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璐

作品数:39 被引量:460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4篇玉米
  • 13篇SSR
  • 11篇DNA指纹
  • 10篇SSR标记
  • 8篇玉米品种
  • 5篇遗传多样性分...
  • 5篇引物
  • 5篇指纹
  • 4篇荧光
  • 4篇杂交
  • 4篇杂交种
  • 4篇中国玉米
  • 4篇数据库
  • 4篇毛细管
  • 4篇毛细管电泳
  • 4篇核心引物
  • 4篇SNP
  • 3篇性状
  • 3篇玉米DNA
  • 3篇玉米杂交

机构

  • 35篇北京市农林科...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全国农业技术...
  • 4篇吉林大学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扬州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吉林省种子管...

作者

  • 36篇王璐
  • 34篇王凤格
  • 33篇易红梅
  • 31篇赵久然
  • 18篇田红丽
  • 13篇任洁
  • 12篇葛建镕
  • 10篇杨扬
  • 8篇郭景伦
  • 7篇王蕊
  • 7篇杨国航
  • 7篇孙世贤
  • 5篇许理文
  • 5篇宋伟
  • 4篇原亚萍
  • 4篇孙艳美
  • 4篇戴景瑞
  • 3篇刘亚维
  • 3篇于新艳
  • 3篇高玉倩

传媒

  • 9篇分子植物育种
  • 8篇玉米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作物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农艺及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青贮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青贮玉米是优质饲料作物,对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青贮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以141个通过国家及各省区(市)审定的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基于农艺及品质性状与SSR标记从生态区角度对供试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个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区间为10.30%~30.31%,平均为16.01%;多样性指数区间为0.50~0.71,平均为0.60。农艺及品质性状聚类将供试品种划分为5个组,同一生态区来源的品种多归为同一组。40个SSR标记共检测到482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12.05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变幅为0.27~0.89,平均为0.68。南方品种大部分聚集在同一组,与东华北、黄淮海和西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均较远,分别为0.054、0.047和0.046。两种方法分析结果具有共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南方品种在农艺及品质性状和SSR标记上均具有特异性,西北和黄淮海品种仅在农艺及品质性状具有特异性。将两种方法相结合,能更全面、准确的了解青贮玉米品种的遗传背景,为不同生态区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种植提供依据和参考。
刘少荣杨扬田红丽易红梅王璐康定明范亚明任洁江彬葛建镕成广雷王凤格
关键词:青贮玉米审定品种SSR标记
基于SSR标记进行我国559个代表性玉米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利用40对SSR核心引物对231份玉米骨干自交系和328份杂交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和杂交种之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小,多态信息指数(PIC)均为0.63;各杂种优势群的主坐标分析显示中国和美国自交系为两个相...
王凤格田红丽赵久然王璐易红梅宋伟高玉倩杨国航孙世贤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杂交种SSR标记杂优模式
文献传递
国家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品质及农艺性状与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中国东南区是我国鲜食糯玉米的主要生产、加工和消费地区。为了解该区域鲜食糯玉米的品质、农艺性状与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遗传多样性,以国家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样品为材料,用分子标记和形态学标记探究该区域鲜食糯玉米不同遗传背景下品质、农艺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41份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农艺、品质性状变异和SSR标记基因多样性:12个农艺、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72%~36.10%之间,平均值为14.06%;40个SSR标记共检测出321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179~0.866(平均值为0.658);供试材料的基因多样性为0.186~0.877(平均值为0.687)。聚类分析将供试41份材料划分为4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组群,以京科糯2000为代表的Ⅰ组产量性状表现优秀,且组内材料数量最多;以苏玉糯5号为代表的Ⅱ组材料数量次多,其组内品种皮渣率较低,含水率也低于其他组别。4个聚类分组在农艺、品质性状上各有特点,根据不同育种需求,选择相应的杂优模式能够有效利用育种资源,从而加速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提优进程。
仇律雯杨扬范亚明田红丽易红梅王璐任洁葛建镕王凤格陆大雷
关键词:糯玉米农艺性状品质性状SSR标记
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中的异常电泳类型及原因分析被引量:18
2007年
采用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技术进行玉米SSR标记的片段分析。利用峰型、峰面积和其它荧光干扰峰等方面的特征对特异峰和非特异峰进行甄别。分析了特异峰的具体表现类型及原因:包括N+1峰、稀有峰、连续多峰、三峰和高低峰等。探讨了片段扩增产物大小与异常峰型的关系。为保证玉米品种DNA指纹库构建的标准化,提出了数据统计规范化的解决方案。
王凤格易红梅赵久然王璐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玉米SSR
检测玉米种子纯度PAGE银染时应注意的问题
2009年
SSR(微卫星标记)分子检测方法已在玉米品种纯度及真实性检测上广泛应用.银染作为最后一个环节在检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银染出来的带型明亮、清晰,说明以前的各个环节技术操作完成准确无误:反之.若银染出现无带、带弱、缺失等现象,可能是前面哪个环节出了差错.也可能是因染色环节的失误所致。
宋瑞连王璐许理文张静梅刘亚维任洁
关键词:银染PAGE种子纯度玉米微卫星标记品种纯度
适于玉米SSR核心引物的通用PCR扩增反应程序的建立被引量:7
2008年
通过研究退火温度与引物TM值之间的关系,确定玉米核心引物设计时对TM值的特殊要求,通过比较3种PCR扩增程序,确定两步法扩增作为新设计引物的统一的PCR反应程序,为基于玉米SSR核心引物构建多重PCR组合反应进行高通量的基因分型奠定了基础。
王凤格易红梅赵久然王璐孙艳美
关键词:玉米SSRPCR核心引物
不同取样方式对DNA快速提取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利用快提法对不同取样部位及不同取样时期的样品提取DNA并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PCR扩增效果较好的样品包括种子胚、胚乳、未发芽时的水培初生根和次生根的根尖、发芽1d的胚芽(幼叶)、发芽1—3d的胚芽鞘、以及发芽3.5d的中胚轴;而发芽后的水培根尖、发芽3d的幼叶、发芽5d的胚芽鞘、发芽10d的中胚轴提取的DNA扩增效果较差或没有扩增产物。
易红梅张芳王凤格赵久然陈景堂郭景伦王璐
关键词:DNA快速提取玉米胚乳
吉林省玉米新品种SSR标记指纹数据库的构建及其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以SSR标记为技术手段,利用20对核心引物,构建吉林省2005~2009年审定的174份普通玉米新品种的DNA指纹数据库,同时分析不同年份间审定品种的等位基因频率、等位基因数目、多态性信息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2005~2009年供试174份材料的平均等位基因数目略有下降,但平均多态性信息指数没有明显变化,不同年份间玉米品种的个别等位基因频率变化比较明显,分析可能在育种过程中人为施加了较强的定向选择而保留了下来,说明随着年份的变化,个别稀有等位基因可能在减少,但遗传多样性并没有降低。同时说明在评价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变化时,多态性信息指数反映的应该更加客观一些。吉林省玉米品种不同年度间的遗传多样性无明显变化,说明近些年吉林省审定的品种在育种资源、育种模式以及育种方向上变化较小,没有较大的突破。
高玉倩田红丽王凤格赵久然陈学军王璐易红梅原亚萍
关键词:玉米SSR
基于叶绿体InDel标记对玉米杂交种正反交的鉴定被引量:3
2018年
玉米的正反交杂交种在有些表型性状上存在差异,在有些品种中甚至直接影响总体产量。为了避免之前的鉴定正反交方法在取样类型和时间上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以玉米叶绿体基因组Insertion/Deletion(In Del)标记为基础开发引物,使用玉米叶片材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PMIDP01和CPMIDP03两个位点可分别鉴定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京科968的正反交组合,并可组合成效果稳定的二重PCR,从而得到一种对玉米正反交种的快速鉴定方法。此方法可应用于中国主要玉米品种正反交鉴定中,作为核基因组检测的补充,进一步完善品种真实性及品系溯源信息。
王蕊于倩倩田红丽许理文晏朋涛易红梅薛宁宁葛建镕董文攀杨扬任洁王璐周世良赵久然王凤格
关键词:INDEL叶绿体玉米杂交种毛细管电泳
中国328个玉米品种(组合)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74
2014年
【目的】从育成年份、种植区域角度分析中国328个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上分析各适宜种植区域品种的遗传分化特点,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审定管理以及育种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均匀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40对核心SSR引物,采用10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328个代表性育成品种进行基因分型;通过Power-Marker ver.3.25软件评估40对SSR引物多态性,对参试品种按年份、区试组分析遗传多样性情况;利用多变量统计分析软件MVSP ver.3.13对328个品种按区试组进行主坐标分析。【结果】基于328个玉米品种数据,检测到40对SSR引物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3—16个,平均8.10个,多态信息指数(PIC)值变化范围为0.18—0.85,平均为0.63。参试品种不同年份间遗传多样性变化不大,PIC值在0.60左右摆动;8个区试组品种的总等位基因和总基因型变异范围为170—262和200—511,京津唐和西南组分别表现出了最低值和最高值,京津唐组PIC值最低为0.51,其余组均接近于0.60,平均杂合度均在0.60左右。8个区试组主坐标分析显示鲜食、极早熟品种遗传分布偏离普通玉米区域,具有明显的种质特异性;青贮玉米由于早期对照品种为普通玉米导致遗传分布向普通玉米延伸,仅有少数品种分布偏离普通玉米;京津唐、西南、东北早熟三组品种遗传分布相对集中;极早熟、京津唐、西南三组之间品种遗传分布几乎无重叠区域;东华北和黄淮海两组参试品种遗传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化但也有部分重叠,原因与对照品种曾经相同、育种同质化有关。【结论】利用SSR标记分析328份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特点,表明近年来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年份间变化不大,除京津唐组之外在其它区试组间差异性也不大。参试品种主坐标分析显示各区试组划分、对照品种设置起到了育种导�
王凤格田红丽赵久然王璐易红梅宋伟高玉倩杨国航
关键词:玉米SSR标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