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铭铭

作品数:154 被引量:1,374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经济管理
  • 96篇社会学
  • 18篇历史地理
  • 15篇文化科学
  • 13篇哲学宗教
  • 6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学
  • 4篇艺术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6篇人类学
  • 30篇社会
  • 19篇文明
  • 15篇文化
  • 15篇民族志
  • 12篇社会人类学
  • 11篇人类学家
  • 11篇社会科学
  • 10篇中国人类学
  • 10篇人文
  • 9篇民族
  • 9篇民族学
  • 7篇学术
  • 7篇人类学者
  • 7篇社会学
  • 6篇学科
  • 6篇欧亚
  • 6篇宗教
  • 5篇中国社会
  • 4篇涂尔干

机构

  • 147篇北京大学
  • 13篇中央民族大学
  • 6篇云南民族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牛津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央研究院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148篇王铭铭
  • 4篇渠敬东
  • 4篇徐杰舜
  • 3篇周飞舟
  • 3篇孙静
  • 3篇杨清媚
  • 2篇徐新建
  • 2篇孙静
  • 2篇叶舒宪
  • 2篇邓小南
  • 2篇张志强
  • 1篇赵世瑜
  • 1篇舒瑜
  • 1篇张亚辉
  • 1篇彭兆荣
  • 1篇吕文江
  • 1篇孙飞宇
  • 1篇彭文斌
  • 1篇菅志翔
  • 1篇刘铁梁

传媒

  • 54篇西北民族研究
  • 9篇民俗研究
  • 8篇社会学研究
  • 6篇南方文物
  • 5篇西南民族大学...
  • 5篇广西民族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社会
  • 3篇广西民族学院...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社会学家茶座
  • 3篇民族学刊
  • 2篇开放时代
  • 2篇学术月刊
  • 2篇思想战线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2篇2010
  • 6篇2009
  • 12篇2008
  • 8篇2007
  • 12篇2006
  • 10篇2005
  • 1篇2004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思“社会”的人间主义定义被引量:6
2015年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虽然它通常表现为一种超人的存在),而人从来都生活在实在和想象世界之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吊诡的是,在既已被广泛接受了的“一般思想”里,它却几乎“不为人知”。在常识化的理解中,社会是一个纯粹人间的、排“它”(物、神、他人)的实体。
王铭铭
关键词:主义吊诡
所谓“海外民族志”被引量:23
2011年
我曾跟一个国外同行聊天,他问起我教什么课。我提到的几门,如“人类学原著选读”、“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之类,他都比较熟悉,故面无表情,但我一提到“海外民族志”,他面露茫然。他问:“您是不是正在把《努尔人》之类的外国民族志经典介绍到中国呢?”我说:“不,所谓‘海外民族志’,主旨恰好相反,
王铭铭
关键词:民族志社会人类学
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被引量:104
1997年
本文描述了社区研究在中国引进与发展的历史。尤其是50年代以后关于“小型社群的实地考察不足以代表中国的大社会”这种对社区研究的批评意见,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并力图从新的角度对汉人社区进行研究。实际上,社区研究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自身的重要价值。然而,小地方的研究与对大社会的理解。
王铭铭
关键词:中国社会社会人类学马林诺夫斯基国家与社会关系人类学者
当代民族志形态的形成:从知识论的转向到新本体论的回归被引量:69
2015年
本体论(旨在辨析存在的本相与"真实"的要素)与知识论(旨在辨析认识者的知识之本质)是相对而言的;人类学史上,两类求索,是民族志一贯兼有的两面。然而,在不同历史阶段,民族志却表现出不同形态,个中因由,与研究旨趣向二者中的一方倾斜有关。20世纪70年代之前,民族志书写者侧重于辨析被研究的"土著"的存在与价值,致力于从中引申出思想;之后,在政治经济学、知识一权力思想及文艺批评理论的影响下,则侧重于处理外在于民族志对象世界的知识论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志领域则涌现出致力于整理"民族志书写的区域传统"、深化宇宙论研究及哲学化"土著观念"的研究者,他们将重点重新放在"对象世界"(此时已作为认识主体存在)的本体论阐述上。民族志形态史,是两种并存面向之间关系结构的先后两次"反转"(alternations)构成的。近期提出的"本体论转向"(ontological turn)指的是第二次反转,这一转向意味着现代主义民族志形态的重建和更新,而这又进而意味着,民族志对于"对象世界"的客观化(本体化)既不可避免又有其价值。
王铭铭
关键词:民族志
费孝通与《乡土中国》被引量:26
2010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的写作有着广深的学术背景,《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对中国进行社会结构分析的尝试,他试图在理论上总结并开导实地研究,以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如果说《江村经济》侧重讨论社会制度变革,那么《乡土中国》则在探讨与之相匹配的社会道德。《江村经济》与《乡土中国》之关系这条线索,贯穿了费孝通大半生对社会改革的种种设想。费孝通晚年对《乡土中国》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认为中国文化比"乡土社会"要复杂的多,并重申"文化自觉"的命题,对知识分子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王铭铭杨清媚
关键词:《乡土中国》写作背景
民族地区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课题
<正>对于围绕着"民族"概念(我有时更宁愿将这个概念与希腊文"eth-nos"联系起来,但也常常无法摆脱国内"民族"概念的影响)展开的学科综合,我有些许体会。1980年代前几年,我学习考古学与中国民族史,后转入社会人类学...
王铭铭
文献传递
费孝通(英文版《社会理论百科全书》词条)
2018年
说明:本文是应《社会理论百科全书》编委会之邀而写的词条(1),它是关于费孝通先生和他的思想世界的。在西方主导的社会理论界所出版的社科类词书中,介绍现代中国学者社会思想的词条,或属首次。在撰写词条时,我一直怀有在国际社会科学界恢复费孝通先生思想世界之整体面貌的心愿,这使我下笔时难抑兴奋,以至最后完成的篇幅大大超过要求。编委会发表其英文版时作了删节,特别是删去了其中与《江村经济》和"差序格局"关系不那么直。
王铭铭
关键词:亲属制度中国人类学《乡土中国》百科全书
差异与关联——从汉、藏、彝三个文本中的“生死观”看比较人类学被引量:2
2009年
在我们这个行当里.“大民族中心主义”西南观,已造就不少“常识”。西南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其“谱系”中,前段有教化主义的“蛮夷说”,后段有国族主义的“落后民族说”.其转变历程,接近于欧洲“教父人类学”到19世纪进化人类学的“进步”①。
王铭铭
关键词:人类学家民族中心主义生死观文本政治中心
民族志:一种广义人文关系学的界定被引量:39
2015年
"民族志"之名,来自古希腊文的"民族+志",指"记录的民族学",而"民族学"则常被理解为"举各民族物质上行为上各种形态而比较他们的异同"(蔡元培)。"民族+志"这一组合是近代的发明,与欧洲国族观念有着既相合又相离的两可关系。就多数经典民族志呈现的面貌看,尽管有将民族志视作"民族研究"的基本方法者,但民族志研究单元一般超脱于"民族",其描绘的物质、社会和精神世界,是"ethnos(民族)"的真正含义,指与近代西方"个人"不同的其他"人的观念"。在民族志中,"人"是内在差异化、人格外在化、非个人的多元复合场所,其属性不可单独以"世间性"来理解。在此意义上的"人",是含有人、神、物诸存在者之间的关系的存在者。"人"的这些内容,曾被界定为"文化"的诸"因子"或"方面",而近一个世纪的民族志研究表明,"文化"最好被理解为人文关系的总体状态。人文关系,是"己"与广义的"它"之间的关系,是"世内存在者"与"世界"的关系。所有这些关系分布在大小不一的社会共同体中,即使我们观察的是一个范围狭小的村庄,这些关系依然可以得到清楚的表现。对民族志书写者而言,所有地方,都是"世界性的",在人文关系的"世界"中,"己"与"它"的关联性被分解为几类关系及其认知,但其本来面目是浑然一体的。它"因地制宜",形成人中心、神中心、物中心的形貌,相互之间存在差异,但在等级与互惠的复合性意义上,却普遍一致,从而使场景远离"我者"的民族志,总是关乎于"己"——作为众多"世界"中的一个,这包括"民族",但不等于它。
王铭铭
关键词:民族志民族学国族人文关系世界哲学
山川意境及其人类学相关性
2013年
山与水,是民族志时空坐落的内在构成元素,但它在民族志中尚未得到合适定位。 我们的研究缘何存在这一问题?原因大抵可以在"人类科学"割裂自然与文化、
王铭铭
关键词:人类学意境山川民族志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