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手术
  • 19篇肿瘤
  • 18篇切除
  • 14篇迷走
  • 14篇迷走神经
  • 13篇外科
  • 12篇神经切断
  • 12篇迷走神经切断
  • 12篇溃疡
  • 11篇十二指肠
  • 11篇皮素
  • 11篇内皮
  • 11篇内皮素
  • 10篇十二指肠溃疡
  • 10篇切除术
  • 10篇外科手术
  • 10篇肠癌
  • 9篇术后
  • 7篇胃切除
  • 7篇结肠

机构

  • 8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1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解放军第一医...
  • 1篇北京中日友好...

作者

  • 105篇王代科
  • 32篇刘宝华
  • 17篇文亚渊
  • 13篇余佩武
  • 12篇金世龙
  • 12篇王亚旭
  • 11篇陈惠孙
  • 10篇胡德耀
  • 9篇周月庆
  • 9篇蔡志民
  • 8篇何双梧
  • 8篇王仁云
  • 6篇肖南
  • 5篇周继红
  • 5篇陈林
  • 5篇杨顺兴
  • 3篇鄢俊
  • 3篇姜军
  • 3篇顾红光
  • 3篇沈康强

传媒

  • 17篇中国普外基础...
  • 15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普外基础与临...
  • 7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中国实用外科...
  • 5篇中国普通外科...
  • 4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国外医学(外...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医师进修杂志
  • 3篇实用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腹部外科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国外医学(消...
  • 2篇四川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年份

  • 1篇2004
  • 7篇2002
  • 5篇2001
  • 6篇2000
  • 10篇1999
  • 16篇1998
  • 16篇1997
  • 3篇1996
  • 13篇1995
  • 11篇1994
  • 5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1
  • 4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5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症与病死率的关系分析(附112例报告)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了解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并发症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对 19年来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 112例SAP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12例中 ,治愈 92例 (82 .1% ) ,死亡 2 0例 (17.9% ) ,发生各种并发症 73例(65 .2 % )。手术治疗 73例 (65 .2 % ) ,治愈 5 8例 (79.5 % ) ,死亡 15例 (2 0 .5 % )。非手术治疗 3 9例 (3 4.8% ) ,治愈 3 4例(87.2 % ) ,死亡 5例 (12 .8% )。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间治愈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与病死率有关的并发症为休克、肺功能不全、胰性脑病和全身感染 ,其病死率分别为 7.1%、6.3 %、5 .4%和 3 .6%。SAP并发症综合评分大于 7分组和小于 7分组比较 ,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SAP患者是死于其并发症 ,而并发症中休克、肺功能不全、胰性脑病和全身感染是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金世龙王代科顾红光王仁云廖维健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手术指征手术时机
犬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粘膜切除术后的胃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
1995年
对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粘膜切除术后的6只犬胃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术后4~6月,重建的胃窦愈合良好,胃无膨胀和潴留,胃窦肌层胆碱能神经形态正常,胃粘膜无严重炎症或萎缩,其营养状态基本正常,胃运动功能接近原生理状态。提示该手术不失为一较理想的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术式。
李义兵王代科
关键词:迷走神经组织学观察胃运动功能胆碱能神经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温热、高渗液、化疗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体外作用被引量:8
1994年
本实验观察了温热、高渗液、化疗药物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细胞毒作用以及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癌细胞的克隆形成率逐步降低;单纯加温43℃、30分钟,不能杀死全部胃癌细胞;加温联合高渗液(7.5%NaCl)和/或丝裂霉素C(MMC)有明显的抗癌协同作用,三者联合应用,在41℃、30分钟即可杀死全部胃癌细胞;温热与5-氟脲嘧啶无抗癌协同作用。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表明,温热作用的部位是在细胞质膜。本实验为持续性腹腔温热灌注治疗胃癌的腹膜种植(转移)提供了实验依据。
王亚旭王代科刘宝华
关键词:高渗液MGC-803人胃癌细胞株体外作用化疗克隆形成率
一氧化氮与前列环素对内皮素-1生物学效应的调节作用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和方法:应用肝脏原位灌注模型,观察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对肝脏的损伤作用,以及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和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对ET-1生物学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ET-1能使肝细胞浊肿变性,增加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和酶的漏出。NO合成抑制剂能使ET-1的肝损伤作用加重,PGI2和消炎痛能部分减轻ET-1的肝损伤作用。结论:NO。
刘宝华陈惠孙胡德耀王代科肖南
关键词:一氧化氮肝损伤前列环素内皮素-1
联合细胞毒诱导分化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诱导分化剂联合细胞毒药物对胃癌细胞的作用效能,寻找治疗胃癌的新途径。方法: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α-干扰素(α-IFN)和5-Fu,分别以单用、两两双用和联用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作用,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图像分析和CEA测定等方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结果:①随着单用、双用和联用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升高,平皿克隆形成率逐渐下降,细胞周期示G0/G1期细胞相对积聚,DNA合成受抑制。②癌细胞恶性表型逐渐消失,成熟细胞特征逐渐增多,培养液CEA滴度逐渐下降。③药物作用后细胞凋谢现象明显,可见大量凋谢小体。结论:3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可对胃癌细胞产生显著的抑制增殖、诱导分化和促凋谢作用。
夏锋王代科刘宝华冯素珍陈林李义兵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Α-干扰素胃癌
内毒素血症时肝组织中内皮素A型受体基因定位和转录表达
1997年
内毒素血症时肝组织中内皮素A型受体基因定位和转录表达刘宝华陈惠孙王代科胡德耀周继红文亚渊内皮素(endothelins,ETs)具有强烈而持久的缩血管效应.ETs只有与靶细胞上的内皮素受体结合,方可实现其生物学效应[1].内皮素A型受体(endoth...
刘宝华陈惠孙王代科胡德耀周继红文亚渊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内皮素受体基因转录表达
结直肠癌骨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1年
沈康强何双梧刘宝华王代科
关键词:骨髓微转移CKEMACEA单克隆抗体
胆囊结石患者血浆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变化
2000年
周文徐有奇文亚渊王代科金世龙
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胆囊结石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粘膜切除术对胃泌素和胃排空的影响被引量:1
1995年
作者对42例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粘膜切除术(HSV+MA)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和胃排空的变化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和1年少数患者(13/42和3/28)胃排空延迟,但术后3年胃排空均已恢复正常。由此表明,HSV+MA既可消除HSV后溃疡复发的因素,又可以保留胃窦和幽门的功能,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较理想的术式。
余佩武王代科文亚渊蔡志民刘宝华
关键词:胃排空HSV迷走神经血清胃泌素
胰腺假性囊肿的现代治疗被引量:3
1993年
PPC概念和处理上的陈旧格局已变革。急、慢性两者的发生、发展和处理原则是不同的。PPC与主胰管的解剖关系已得到阐明,已报道的PPC与主胰管交通总发生率为26%。新近将PPC分为坏死后Ⅰ型、坏死后Ⅱ型及潴留性Ⅲ型。PPC自然消退率为7%~60%,6周龄以下的PPC据多。新的治疗方法已使传统的期待性对策不完全必要。本病的现代治疗包括期待性处理、传统手术方法、经皮置管引流、内窥镜治疗等。
张跃王代科
关键词:胰腺囊肿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