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晓杰

作品数:37 被引量:570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湿地
  • 18篇黄河
  • 18篇黄河口
  • 17篇土壤
  • 9篇滨海湿地
  • 8篇湿地土壤
  • 7篇碱蓬
  • 7篇滨岸潮滩
  • 7篇潮滩湿地
  • 6篇黄河三角洲
  • 6篇
  • 5篇生境
  • 5篇不同生境
  • 5篇翅碱蓬
  • 4篇空间分布特征
  • 3篇土壤碳
  • 3篇硝化
  • 3篇硝态氮
  • 3篇河口湿地
  • 3篇滨岸

机构

  • 27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中国科学院烟...
  • 19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福建师范大学
  • 5篇厦门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滨州学院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临沂大学
  • 1篇山东省黄河三...
  • 1篇山东黄河三角...
  • 1篇黄河口水文水...

作者

  • 37篇牟晓杰
  • 27篇孙志高
  • 15篇王玲玲
  • 14篇刘兴土
  • 10篇孙万龙
  • 7篇宋红丽
  • 6篇孙文广
  • 6篇姜欢欢
  • 5篇仝川
  • 3篇陈小兵
  • 3篇董洪芳
  • 2篇毛培利
  • 2篇刘景双
  • 2篇刘荣芳
  • 2篇于君宝
  • 2篇管博
  • 2篇孙景宽
  • 2篇吴春发
  • 1篇崔保山
  • 1篇张林海

传媒

  • 8篇湿地科学
  • 5篇草业学报
  • 4篇环境科学
  • 3篇土壤通报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5
  • 5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口潮间带碱蓬湿地植物-土壤系统V和Co生物累积的季节变化被引量:2
2017年
2008年5—11月,对黄河口滨岸潮滩不同表现型碱蓬(Suaeda salsa)(中潮滩碱蓬,MMS,S.salsa in middle marsh;低潮滩碱蓬,LMS,S.salsa in low marsh)湿地植物-土壤系统V和Co含量的季节动态及其生物累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MS和LMS湿地表层土壤中V或Co含量的季节变化差异明显,但同一种湿地土壤中V和Co含量的变化模式相似。MMS(或LMS)湿地土壤的V含量均明显高于Co含量,二者在生长季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01%、12.35%(MMS)和4.08%、4.94%(LMS)。MMS和LMS湿地表层土壤V的地累积指数(I_(geo))大多介于1—2,处于轻度污染状况;Co的I_(geo)大多介于0—1之间,处于无污染到轻度污染状态。V和Co含量在MMS不同部分中整体表现为枯落物>根>叶>茎(P<0.05),而在LMS中表现为枯落物>叶>茎>根(P<0.001)。MMS和LMS不同器官的V或Co转移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前者V和Co的R/S(根茎比)、R/L(根叶比)和S/L(茎叶比)大多大于1,后者中两种元素的相应比值则大多小于1。MMS和LMS不同部分的V和Co累积系数(AF)整体均表现为AFV
田莉萍孙志高牟晓杰胡星云
关键词:生物累积黄河口
黄河口翅碱蓬湿地土壤氮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1
2013年
2009年4~11月,选择位于黄河口滨岸中潮滩和低潮滩上的翅碱蓬湿地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湿地土壤氮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湿地不同土层的NO3--N、NH4+-N和TN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但不同类型湿地之间差异较大。二者NO3--N、NH4+-N含量的季节差异主要与其所受潮汐影响程度及其引起的无机氮物理运移和对NH4+-N吸附能力的差异有关。二者在7月较低的NO3--N含量主要与植物对土壤中有效氮的大量吸收与利用有关,而8月较高的NO3--N、NH4+-N含量主要与此间土壤有机氮矿化较强有关。两种湿地不同土层的TN含量与C/N的季节变化规律整体相反。二者TN含量的差异主要受制于不同土层的有机质分布以及潮汐的影响状况,而C/N的差异主要与两种湿地在不同时期受陆源的影响程度有关。
牟晓杰孙志高刘兴土
关键词:黄河口土壤
黄河口滨岸潮滩不同生境下翅碱蓬硫元素的季节变化被引量:4
2011年
2008年5-11月,对黄河口滨岸潮滩不同生境下翅碱蓬(Suaeda salsa)硫(S)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潮滩翅碱蓬(JP1)和低潮滩翅碱蓬(JP2)各器官生物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总体表现为JP1>JP2;JP1和JP2地上与地下部分比值的变化较为一致,整体表现为JP2>JP1;二者枯落物量呈递增变化;JP1和JP2叶、茎和枯落物中的全硫(TS)含量在生长季波动变化明显,整体呈先增后减变化,而根中的TS含量在生长季呈递减变化,符合指数衰减模型;二者不同器官及枯落物的TS累积量和S累积速率(VS)季节变化明显,JP1地上部分的TS累积量和VS明显高于JP2,且二者地上部分的TS累积量和VS均明显高于地下;JP1和JP2不同部分的S分配比差异明显,其中叶的分配比最高,分别为(38.34±16.19)%和(66.27±12.09)%,说明叶是翅碱蓬重要的S累积器官。结果显示,翅碱蓬的生态学特性和其所处生境的水盐状况对JP1和JP2生物量、TS含量、累积量、累积速率、分配比均具有重要影响。
孙万龙孙志高林光辉牟晓杰王玲玲
关键词:翅碱蓬黄河口
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60
2010年
了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有机碳状况是开展我国典型砂质和淤泥型海滩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湿地生态修复研究的基础,通过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新生滨海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湿地植物碳含量差异性不大,而植物碳密度变化幅度较大,且其空间变化趋势与植物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相似,均呈M型.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范围在0.75~8.35g·kg-1之间,明显低于淡水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趋势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基本一致.相关分析表明,pH值与土壤有机碳密度呈负相关,土壤TN、C/N、含盐量与土壤有机碳密度呈线性正相关性,而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TN、C/N、pH值、含盐量与植物碳密度相关性不显著.
董洪芳于君宝孙志高牟晓杰陈小兵毛培利吴春发管博
关键词:滨海湿地有机碳
黄河口新生湿地土壤Fe和Mn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20
2013年
2009年5月,在今黄河人海口北部的新生湿地区域,依据植被类型设置9个采样区,研究了不同植物群落下湿地土壤Fe和Mn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的Fe、Mn含量在水平分布上由三棱蔗草·朝天委陵菜湿地到光滩呈波动上升趋势,在垂直分布上则表现为不同的波动变化特征.成土母质决定湿地土壤Fe、Mn含量的空间分布,而海水、植被和土壤细颗粒对其也有重要影响.相关分析表明,Fe、Mn之间以及二者与粉粒、TN、NO3--N和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黏粒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Fe、Mn与N具有较好的共存性,土壤细颗粒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Fe、Mn分布的主导因素.黄河口新生湿地的Fe含量范围为16.49~33.11g·kg-1,均值为22.54g·kg-1,与苏北潮滩湿地,中国黄土高原黄土和中国土壤的背景值相近,但略低于长江口湿地,红树林湿地和内陆湖泊湿地.Mn含量范围为305.87~711.39mg·kg-1,均值为451.09mg·kg-1,低于中国黄土高原黄土和中国土壤的Mn含量背景值.
孙文广甘卓亭孙志高李丽丽孙景宽孙万龙牟晓杰王玲玲
关键词:FEMN黄河口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不同生境下翅碱蓬锰和锌含量的季节变化被引量:7
2012年
锰和锌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氮的代谢起到重要的影响;锌元素还与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合成息息相关,锰元素则能够调节植物体内氧化还原状况,是盐生植物适应环境不可缺少的元素。于2008年5~11月,在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不同生境下,对翅碱蓬(Suaeda salsa)的锰和锌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潮滩翅碱蓬和低潮滩翅碱蓬的锰和锌含量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中潮滩翅碱蓬不同器官的锌含量都大于低潮滩翅碱蓬,而低潮滩翅碱蓬除了根的锰含量小于中潮滩翅碱蓬外,其他器官的锰含量都大于中潮滩翅碱蓬;二者不同器官的锰和锌含量都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其变化模式虽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上都表现为生长初期锰和锌含量较低,之后波动增加;二者枯落物的锰含量变化较为一致,但锌含量差异显著(p<0.05);尽管中潮滩翅碱蓬与低潮滩翅碱蓬不同部位的锰和锌含量间的相关性都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不同表现型植被间差异较大,原因可能与其生理生态结构以及对锰和锌元素吸收与利用程度的差异有关。中潮滩翅碱蓬、低潮滩翅碱蓬不同部位的锰和锌储量亦具有明显季节变化,且其变化模式大多符合Gauss曲线;在翅碱蓬生长阶段,根为中潮滩翅碱蓬锰和锌元素的主要储库,其含量分别为(26.23±5.43)%和(2.84±1.06)%;根也为低潮滩翅碱蓬锌元素的主要储库,其含量为(19.58±10.95)%;而茎为低潮滩翅碱蓬锰元素的主要储库,其含量为(42.09±4.08)%。二者枯落物中锰和锌储量,特别是锌储量,所占比例很高,这可能与翅碱蓬生长末期,其地上不同器官中残存的大量锰和锌元素,在其死亡前因移动性较差而无法大量转移有关。研究发现,中潮滩翅碱蓬、低潮滩翅碱蓬不同部位锰和锌含量和储量的变化及差异主要与其生态学特性、不同器�
宋红丽孙志高牟晓杰王玲玲姜欢欢孙万龙孙文广
关键词:翅碱蓬黄河口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碳、氮、磷、硫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2023年
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C)、氮(N)、磷(P)、硫(S)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采集辽河三角洲碱蓬湿地、芦苇湿地、香蒲湿地、油田区芦苇湿地、水稻田、玉米地、榆树林地7种不同类型土壤,测定C、N、P、S含量及其相关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TS含量多数未产生显著影响(只有碱蓬湿地和榆树林地存在显著差异)。4种湿地类型(芦苇湿地、香蒲湿地、碱蓬湿地和水稻田)土壤SOC含量显著高于玉米地和榆树林地。芦苇湿地、香蒲湿地、水稻田、玉米地的TN含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土壤类型,土壤TN含量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Eh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水稻田TP含量最高,芦苇湿地次之,榆树林地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DOC、硝态氮、铵态氮和硫酸盐含量也具有显著影响。芦苇湿地、香蒲湿地、水稻田的DO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玉米地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而水稻田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P<0.05),这主要与土壤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有关;受潮汐作用影响碱蓬湿地硫酸盐含量最高,其他区域无显著差异(P<0.05)。碱蓬湿地、油田区芦苇湿地和水稻田土壤的C∶N>20,其他区域均<20,表明前3种土壤硝化作用受有机碳可利用性控制,其他区域则受铵态氮可利用性控制;除油田区芦苇湿地以外其他区域土壤的C∶P均小于200,表明土壤磷活性较高,有利于植物生长;研究区N∶P均值为3.5,远低于全国N∶P平均值(8.0),因此N是研究区土壤的限制性营养元素;油田区芦苇湿地C∶S大于400,说明该区矿物态硫发生净固定,水稻田土壤C∶S介于200~400之间,表明土壤S既不用来合成有机硫也不从有机硫中释放,而其他区域土壤C∶S均小于200,表明这些区域目前基本处于�
姚卫举牟晓杰万斯昂徐惠风王苗苗赵泽宇
关键词:滨海湿地土地利用
中国滨海湿地分类系统被引量:64
2015年
中国拥有漫长的大陆海岸线和不同类型的滨海湿地。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滨海湿地的综合分类、水文分类和植被分类系统。在综合分类系统中,将中国滨海湿地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3个亚类,以及20个湿地型;水文分类根据湿地的盐度条件分为咸水(半咸水)湿地和淡水湿地两大类,根据湿地水文状况分为常年积水和周期性积水湿地,以及13个湿地型;植被分类则根据中国滨海湿地植被的特点分为滨海盐沼、滨海沼泽湿地、浅水植物湿地、红树林沼泽、海草湿地5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以及若干群系。
牟晓杰刘兴土阎百兴崔保山
关键词:滨海湿地植被分类
黄河口潮滩盐沼沉积强度对碱蓬残体分解及氮动态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基于野外原位分解实验,模拟研究了黄河口潮滩盐沼沉积强度对中潮滩碱蓬(Suaeda salsa)和低潮滩碱蓬残体分解及氮动态的可能影响。沿水盐梯度,设中潮滩和低潮滩2个分解小区,每个分解小区分别设无沉积(0 mm/a)、当前沉积增加(100 mm/a)和未来沉积增加(200 mm/a)3种固定沉积处理。结果表明,沉积强度对中潮滩和低潮滩碱蓬残体的分解具有一定影响,强沉积下残体的失重率和分解速率一般较高。当前或未来沉积增强后,二者残体的分解速率分别将增加138.10%~235.56%和8.89%~10.20%,95%分解时间分别将减少58.01%~70.24%和7.94%~9.13%。未来沉积增加处理下,中潮滩碱蓬残体的氮含量最大,其次为当前沉积增加处理下的氮含量,无沉积处理下的氮含量最小,3种处理下的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5);低潮滩碱蓬残体在未来和当前沉积增加处理下的氮含量相当,无沉积处理下的氮含量最小,3种处理下的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5)。当前或未来沉积增强后,中潮滩碱蓬残体在分解阶段将大多表现为氮累积特征,而低潮滩碱蓬残体将一直表现为较强氮释放特征,C/N对二者残体分解过程中氮养分的调控作用更为重要。研究发现,当不同沉积强度下潮滩环境养分状况不发生较大变化时,中潮滩和低潮滩碱蓬残体的相对分解速率可能取决于其基质质量;当养分状况发生较大改变时,其相对分解速率可能取决于分解环境的养分供给状况。
孙志高牟晓杰王玲玲孙万龙孙文广
关键词:黄河口
黄河三角洲典型潮滩湿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12年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潮滩湿地土壤NO3--N和NH4+-N的水平变异性在不同土层差异较大,较高的水平变异性主要与其在潮滩湿地良好水分条件下较为活跃的物理运移特性有关;潮滩湿地表层土壤NO3--N的水平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符合高斯模型,并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自然结构因素在引起NO3--N空间异质性中的贡献占优,随机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表层土壤NO3--N的空间变异性以向低潮滩延伸且受潮汐涨落影响较大的方向最大;潮滩湿地表层土壤的NO3--N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向低潮滩延伸方向形成明显斑块低值区,边缘则形成斑块高值区的特征。微地貌特征和潮汐微域物理扰动强度是导致空间异质性的两个重要随机因素,而水盐条件、土壤类型和潮汐物理扰动是3个重要结构因素。
牟晓杰孙志高刘兴土
关键词:潮滩湿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