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勇

作品数:91 被引量:762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5篇病毒
  • 41篇免疫缺陷
  • 25篇人类免疫
  • 25篇人类免疫缺陷
  • 25篇缺陷病
  • 25篇免疫缺陷病
  • 25篇免疫缺陷病毒
  • 24篇人类免疫缺陷...
  • 22篇艾滋病
  • 18篇综合征
  • 17篇获得性
  • 17篇获得性免疫
  • 17篇获得性免疫缺...
  • 17篇病毒感染
  • 16篇缺陷综合征
  • 16篇免疫缺陷综合...
  • 16篇获得性免疫缺...
  • 16篇HIV
  • 13篇免疫
  • 9篇淋巴

机构

  • 91篇武汉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深圳市第三人...
  • 2篇麦克马斯特大...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太和医院
  • 1篇湖北省预防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黄石市中心医...
  • 1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钟祥市人民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91篇熊勇
  • 43篇桂希恩
  • 38篇杨蓉蓉
  • 31篇邓莉平
  • 31篇高世成
  • 23篇张永喜
  • 19篇严亚军
  • 15篇莫平征
  • 10篇骆名其
  • 8篇荣玉萍
  • 7篇陈铁龙
  • 7篇宋世会
  • 6篇冯玲
  • 5篇邓涤
  • 5篇马智勇
  • 4篇刘霞
  • 4篇梁科
  • 4篇张红
  • 4篇张捷
  • 3篇张继波

传媒

  • 19篇中华传染病杂...
  • 15篇中华实验和临...
  • 6篇中华全科医师...
  • 3篇医学新知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3篇中华临床感染...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国际流行病学...
  • 2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2篇2024
  • 9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住院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疾病谱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的HIV/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2例住院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57例(8.5%),其中43.9%(25/57)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首发疾病入院并确诊AIDS。57例患者主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有头痛(75.4%,43/57)、发热(68.4%,39/57)、呕吐(52.6%,30/57)、脑膜刺激征(40.4%,23/57)、意识障碍(24.6%,14/57)、肌力下降(24.6%,14/57)以及抽搐(21.1%,12/57)等;对患者进行头颅CT和(或)MRI,血液、脑脊液常规、生化、免疫学和病原学检查,部分患者行病理检查。34例(60.0%)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50个/mm^3,18例(31.2%)患者CD4^+T细胞计数为50~200个/mm^3,5例(8.8%)患者CD4^+T细胞计数≥200个/mm^3。32例(56.1%)有病原学及病理组织学诊断依据,其余为临床诊断。诊断为隐球菌脑膜炎28例(49.1%),不明原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9例(15.8%),脑白质病变5例(8.8%),脑脊髓炎3例(5.3%),结核性脑膜炎3例(5.3%),艾滋病相关性脑病2例(3.5%),弓形虫脑病2例(3.5%),不明原因急性脑梗塞2例(3.5%),脑萎缩2例(3.5%)以及脑肿瘤1例(1.7%)。经病原及综合诊疗好转出院41例(71.9%);死亡患者16例(21.8%),主要是接受诊疗较晚的隐球菌脑膜炎重症患者(6例)和不明原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5例)。结论本组HIV/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绝大多数处于艾滋病期,以隐球菌脑膜炎最多见,疾病谱较广,病死率高。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发热、呕吐、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肌力下降和抽搐等。及时进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原学、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尽快明确诊断,采取相应诊疗措施,能够降低病死率。
张红熊勇高世成戴永安彭竹山张永喜邓莉平骆名其陈铁龙
关键词:艾滋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7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90.00%(81/90)、头晕头痛83.33%(75/90)和恶心呕吐58.89%(53/90);脑脊液中隐球菌抗原、墨汁染色及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92.59%(50/54)、78.89%(71/90)和51.11%(46/90);经系统抗真菌治疗后总病死率为25.56%(23/90);影响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12周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病死组患者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意识障碍、痫性发作、颈项强直、低CD_(4)^(+)T细胞计数患者例数及全身播散性隐球菌感染发生率较生存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颈项强直及痫性发作是影响患者12周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常伴播散性感染,意识障碍、颈项强直及痫性发作是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CD4+T细胞计数<100个/μl的患者开始cART前应常规筛查隐球菌抗原,早诊断治疗,可能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韦芳菲熊勇张永喜陈小平莫平征宋世会邓莉平
关键词:艾滋病隐球菌脑膜炎预后
重型肝炎治疗新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司东晓熊勇
关键词:重型肝炎肝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肝脏功能生物转化
cART治疗后HCV对HIV病程进展的影响
<正>目的探讨合并HCV对ART治疗后HIV病程的影响。方法对目前已行ART治疗患者,按抗HCV阳性和阴性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ART治疗后患者的CD4+T细胞数、HIV载量和肝功能。以死亡作为病程的终点,分析HCV对H...
邓莉平熊勇桂希恩严亚军
文献传递
艾滋病患者几种常见性病感染状况及其对HIV夫妻传播风险的影响
杨蓉蓉桂希恩熊勇
经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因献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者肝病相关死亡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ART)对既往因献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者肝病相关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诊治的940例既往因献血感染HIV者的性别、年龄、诊断时间、治疗情况、死亡日期和主要死因等资料,回顾性分析638例行cART死亡患者(cART治疗组)和302例未行cART死亡患者(未治疗组)的肝病相关死亡影响因素。结果cART治疗组患者总体病死率为33.9%(216/638),显著低于未治疗组(93.4%、282/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511、P<0.001);但cART治疗组肝病相关病死率为7.8%(50/638),显著高于未治疗组(4.0%、12/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6、P=0.026)。其中,cART治疗组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病死率和死亡比例分别为7.1%(45/638)和20.8%(45/216),均显著高于未治疗组[2.6%(8/302)和2.8%(8/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3、P=0.006,χ^2=41.655、P<0.001)。结论在既往因献血感染HIV人群中,cART可降低其总体病死率,但HCV感染相关病死率增加。
杨蓉蓉桂希恩熊勇高世成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死率肝病
长链非编码RNA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2021年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多种生物通路中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在病毒复制和先天性免疫应答调控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讨论了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相关的复杂的lncRNA网络,来自人类宿主和HIV自身的lncRNA影响了HIV复制、潜伏期的建立及维持、储存库的清除、病毒的重新激活等过程。由于有效的HIV疫苗或治愈方法的缺乏,以及目前大流行的规模,深入了解lncRNA和HIV之间的复杂调控网络将有助于制订治疗HIV感染的新战略。
周莹莹胡荣华陈铁龙胡文佳熊勇
关键词:基因调控网络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HBV合并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对HBV复制的影响分析
目的:了解HIV/HBV合并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首次诊断HIV/HBV合并感染的患者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HBeAg和HBV-DNA检测,根据不同CD4...
杨蓉蓉桂希恩熊勇高世成严亚军
文献传递
HBV/HCV、HIV合并感染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影响
莫平征桂希恩熊勇邓丽萍杨蓉蓉严亚军
程序性死亡蛋白-1单克隆抗体治疗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在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可行性、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使用PD-1单克隆抗体的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收集患者基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CD4^(+)T细胞计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载量。PD-1单克隆抗体持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每12周评估1次疗效。在治疗后每周检测1次HIV载量,连续4次,随后每4周1次,连续2次,其后每12周1次动态监测。结果共1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7例,女3例;霍奇金淋巴瘤3例,宫颈癌和肝细胞癌各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和肛门癌各1例。治疗前4例患者CD4^(+)T细胞计数为100~200/μL,2例CD4^(+)T细胞计数<100/μL。所有患者均至少完成3个周期PD-1单克隆抗体治疗,HIV载量均<20拷贝/mL。3例患者完全缓解,3例患者部分缓解。7例患者发生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3例发生大出血,1例发生听力障碍。结论PD-1抑制剂对HIV载量持续抑制无不良影响,且对肿瘤控制可发挥有效作用,可用于艾滋病合并肿瘤患者的治疗。但因其不良反应较多,故需多学科合作以降低合并症出现风险及处理严重并发症。
王闪邓涤庄柯莫平征马智勇熊勇陈小平张永喜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恶性肿瘤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