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金环

作品数:38 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8篇肝炎
  • 17篇慢性
  • 13篇代谢
  • 10篇重型
  • 10篇慢性重型
  • 9篇能量代谢
  • 9篇肝炎患者
  • 9篇肝硬化
  • 8篇酒精
  • 8篇酒精性
  • 8篇呼吸商
  • 7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7篇衰竭
  • 7篇静息能量
  • 7篇肝病
  • 6篇重型肝炎
  • 6篇慢性重型肝炎
  • 6篇静息
  • 6篇静息能量消耗

机构

  • 3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老年医院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平谷区...

作者

  • 38篇王金环
  • 32篇孟庆华
  • 29篇于红卫
  • 27篇李娟
  • 13篇冯岩梅
  • 7篇李雪梅
  • 7篇李玉贤
  • 5篇朱跃科
  • 5篇赵娟
  • 5篇刘海霞
  • 4篇倪明美
  • 4篇张汾燕
  • 4篇王馨
  • 4篇于淑清
  • 4篇鲍旭丽
  • 4篇侯维
  • 3篇张剑
  • 3篇段忠辉
  • 3篇姚勤伟
  • 2篇刘雪梅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营养...
  • 4篇北京医学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传染病网络动...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辅助静脉穿刺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静脉穿刺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升降板结构、固定夹和阻挡板,底座上活动设有升降板结构,升降板结构上设有固定夹,固定夹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均呈圆弧状,第一夹...
渠亚超杨丽珺刘梅张玉林马霞孙蕊芸王金环刘松涛魏乔欣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营养干预前后能量、物质代谢的初步研究
<正>目的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营养干预前后能量、三大物质代谢、氮平衡的变化。方法 1、采用美国 MedGraphics 生产的 Cardio-Respiratory Diagnostic 系统 CCM/D 测定能量代谢的...
孟庆华于红卫冯岩梅李雪梅李娟张剑王金环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物质代谢氮平衡
文献传递
酒精性肝硬化病人能量代谢和临床特点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病人能量代谢和临床特点。方法:设酒精性肝硬化病人为研究组(酒精组),乙肝肝硬化病人为对照组(乙肝组),每组各30例。根据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应用Med Graphic 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进行能量代谢测定。结果:两组病人实测静息能量消耗(REE)与REE预计值的比值均<90%。酒精组病人的呼吸商(RQ)低于乙肝组,脂肪氧化率(FAT)%高于乙肝组,蛋白质氧化率(PRO)%低于乙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hild-Pugh分级由A级至C级,FAT%和PRO%逐渐升高,两组均伴随糖类氧化率(CHO)%和RQ值逐渐降低。相同Child-Pugh分级,酒精组FAT%高于乙肝组,而PRO%却低于乙肝组。结论:酒精性肝硬化病人为低代谢状态,代谢率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发生动态变化。其突出表现为:1RQ值降低更明显;2糖利用障碍;3能量和物质代谢异常随Child-Pugh由A级至C级更突出。
王金环李娟于红卫孟庆华
关键词:酒精性肝硬化静息能量消耗呼吸商氧化率
慢性肝病患者营养评价与干预创新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孟庆华于红卫李娟侯维赵娟朱跃科王金环刘海霞董金玲时淑云谢放李雪梅陈德喜刘雪梅王克菲
中国有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约1.03亿人,每年因各种肝病死亡人数超过30万。肝硬化营养不良发病率高达65%~90%,是影响肝病预后的重要因素。课题组经过10余年研究,创建了慢性肝病患者营养评价及营养干预体系,有力推动了中国...
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肝病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氧化代谢监测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氧化供能的特点。方法采用间接测热法应用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测定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夜间禁食与睡前加餐后晨起空腹及3餐后2小时的呼吸商(RQ)及24小时尿氮(微量凯式定氮法),监测静脉应用葡萄糖时的RQ。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夜间禁食晨起空腹时RQ为全天中最低(0.76±0.07),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氧化率依次为(63.88±31.60)%、(22.38±13.19)%、(13.75±23.64)%;睡前加餐RQ均提高,脂肪氧化率降低到(48.13±28.24)%,碳水化合物氧化率增加到(37.25±24.05)%,蛋白质氧化率降低到(14.75±10.73)%;静脉应用葡萄糖时可见RQ迅速提高。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晨起空腹时以脂肪、蛋白质为主要供能物质,睡前加餐及葡萄糖的静脉应用可提高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节约脂肪、蛋白质。
冯岩梅孟庆华于红卫李娟王金环王馨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呼吸商
氟伐他汀对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慢性丙型肝炎6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氟伐地汀;用药后4、12、24、36、48周及停药后12周、24周复查病毒RNA定量。结果氟伐他汀治疗合并高LDL血症的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的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3.3%vs.46.7%,85.1%vs.63.3%,81.5%vs.53.3%,P<0.05)。结论氟伐他汀有利于提高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
潘闻鲍旭丽王金环李红霞渠亚超
关键词:氟伐他汀高胆固醇血症
慢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能量代谢的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了解慢性肝炎(慢肝)与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物质能量代谢与摄入特点,以有效指导营养治疗。方法采用间接测热法对60例慢肝(慢肝组)和60例肌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的静息能量消耗水平进行测定,分别与 Harris-Benedict 公式计算的基础能量消耗和膳食调查计算的食物能量摄入进行比较;分析静息能量消耗与营养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的静息能量消耗(77±21)kJ·kg^(-1)·d^(-1),低于基础能量消耗(95±16)kJ·kg^(-1)·d^(-1)(t==-6.49,P<0.01),能量摄入(102±33)kJ·kg^(-1)·d^(-1),是静息能量消耗的1.42±0.61倍,其中蛋白质摄入(0.84±0.31)g·kg^(-1)·d^(-1),是静息蛋白质消耗[(1.11±0.42)g·kg^(-1)·d^(-1)]的0.85±0.52倍,呈负氮平衡(-6.29±4.62);慢肝组的静息能量消耗[(93±18)kJ·kg^(-1)·d^(-1)]与基础能量消耗[(98±8)kJ·kg^(-1)·d^(-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量摄入为(127±34)kJ·kg^(-1)·d^(-1),是静息能量消耗的1.41±0.43倍,其中蛋白质摄入(1.02±0.29)g·kg^(-1)·d^(-1),是静息蛋白质消耗(0.87±0.34)g·kg^(-1)·d^(-1)的1.31±0.61倍,呈负氮平衡(-2.02±4.07);与慢肝组比较,肝硬化组的静息能量消耗、能量及三大能量营养素摄入量、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下(P<0.01),体重下降明显(P<0.01),负氮平衡严重(P<0.01);肝硬化组的能量摄入与静息能量消耗和基础能量消耗的比值呈正相关(P<0.05),血清前白蛋白与蛋白质氧化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呈低代谢状态;负氮平衡是慢肝与肝硬化患者的共同营养问题;早期预防慢性肝病患者的营养不良能够改善其远期预后。
于淑清孟庆华李玉贤冯岩梅倪明美王金环王欣
关键词:肝炎慢性肝硬化能量代谢
恩替卡韦在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对HBV所致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化及近期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4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应用恩替卡韦0.5mg/日,分别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12周、24周)的生化、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指标及治疗第4周、12周、24周的HBV DNA定量的变化。同时应用MELD评分公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8、12、24周后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治疗4周、8周、12周、24周的凝血酶原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治疗12周、24周的血清白蛋白(ALB)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12周、24周的MELD评分值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0,P<0.01)。第4周、12周、24周的HBVDNA定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恩替卡韦能有效抑制HBV的复制,改善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生化指标,降低其病死率。
于红卫李娟孟庆华冯岩梅赵敬敬王金环金怡
关键词: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慢加亚急性肝衰竭
乙肝患者配偶乙肝病毒标志物特点分析
2018年
目的了解乙肝患者配偶的乙肝病毒标志物特点。方法选择102例门诊就诊的乙肝患者的配偶为研究对象,抽血送检乙肝病毒标志物,必要时进行HBV-DNA定量和肝功能检测。结果 102例被调查人群中,89例HBcAb阳性,占87.25%,合并HBsAb阳性者51例(57.30%),HBsAb滴度均低于100 IU/ml;3例HBs Ag阳性合并HBeAg或HBeAb阳性者HBV-DNA定量呈阳性,其余病毒定量均阴性;9例乙肝标志物全部阴性,占总人数的8.82%。结论乙肝患者配偶既往感染率高,最终转为慢性感染者比例较低。
王金环鲍旭丽韩大康
关键词: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疫苗性传播配偶
急性肝功能衰竭与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能量代谢特点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ALF)及亚急性肝功能衰竭(sALF)患者能量代谢特点。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8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ALF患者13例、SALF患者2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0例及健康对照30名为研究对象,应用代谢车进行能量代谢指标测定,包括静息能量消耗(REE)、预测REE(pREE)、呼吸商(RQ)、碳水化合物氧化率(CHO)、脂肪氧化率(FAT)及蛋白质氧化率(PR0)。两组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定性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健康对照组、肝硬化组、ALF组、SALF组患者的REE分别为(6180.05±1434.68)、(5584.38±1180.14)、(7107.01±1641.22)和(6530.31±1306.92)kJ/d(F=3.557,P=0.018)。REE/pREE分别为(96.77±18.77)%、(88.80±17.71)%、(114.69±29.19)%和(112.48±17.33)%(F=7.389,P=0.000)。RQ分别为0.87±0.04、0.83±0.06、0.84±0.06和0.79±0.04(F=10.499,P=0.000)。CHO分别为(51.53±13.00)%、(39.30±19.09)%、(41.15±20.35)%和(25.04±13.45)%(F=1.234,P=0.303)。FAT分别为(37.00±13.99)%、(45.60±19.12)%、(43.85±21.01)%和(59.39±15.94)%(F=2.125,P=0.103)。PRO分别为(11.47±3.47)%、(15.10±4.83)%、(15.00±4.55)%和(15.57±6.88)%(F=2.338,P=0.080)。SALF组患者病程为(38.17±11.16)d,ALF组患者病程为(8.85±3.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68,P=0.000)。结论ALF和SALF患者REE、REE/pREE升高,呈高代谢状态。SALF患者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显著,以RQ及CHO降低,FAT升高为主,可能与病程较长相关。
赵娟王金环李胜利刘璐璐时淑云李娟于红卫孟庆华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静息能量消耗呼吸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