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战国

作品数:112 被引量:431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5篇木香
  • 22篇色谱
  • 18篇相色谱
  • 17篇川木香
  • 16篇内酯
  • 14篇去氢木香内酯
  • 14篇木香内酯
  • 12篇木香烃内酯
  • 10篇液相色谱
  • 10篇中药
  • 9篇学成
  • 9篇化学成分
  • 9篇高效液相
  • 9篇高效液相色谱
  • 8篇药效
  • 8篇质谱联用
  • 8篇色谱法
  • 8篇提取物
  • 8篇气相色谱
  • 7篇液相色谱法

机构

  • 64篇成都中医药大...
  • 50篇四川大学
  • 49篇成都大学
  • 15篇四川师范大学
  • 4篇茂县人民医院
  • 3篇汶川县人民医...
  • 2篇成都肛肠专科...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阿坝州盛邦生...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西华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澳门大学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 1篇四川省自然资...
  • 1篇攀枝花丽新园...

作者

  • 112篇王战国
  • 49篇胡慧玲
  • 15篇张晓喻
  • 11篇方明
  • 10篇邹亮
  • 10篇刘刚
  • 9篇傅超美
  • 8篇蒋学华
  • 8篇刘芳
  • 7篇何瑶
  • 6篇朱江
  • 6篇高飞
  • 6篇刘巧
  • 6篇张艺
  • 5篇古锐
  • 5篇兰轲
  • 5篇瞿燕
  • 5篇付超美
  • 5篇赵钢
  • 4篇毛茜

传媒

  • 15篇中药与临床
  • 8篇中草药
  • 6篇中国民族医药...
  • 6篇华西药学杂志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中成药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中药材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药房
  • 2篇四川生理科学...
  • 2篇第三届中医药...
  • 2篇第四届中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

  • 4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13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小粒径色谱柱法测定红景天提取物中红景天苷、酪醇和络赛维的含量
目的:建立应用小粒径色谱柱快速测定红景天提取物中红景天苷、酪醇和络赛维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ALO C18 (4.6 mm×150 mm,2.7 μm);流动相为A,乙腈,B,水(含0.1%甲...
邹亮王战国胡慧玲阳明福包希福王安齐
关键词:红景天提取物红景天苷酪醇
GC-MS分析晶珠藏药寝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离鉴定晶珠藏药寝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技术,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气相色谱共分离出60个峰,鉴定出其中的42个峰,占总成分相对含量的82.92%,且大部分峰出现在10~20min。结论丁香酚(12.57%)、柏木脑(12.28%)、顺-α-红没药烯(7.40%)和β-桉叶醇(6.06%)在晶珠藏药寝香挥发油中的含量较高;所建方法可靠,可为晶珠藏药寝香的品质鉴定提供参考。
魏磊王战国胡慧玲喻东陈放杨福寿包希福吴建昉
关键词: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苦荞提取物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测定苦荞提取物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评估苦荞提取物质量。方法:Welchrom-C18色谱柱(4.6 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2%甲酸水溶液(50∶50),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芦丁在1.56~100.00 mg·L-1,槲皮素在1.52~97.00 m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芦丁为98.49%(RSD 1.25%,n=5),槲皮素为97.87%(RSD 1.69%,n=5),芦丁的含量为18.97%±1.43%,槲皮素的含量为5.03%±0.42%。结论:该方法成功应用于苦荞提取物中的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邹亮王战国胡慧玲赵钢胡一冰王安齐
关键词:芦丁槲皮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泻心汤中药效成分的吸收机制与相互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泻心汤药中效成分黄芩苷、大黄酸、盐酸小檗碱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吸收机制和相互作用。方法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黄芩苷、大黄酸、盐酸小檗碱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的转运过程,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在BL侧的累积量,通过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比较配伍前后药物Papp的差别,探讨药物的跨细胞转运机制和相互作用。结果泻心汤药效成分黄芩苷、大黄酸、盐酸小檗碱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皆以被动扩散为主要跨细胞转运方式,配伍前后药物的Papp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泻心汤中药效成分跨细胞转运方式为被动扩散,在转运过程中,药物之间无影响。
郭雨依王凌杜青青王战国蒋学华
关键词:CACO-2细胞模型泻心汤药效成分相互作用
一种煨木香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煨木香乙酸乙酯提取物,该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如图1所示,具有16个特征峰。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以川木香及其煨制法为研究对象,对川木香炮制工艺、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药效物质基础的变化及...
胡慧玲傅超美瞿燕王战国章津铭许丽佳
正交设计优选川木香纸煨工艺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优选川木香纸煨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含量和木香烃内酯及去氢木香烃内酯的总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对川木香的纸煨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最佳纸煨工艺条件是将药材加适量的水浸泡,闷润6 h后切成10 cm左右的薄片,干燥,一层草纸一层川木香,120℃条件下煨制2 h。结论:该纸煨工艺稳定可控,可为川木香纸煨品的生产提供参考。
胡慧玲王战国付超美贾东艳何瑶瞿燕
关键词:川木香正交试验
HPLC测定连栀矾溶液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连栀矾溶液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hromstar TM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含0.1%三乙胺和0.1%甲酸的水溶液(30:70,V/V);检测波长345 nm,柱温30℃,流速0.8 m 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连栀矾溶液样品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在12 min内达到分离,峰形尖锐对称。盐酸小檗碱在2.82-44.91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5%。七批次连栀矾溶液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以盐酸小檗碱计,分别为0.126±0.019,0.167±0.029,0.140±0.018和0.618±0.079 mg﹒m L-1。结论:建立的HPLC方法高效、准确,经济,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连栀矾溶液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同时快速测定分析。
袁学刚王战国胡慧玲杨向东邹亮余腾江刘巧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表小檗碱黄连碱盐酸小檗碱
一种治疗溃疡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溃疡病的药物组合物,它是以川木香和沙棘油为原料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药物中两味原料配伍使用,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且药效明确,质量可控,服用方便,药物生...
赖先荣孟宪丽张艺王战国古锐
文献传递
中药及民族药熏蒸的临床应用及用药特点研究进展
2023年
中药熏蒸作为传统中医外治疗法的一个分支,借助药物与水沸腾后产生的气体和热量对患者局部及全身进行熏蒸,使药效游走于经络肌理之间,起到活血通络、抗炎、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祛瘀消肿等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熏蒸疗法用药广泛,药物组成多变,多采用芳香浓烈、刺激走窜之药物,多以行气血、祛风湿、强筋骨类药物为主。本文结合熏蒸疗法对各类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痹症等疾病的临床研究报道,重点从熏蒸疗法历史沿革、作用机制和原理、临床作用以及辨证用药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中药及民族药熏蒸疗法的临床合理应用以及药物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于畅庞欣怡张力丹苏盼王战国
关键词:中药熏蒸中药
羌医手法治疗方法学简介被引量:4
2013年
羌医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医学,具有简便易行、治法独特、就近取材、价廉、疗效显著等鲜明的优点。手法治疗是羌族按摩医师和骨科医师施用手为主的各种术式,作用于患者体表不同部位,进行治疗和检查的一种外治法,具有见效快、疗效高、运用方便快捷、成分低等优点,是羌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羌医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是在病人身上作各种有节律的动作。流传至今的基本手法约有30多种,常用的有推、捏、按、揉、摸、摇、空拳捶、刺、点、搓、扣击、钻、抓、提、楸、拨、拉、上牵、背、抖等20种。羌医手法的运用与病人的病情、疾病的部位、以及医师的个人习惯与心得有关,但是运用的目的与原则都是一致的,要求手法柔和、有力、持久,并要求深透到组织间隙的深层部才能起到疗效。
杨福寿王战国兰轲李红梅杨福美包希福
关键词:手法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