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飞

作品数:61 被引量:224H指数:10
供职机构:深圳市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深圳市科技局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献血
  • 11篇采血
  • 9篇血液
  • 9篇细胞
  • 9篇机采
  • 8篇献血者
  • 6篇血小板
  • 6篇血站
  • 6篇无偿
  • 6篇机采血小板
  • 6篇白细胞
  • 5篇无偿献血
  • 4篇单采
  • 4篇单采血小板
  • 4篇阳性
  • 4篇捐献
  • 4篇冷沉淀
  • 4篇成分血
  • 3篇信息化
  • 3篇信息化系统

机构

  • 60篇深圳市血液中...
  • 3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太原市红十字...
  • 1篇大连医学院
  • 1篇通化市妇幼保...

作者

  • 60篇王飞
  • 12篇张宏
  • 11篇孔令魁
  • 11篇李一鸣
  • 9篇尚桂芳
  • 9篇聂冬梅
  • 9篇刘怡
  • 9篇陈悦康
  • 7篇孙凤杰
  • 6篇余枝容
  • 6篇李东鹏
  • 5篇张艳艳
  • 5篇辛春倩
  • 5篇田怡
  • 5篇刘衡
  • 5篇林丽清
  • 4篇高素青
  • 4篇叶小演
  • 4篇曾健强
  • 4篇邬旭群

传媒

  • 11篇中国输血杂志
  • 6篇临床输血与检...
  • 3篇中国自然医学...
  • 3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江西医学检验
  • 2篇国际输血及血...
  • 2篇护理学报
  • 2篇2014中国...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湖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1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步法制备冷沉淀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采用四个步骤(简称:四步法)制备冷沉淀,探讨冷沉淀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实现冷沉淀制备全过程可追溯.方法 一建立制备冷沉淀四步法模式:第一步融化血浆:融化时间设置为100分钟,血浆在4℃恒温水浴摇摆条件下解冻至...
王飞王颖李一鸣李艺林学仪
血站采血人员的职业风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献血制度由有偿卖血向无偿献血形式逐渐转化,血液的采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采血程序不再是化验合格后采血,而是采血后再进行化验。无偿献血者按卫生部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
王飞林丽清朱晓男辛春倩吴婷春田怡
文献传递
定期无偿献血者NK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2009年
目的分析定期无偿全血捐献者、血小板捐献者的NK细胞数量以及细胞毒活性,评价定期捐血对机体NK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三组人群(定期无偿全血、血小板和首次捐血者,后者为对照组)外周血中NK细胞群的数量进行分析。采用效/靶细胞混合培养的方法,计算出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全血捐献者NK细胞数量及其对靶细胞的杀伤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捐献者NK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N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全血捐献者献血间隔期较长(〉3个月),机体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NK细胞数量及其细胞毒性,而血小板捐献者献血间隔期短,机体通过NK细胞数量的增加来调节由于其功能降低对机体造成的影响。
李桢熊文程良红唐斯王飞张艳艳
关键词:NK细胞免疫功能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
MCS+机型“红细胞+血小板”成分的同时采集和产品质量分析
2006年
目的对20名男性献血者的多成分采集情况进行现场观察和对随机抽取的保存于4℃的12袋机采红细胞(RBC)进行质量分析。方法采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和946FF管路采集“少白细胞的红细胞+血小板”成分;受试者入选标准为体重≥60kg、Hb≥133g/L、HCT≥0.40和外周PLT≥150×10^9/L;每一供者采集2URBC和1个治疗量血小板(2.5×10^11/袋);RBC产品于4℃贮存0~35d进行质量观察。结果20名受试者无献血不良反应;PLT产品计数值为(2.59±0.16)×10^11/袋,白细胞(WBC)残留数为2.61×10^5/袋;RBC产品重量为(260.0±16.9)g/袋,WBC残留数为(2.39±1.27)×10^5/URBC。12袋RBC产品在4℃贮存35d时,RBC回收率为98.03%±2.21%,HCT为48.0%±3.8%,溶血率为14.53%±4.35%,游离Hb为(496.9±176.4)mg/L,血浆Na^+为(103.42±4.01)mmol/L,K^+为(34.48±4.11)mmol/L。结论MCS+血细胞分离机“RBC+PLT”采集安全,受试者在采集过程中和采后无不良反应发生;采集的RBC和PLT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孔令魁李树贞王飞陈悦康
关键词:红细胞机采浓缩血小板
深圳献血员HBsAg阴性HBVDNA阳性的追踪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对酶联检测结果阴性NAT筛查为HBVDNA阳性标本8份中的6份进行HBVDNA定量追踪分析,以期发现血清转换期标本。方法采用国产及进口试剂同时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爱滋病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对各项结果均为阴性者进行核酸检测(NAT)筛查,对HBVDNA阳性献血员进行核酸定量追踪。结果从16512人份标本中筛出8份HBVDNA阳性,其中7例HBVDNA定量检测均能检测出HBVDNA的拷贝数,1例因HBVDNA含量过低不能检出拷贝数;随后追踪标本中HBVDNA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未发现血清转换期献血员。结论所用酶联检测试剂及NAT筛查试剂均有较高灵敏度,核酸定量检测试剂定量较准确,HBVDNA定性检测结果为阳性并不一定说明体内有较高含量的HBVDNA拷贝数;应加大核酸筛查力度,才能发现血清转换期标本,从而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王飞尚桂芳杨立新王良华叶贤林茹丽梅孟庆云
关键词:HBSAG阴性献血员HBVDNA阳性HBVDNA含量HBVDNA定量检测DNA拷贝数
影视片干预减轻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焦虑及疼痛的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研究用捐血者个人喜爱的影视片干预减轻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在捐血过程中焦虑、血压、心率及静脉穿刺疼痛的作用。方法将286名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带耳机通过DVD观看选定的影视片。对照组不观看影视片。在捐血过程中,以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的状态焦虑分量表,对两组分别进行测试,同时记录心率、血压及静脉穿刺疼痛值。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心理、生理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评分分别为(35.65±7.59)分和(43.22±9.50)分、收缩压(15.34±0.85)kPa和(15.61±1.18)kPa、舒张压(10.32±0.53)kPa和(10.44±0.40)kPa、心率(72.43±8.15)次/min和(74.29±7.15)次/min及疼痛值(1.97±1.54)分和(2.30±0.67)分。两组5项指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观看影视片可以明显减轻机采血小板捐献者捐血过程中的焦虑及疼痛反应,且对捐献者的血压、心率有正性影响。
王飞邬旭群李慧文张宏余枝容孙淑君孙凤杰辛春倩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影视片焦虑疼痛
音乐对初次无偿献血者的干预效果观察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探讨音乐对初次无偿献血者静脉穿刺疼痛、一次自愿采集400m l献血量及降低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初次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0名,两组采血程序相同,实验组加用音乐进行干预,观察每组静脉穿刺疼痛及一次自愿采集400m l献血量的比例。结果:实验组献血者疼痛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次自愿献血400m l采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能分散无偿献血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降低献血反应,提高400m l采集率,对保留、招募献血者,促进无偿献血事业顺利发展有重要意义。
王飞张宏孟庆云刘衡田怡朱晓男林丽清吴婷春
关键词:音乐心理干预疼痛献血反应
定量检测残留白细胞方法的建立及在辐照血小板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单采血小板中残留白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方法,探讨经血液辐照仪辐照前后血小板中白细胞的含量变化。方法应用绝对计数管内的定量微球(Beads)调整流式细胞仪参数,确定流式细胞仪检测条件。血小板样品经过RNA酶、固定剂、渗透剂作用后,再经碘化丙啶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计数经标记的白细胞,建立检测残留白细胞含量的方法。采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采血小板16人份,通过血液辐照仪25Gy照射310s,应用建立的流式细胞术方法跟踪检测单采血小板辐照前及辐照后0、1、3、5d的白细胞含量,比较白细胞含量的变化。结果单采血小板中残留白细胞含量范围为1.85×106~1.3×108/袋。单采血小板中残留白细胞计数于辐照前与辐照后0d相比没有变化,与辐照后1d相比残留白细胞数量的减少有显著性(P<0.05);辐照后1d白细胞计数与辐照后3d和5d相比没有改变。结论流式细胞术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客观性和重复性,可以成为评估血小板质量的监控手段。辐照不立即改变血小板中残留白细胞的计数,辐照后1d残留白细胞的数量减少。
朱为刚邬旭群王良华王飞邵超鹏熊文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残留白细胞流式细胞术辐照
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全血工作效率的评估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合理优化人员分配,切实提高制备血液成分的工作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手工法(2010年5月)和机器法(2011年5月)分离全血制备血浆和红细胞成分的相关参数,计算分离全血的时间、数量、工作人数等,比较2种方法及不同工作时段、不同班组分离全血的人均工作效率的差异。结果机器法比手工法分离全血人均工作效率提高2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法分离全血,18~21时间段比14~18时间段提高工作效率2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法分离全血,18~21时间段比14~18时间段工作效率提高19.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法分离全血不同班组的工作效率比较中,3人班组最高、其次为4人班组、5人班组、6班人组最低,分别为20.50±14.24、19.13±8.43、19.78±10.29、14.50±7.88。结论使用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全血能够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合理优化的人员组成对提高工作效率有协同作用。
王飞王良华卢舜华庄乃保叶小演唐琼
关键词:血液成分手工法
中国深圳地区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病毒载量,基因分型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的关联。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深圳市血液中心与深圳市肝病研究所的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的献血者和病人血清152人份,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丙型肝炎病毒定量分析后,再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基因分型和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equencespecificprimers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SSP)技术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结果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者中,定量水平在4×106^6×10^6copies/ml左右,基因分型以2B为主,HLA-A3相对危险度(RR)为4.3,P〈0.05,HLA-B46(RR=5.2,P〈0.02)和HLA-DRB4(RR=1.61,P〈0.01)与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有关,HLA-B58(RR=0.37,P〈0.01),HLA-B*60(RR=0.37,P〈0.01),HLA-DRB13(RR=0.28,P〈0.01)和HLA-DRB15(RR=0.02,P〈0.01)似乎具有保护性意义。结论在深圳汉族人群中,HLA等位基因可能会影响丙型肝炎的持续感染与转归。
尚桂芳聂冬梅王飞徐六妹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病毒基因分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