟世镇
关键词:解剖学骶髂关节椎体
人参皂甙Rb_1、Rg_1增强原代培养鼠胚脊髓运动神经元活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1999年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b1、Rg1对脊髓运动神经元活力的影响。方法 :以鼠胚脊髓运动神经元原代培养的实验模型 ,实验组分别加入 10 0 μmol·L-1浓度的Rb1和Rg1,用MTT法观察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 :人参皂甙Rb1、Rg1均可增强培养鼠胚脊运动神经元活力。对脊髓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结论 :人参皂甙Rb1。
潘树义余磊刘大庸蒋立新秦建强
关键词:人参皂甙脊髓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损伤
微纳米拓扑结构材料对移植细胞行为功能的影响
2013年
在再生医学和生物材料工程的研究中,材料与细胞的接触以及其相互作用是研究热点之一。除了生物材料表面的生物化学性质外,其几何拓扑结构的变化也是用来研究细胞功能和行为的有效手段。相关研究表明,通过设计、调整材料接触表面的拓扑几何图案,可以调控细胞的各种功能和行为;而将细胞粘附配体选择性地修饰到材料表面,则可以将细胞定位在材料表面,研究细胞的粘附、增殖、迁移、分化等各项基本行为和功能。
张贤祚刘若妍薛旭凯赵利秦建强
关键词:移植细胞拓扑结构生物化学性质生物材料
C2C12细胞诱导构建三维骨骼肌组织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利用修饰并铸型后的Sylgard 184凹槽与C2C12细胞复合培养、诱导分化,获取三维极性骨骼肌组织。方法 Sylgard 184双组分以10∶1的比例均匀混合并倒板,室温下静置固化并对其表面压槽铸型,Hank液冲洗凹槽,Matrigel和胶原的混合液均匀铺被凹槽底部,置生物安全柜待细胞基质自然干燥、紫外线照射消毒1h以上时接种C2C12细胞悬液,细胞增殖约80%汇合时改用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诱导,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肌管的分化状态,RT-PCR方法检测肌管内myogenin和desmin基因mRNAs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生肌转录因子myogenin和desmin蛋白的表达,扫描电镜观察肌管形态和肌管间的连接。结果 C2C12细胞在Sylgard 184弹性体铸型压槽中培养分化7d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肌管呈极性分化,且肌管之间融合紧密;21d后,扫描电镜检测可见肌管之间排列紧密且相互重叠,形成膜样结构,厚度可达0.15mm,具有三维性;RT-PCR、免疫荧光检测证实极性分化肌管内具有myogenin和desmin的阳性表达。结论修饰并铸型的Sylgard 184凹槽具有一定的方向引导效应,能促进C2C12细胞分化形成多核肌管,且肌管呈极性重叠排列,形成三维极性骨骼肌组织结构。
王齐廖华秦建强余磊艾鹤英汪海仪邱小忠
关键词:MATRIGEL肌组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C2C12细胞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