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才平

作品数:114 被引量:1,181H指数:21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5篇文化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军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4篇教育
  • 35篇教育信息
  • 33篇教育技术
  • 23篇教学
  • 21篇教师
  • 18篇教育信息化
  • 18篇教育信息资源
  • 17篇信息技术
  • 17篇网络
  • 15篇信息资源
  • 10篇用户
  • 10篇教育公平
  • 10篇城乡
  • 8篇网络信息
  • 7篇一体化
  • 7篇师资
  • 7篇网络信息资源
  • 7篇基础教育
  • 7篇教师资源
  • 6篇师专

机构

  • 54篇华中师范大学
  • 44篇浙江师范大学
  • 13篇湘潭师范学院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湖北大学
  • 2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武汉交通职业...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第一师范...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河北机电职业...
  • 1篇浙江旅游职业...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114篇熊才平
  • 11篇何向阳
  • 10篇杨文正
  • 8篇丁继红
  • 8篇汪学均
  • 6篇谢希俐
  • 5篇徐刘杰
  • 5篇葛军
  • 4篇伍丹
  • 4篇朱爱芝
  • 4篇孙娟
  • 4篇蒋燕
  • 4篇金美林
  • 4篇黄伟琳
  • 4篇贾靖林
  • 4篇刘静
  • 4篇张文超
  • 3篇边志贤
  • 3篇江星玲
  • 3篇黄萍萍

传媒

  • 23篇中国电化教育
  • 16篇电化教育研究
  • 13篇现代教育技术
  • 8篇教育研究
  • 7篇远程教育杂志
  • 5篇现代远距离教...
  • 4篇中国教育信息...
  • 3篇开放教育研究
  • 3篇湘潭师范学院...
  • 3篇现代远程教育...
  • 2篇中国远程教育
  • 2篇职业教育研究
  • 2篇中国教育信息...
  • 2篇2011全国...
  • 2篇第八届全国教...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中小学信息技...
  • 1篇图书与情报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教育情报参考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12篇2009
  • 2篇2008
  • 10篇2007
  • 11篇2006
  • 5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知识沟”理论发展新动向及其演变链系统模型——探寻缩小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差异的理论依据被引量:18
2004年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育投资问题。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呈不平衡态势。打破学科界限 ,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 ,以系统论为指导 ,结合教育经济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探寻信息时代“知识沟”理论发展的新动向 ,构建“知识沟—数字鸿沟—贫富差距—教育信息化—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的演变链系统模型 ,揭示教育信息化发展滞后的严重危害性 ,进而寻求缩小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差异的理论依据 ,希冀引起地方政府对发展教育信息化的重新认识。
熊才平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知识沟
以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实证研究发现,现阶段学校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配置城乡差距巨大,主要表现在校园网络建设、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和《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等方面。提出以县为中心,集中资金建设大型数字化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库,本地区各级基础教育学校不再单独组建校本教育信息资源库,直接共享县中心教育信息资源库的所有资源,实现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
熊才平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教育技术
IT支持下的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研究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成功经验,预测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利用全球共享的教育资源库,研究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以数字化的学习方式...
熊才平蔡铁军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教学设计
文献传递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的转移逻辑被引量:49
2016年
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阶段。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体现了"信息—知识—智慧"的转移逻辑。在起点公平阶段,通过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互换和异地同步互动教学,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在过程公平阶段,通过智能化的教育信息资源主动推送,促进海量信息的精准获取,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个性化;在结果公平阶段,通过知识协作建构迁移和基于大数据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学习者获得自适应发展和客观科学的评价。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三个不同阶段构成了内在融贯的统一体,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体现认知建构的"信息—知识—智慧"内化流程。
熊才平丁继红葛军胡萍
关键词:教育公平信息技术可获得性
具身认知视域下创客教育的理念本质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创客运动的兴起在给全球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旨在厘清创客教育到底是什么、其核心特征是什么、蕴藏在创客教育背后丰富的教育理念又有哪些。伴随着这些问题,进一步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出发,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三大特性,即涉身性、情境性和生成性,探讨创客教育理念的本质,以期为创客教育的实践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胡甜熊才平葛军张越
关键词:情境性生成性
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仿真平台设计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在分析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及经费投入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共享互换"资源建设模式,设计了教育信息资源仿真平台。该平台涉及两大部分和4个模块:一是教育信息资源质量提升,包括企业模块和资源模块;二是教育信息资源使用效率提升,包括学校模块、用户模块。教育信息资源质量通过企业开发优质资源得以提升,使用效率通过学校用户使用资源量得以提升。设计的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仿真平台及其四大模块,可为后续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仿真平台开发奠定基础。
姜雨晴熊才平
关键词:教育信息资源仿真平台教育信息化
基于网络的微格教学专业实验室设计方案被引量:19
2001年
微格教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重要研究领域。其硬件设备、系统构成、软件开发等,无疑是顺利开展微格教学的基础。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熟悉微格教学基本特征的同时,还应具有独立开发、组建、维护微格教学专业实验室的技能。总之,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改进和完善微格教学专业实验室,抛弃其不合理因素,走网络化、数字化道路,使之与教育技术学其它专业实验室接轨,形成资源共享,拓展其功能,是目前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重点考虑因素。
熊才平
关键词:微格教学资源共享网络教学
绩效技术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15
2002年
信息时代 ,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亟需完善。尝试将绩效技术引入教育技术学 ,以完善和发展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
吴瑞华熊才平
关键词:教育科学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绩效技术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在社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07年
该文考证了教育技术的发端是社会教育,且社会教育迫切需要教育技术提供支持。重新梳理并认识教育技术在社会教育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等方面的应用,为拓展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提供支持,同时为教育技术促进社会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熊才平谢希俐
关键词:教育技术社会教育政治文化教育
教育技术:研究进展及反思被引量:22
2018年
随着各种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近几年教育技术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继续围绕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通过对2015—2017年教育技术期刊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如下: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反思与展望并重,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实践研究稳步推进,学习资源与环境建设紧贴教育理念前沿,在线学习和开放教育注重效益和效果,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变革研究关注学习过程,信息化环境下的绩效评价研究宏微观并重,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关注内涵和培训。然而,教育技术研究也面临着零敲碎打的现象仍然普遍、对学习微观层面的作用机理关注有限、对应用语境的差异重视不足等问题,亟须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熊才平戴红斌葛军
关键词: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