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凤格

作品数:136 被引量:1,486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18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18篇玉米
  • 37篇SSR
  • 32篇DNA指纹
  • 22篇玉米品种
  • 21篇SSR标记
  • 16篇中国玉米
  • 14篇自交
  • 14篇自交系
  • 13篇DNA指纹库
  • 12篇分子标记
  • 11篇引物
  • 11篇玉米自交系
  • 11篇基因
  • 11篇纯度
  • 10篇毛细管
  • 10篇SNP
  • 9篇杂交
  • 9篇毛细管电泳
  • 8篇杂交种
  • 8篇数据库

机构

  • 121篇北京市农林科...
  • 20篇中国农业大学
  • 18篇全国农业技术...
  • 17篇吉林农业大学
  • 10篇扬州大学
  • 5篇北京市农林科...
  • 5篇黑龙江大学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 4篇吉林大学
  • 4篇江苏省农业科...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吉林省种子管...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农学院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吉林省农业科...

作者

  • 132篇王凤格
  • 99篇赵久然
  • 59篇易红梅
  • 36篇田红丽
  • 34篇王璐
  • 27篇郭景伦
  • 26篇葛建镕
  • 23篇许理文
  • 23篇宋伟
  • 17篇杨扬
  • 14篇任洁
  • 14篇孙世贤
  • 13篇王蕊
  • 13篇杨国航
  • 8篇王元东
  • 7篇蔚荣海
  • 6篇段民孝
  • 6篇邢锦丰
  • 6篇陆卫平
  • 6篇刘文彬

传媒

  • 34篇玉米科学
  • 24篇分子植物育种
  • 13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作物学报
  • 4篇作物杂志
  • 3篇种子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农技服务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5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16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DNA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研究背景】DNA指纹的高变异性和稳定性可以用来鉴定个体,这在植物育种中具有重要价值。DNA指纹数据库是植物分子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因为它为作物育种、品种质量控制、品种权保护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信息支...
江彬赵怡锟易红梅霍永学吴昊天任洁葛建镕赵久然王凤格
关键词:SSR数据库DNA指纹基因分型
文献传递
基于叶绿体InDel标记对玉米杂交种正反交的鉴定被引量:3
2018年
玉米的正反交杂交种在有些表型性状上存在差异,在有些品种中甚至直接影响总体产量。为了避免之前的鉴定正反交方法在取样类型和时间上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以玉米叶绿体基因组Insertion/Deletion(In Del)标记为基础开发引物,使用玉米叶片材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PMIDP01和CPMIDP03两个位点可分别鉴定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京科968的正反交组合,并可组合成效果稳定的二重PCR,从而得到一种对玉米正反交种的快速鉴定方法。此方法可应用于中国主要玉米品种正反交鉴定中,作为核基因组检测的补充,进一步完善品种真实性及品系溯源信息。
王蕊于倩倩田红丽许理文晏朋涛易红梅薛宁宁葛建镕董文攀杨扬任洁王璐周世良赵久然王凤格
关键词:INDEL叶绿体玉米杂交种毛细管电泳
玉米自交系遗传关系的SSR标记分析被引量:14
2005年
选用系谱明确的和系谱来源复杂的38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在玉米基因组上均匀选取62个SSR引物进行遗传关系分析:(ⅰ)分析SSR引物在这些自交系中的差异程度;(ⅱ)进行自交系的类群划分;(ⅲ)明确SSR标记在不同来源类型玉米自交系的类群划分和遗传关系分析上的应用价值。62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38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4.08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0.612,平均标记索引系数(MI)2.58,三个指标对标记多态性的分析不完全一致。UPGMA聚类分析将38个玉米自交系分为瑞德、旅大红骨、塘四平头、兰卡斯特、P1、P2和热带素湾7个类群,划群结果与系谱基本吻合,同时对系谱来源复杂的自交系进行分析,明确了它们的归属。
王凤格赵久然佘花娣陈刚郭景伦戴景瑞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SSR标记SSR引物类群划分系谱
我国玉米品种权保护现状、问题与建议被引量:5
2015年
简要分析了我国玉米品种权保护现状,对1999—2013年玉米品种权申请量变化、玉米品种权申请主体和不同类型单位申请量变化等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品种权保护中存在审查批准周期长、规划保护滞后、维权难度大、信息收集利用少和激励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提出改进DUS测试方法、开展技术协作与合作、加强市场秩序维护、挖掘利用新品种保护信息、完善品种权激励制度和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等建议。
杨海涛赵久然杨凤玲王凤格宋伟陈红
关键词:玉米品种权植物新品种权知识产权
玉米品种中糯1号纯度检测试剂盒
一套适于中糯1号纯度检测的简单快速、准确稳定的试剂盒产品(共8个),提供操作步骤、PCR全套反应体系、中糯1号标准电泳图谱。其特征是:每个试剂盒分别包含中糯1号纯度鉴定的一个特征引物,使用其中任一试剂盒均可对中糯1号进行...
赵久然王凤格郭景伦
文献传递
中国328个玉米品种(组合)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74
2014年
【目的】从育成年份、种植区域角度分析中国328个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上分析各适宜种植区域品种的遗传分化特点,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审定管理以及育种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均匀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40对核心SSR引物,采用10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328个代表性育成品种进行基因分型;通过Power-Marker ver.3.25软件评估40对SSR引物多态性,对参试品种按年份、区试组分析遗传多样性情况;利用多变量统计分析软件MVSP ver.3.13对328个品种按区试组进行主坐标分析。【结果】基于328个玉米品种数据,检测到40对SSR引物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3—16个,平均8.10个,多态信息指数(PIC)值变化范围为0.18—0.85,平均为0.63。参试品种不同年份间遗传多样性变化不大,PIC值在0.60左右摆动;8个区试组品种的总等位基因和总基因型变异范围为170—262和200—511,京津唐和西南组分别表现出了最低值和最高值,京津唐组PIC值最低为0.51,其余组均接近于0.60,平均杂合度均在0.60左右。8个区试组主坐标分析显示鲜食、极早熟品种遗传分布偏离普通玉米区域,具有明显的种质特异性;青贮玉米由于早期对照品种为普通玉米导致遗传分布向普通玉米延伸,仅有少数品种分布偏离普通玉米;京津唐、西南、东北早熟三组品种遗传分布相对集中;极早熟、京津唐、西南三组之间品种遗传分布几乎无重叠区域;东华北和黄淮海两组参试品种遗传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化但也有部分重叠,原因与对照品种曾经相同、育种同质化有关。【结论】利用SSR标记分析328份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特点,表明近年来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年份间变化不大,除京津唐组之外在其它区试组间差异性也不大。参试品种主坐标分析显示各区试组划分、对照品种设置起到了育种导�
王凤格田红丽赵久然王璐易红梅宋伟高玉倩杨国航
关键词:玉米SSR标记
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SNP 核心引物的确定及高通量检测方案的建立被引量:8
2021年
纯度是玉米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杂交种自交株是影响田间产量的关键因素。KASP(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的优点,适用于种子纯度检测。本研究基于12套杂交种及其父母本的三联体样本及335份玉米杂交种国家审定标准样品SNP指纹,从384个SNP基础位点筛选获得60个候选位点,位点转化为KASP引物的成功率为95%。综合考虑引物双亲互补率、多态性、稳定性和分型效果等多项指标,最终确定20个引物作为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核心引物,能够有效鉴定99.7%供试样品纯度。对于待测样品京科968通过SNP-DNA指纹数据库查询,并选择双亲互补型引物进行纯度鉴定。在检测的110个个体中,共检出1个自交苗和2个异型株,纯度为97.3%。同时,基于纯度核心引物对批量样品检测建立高通量纯度检测方案,具有快捷、准确、高通量和低成本的特点,为政府监管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纯度鉴定方案的选择。
王蕊施龙建田红丽易红梅杨扬葛建镕范亚明任洁王璐陆大雷赵久然王凤格
关键词:纯度SNP玉米杂交种核心引物
收获期对秋播糯玉米不同品种产量与淀粉糊化(RVA)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根据收获期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确定不同糯玉米品种的适宜收获期。【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8个品种为主区、4个收获期为副区),研究了不同品种籽粒产量、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在不同收获期(花后30、35、40和45 d)下的变化。【结果】随着收获期延迟,籽粒产量逐渐增加,增加速率以花后35~40 d最快,日增重达5.2%,花后40 d增加缓慢。淀粉含量先升后降,在花后35~40 d达到峰值,后期略有下降。收获期对糊化温度没有影响,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峰值时间均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呈先升后降趋势,这几项指标在花后40 d最高,回复值此时最低。RVA谱特征值中,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受收获期的影响较小,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回复值受收获期的影响较大。【结论】综合考虑产量、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在不同收获期间的变化趋势,可认为花后40 d收获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有利于改良糯玉米淀粉的品质。
陆大雷王德成赵久然王凤格陆卫平
关键词:糯玉米收获期淀粉
玉米DNA指纹数据库建库标准规范的建立被引量:9
2006年
为了保证玉米品种DNA指纹库构建的标准化,从建库标记、检测平台、试剂、样品、评估程序、数据整合、模式库、扩展库和随机盲测9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从而为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大规模的DNA指纹库构建研究奠定基础。
王凤格赵久然戴景瑞郭景伦原亚萍王璐易红梅孙世贤吕波
关键词:玉米DNA指纹数据库
糯玉米粉、淀粉和脱脂淀粉的理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以4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糯玉米粉、淀粉(脱蛋白)和脱脂淀粉(脱蛋白脱脂)的理化特性。结果表现,脱蛋白或脱蛋白脱脂处理不改变材料的结晶类型,各材料均表现为典型的"A"型衍射图谱。理化特性在糯玉米粉、淀粉和脱脂淀粉间存在显著差异。结晶度、膨胀势、回复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以糯玉米粉最高,脱脂淀粉最低;溶解度、峰值黏度和谷值黏度以淀粉最高,米粉最低;透光率以脱脂淀粉最高,米粉最低;但4个糯玉米品种的终值黏度变化趋势不甚明显。
陆大雷王德成赵久然王凤格陆卫平
关键词:糯玉米粉淀粉蛋白脂肪理化特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