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景芝

作品数:18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省长春传染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黏菌
  • 3篇抗炎
  • 3篇活性
  • 3篇胞外多糖
  • 2篇多糖
  • 2篇新记录种
  • 2篇原质团
  • 2篇树舌
  • 2篇内生真菌
  • 2篇桦褐孔菌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系统学
  • 2篇小鼠
  • 2篇抗炎活性
  • 2篇扩增
  • 2篇记录种
  • 2篇个体发育
  • 2篇分子
  • 2篇胞内
  • 2篇胞内多糖

机构

  • 17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吉林省长春传...
  • 1篇教育部
  • 1篇长春市南关区...

作者

  • 18篇潘景芝
  • 12篇王琦
  • 7篇李玉
  • 6篇朱鹤
  • 6篇刘福杰
  • 5篇王琦
  • 4篇陈丽
  • 2篇陈小姝
  • 2篇孟庆龙
  • 2篇时东方
  • 2篇刘福胜
  • 2篇张旭
  • 2篇张凌凌
  • 1篇王金玲
  • 1篇李雪
  • 1篇谷硕
  • 1篇潘晓曦
  • 1篇周勇
  • 1篇许延铎
  • 1篇李姝

传媒

  • 4篇菌物研究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菌物学报
  • 1篇第九届全国药...
  • 1篇2010年中...
  • 1篇中国菌物学会...
  • 1篇中国菌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竹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为了解药用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内生真菌的组成情况,以期待寻找与原药材具有相同或相似活性的合理替代品,本试验利用组织分离的方法,从玉竹的根部分离得到了菌落形态一致的镰孢菌,根据其形态学特征,...
潘景芝许延铎王琦
关键词:玉竹内生真菌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
蓝灰团网菌ITS rDNA的PCR扩增及序列测定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探讨蓝灰团网菌(Arcyria nigellaEmoto)的分子系统学的关系,对基物湿室培养获得的标本进行了rDNA的提取及ITS序列的扩增。首次通过玻璃棒研磨的方法对蓝灰团网菌DNA进行了提取,并得到了高质量的DNA。采用ITS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了序列长度为587bp的rDNA片段,并在Genbank上进行了注册,登陆号为HM101140。同时,将该序列与大粉瘤菌(Lycogala flavofuscum)的相应序列(Genbank登陆号为AY743240)进行了比对,其序列同源性为70.6%。
潘景芝张旭刘福杰王琦李玉
关键词:DNA提取ITSPCR测序
桦褐孔菌胞外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Fr.)Pilat又称白桦茸,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真菌。该菌通常在桦树上形成一种菌核,在俄罗斯通常被称为Chaga。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发现桦褐孔菌菌核中含有三萜类、酚类...
李雪王金玲潘景芝陈丽王琦
关键词:桦褐孔菌胞外多糖抗肿瘤
文献传递
黏菌个体发育及其不同阶段形态特征的系统学意义
黏菌在生活史中产生黏变形体、原(生)质团和孢子囊,是兼具原生动物和真菌特征的一类特殊生物,也正因为黏菌个体发育中存在的这些特点,使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地位一直未统一。黏菌的个体发育及其不同阶段形态特征在黏菌系统学中的意义也一...
王琦潘景芝朱鹤陈小姝李玉
关键词:黏菌系统发育个体发育形态学
文献传递
桑黄胞内及胞外多糖对荷瘤小鼠减毒增效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研究桑黄发酵产物中多糖对荷瘤小鼠的减毒增效作用。通过液体深层发酵技术获得桑黄菌丝体和发酵液,并从中提取胞内、外多糖PIP和PIE,并建立移植性S180肿瘤小鼠模型,分别观察环磷酰胺单用以及与桑黄发酵产物多糖联合应用时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体质量以及外周血细胞和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桑黄发酵产物多糖可明显提高化疗小鼠的免疫功能,降低环磷酰胺的毒性,增强其抗肿瘤作用。
孟庆龙潘景芝陈丽刘福胜王琦
关键词:深层发酵荷瘤小鼠IFN-Γ
桦褐孔菌胞内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优化并比较了热水浸提法、微波辅助法和超声波法提取桦褐孔菌胞内多糖工艺,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对桦褐孔菌胞内多糖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的优化工艺为浸提时间3小时、浸提4次、液...
李雪王金玲潘景芝陈丽王琦
关键词:桦褐孔菌胞内多糖提取工艺优化抗炎活性超声波法
文献传递
吉林省不同地区基物黏菌湿室培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对采自吉林省不同地区的基物进行了黏菌的湿室培养,共获得5目7科17属42种黏菌,其中柄罐无丝菌(Licea operculata)、钉形钙皮菌(Didymiumclavus)和长轴绒泡菌(Physarumpuniceum)为吉林省新记录种。
潘景芝刘福杰朱鹤王琦李玉
关键词:黏菌新记录种
基于个体发育主要阶段特征和部分分子特征的黏菌部分分类单元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通过实验室培养观察到5目9科21属79种黏菌的个体发育主要阶段,并结合比对4目11属12种黏菌线粒体16SrDNA基因,探讨系统发育关系,为揭示黏菌的起源与演化提供理论依据。黏菌的个体发育主要阶段的特征包括孢子、原质团及...
王琦陈小姝朱鹤谷硕李姝刘朴潘景芝李玉
关键词:黏菌个体发育
湿室培养获得秦岭地区黏菌种类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对陕西省秦岭地区采集的基物进行湿室培养,得到5目5科14属26种黏菌,包括16个陕西省新记录种,初步探讨了黏菌的种类与基物类型关系。
刘福杰潘景芝朱鹤王琦李玉
关键词:黏菌新记录种
淡黄绒泡菌原质团的培养及其rDNA-ITS序列分析(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首次实现了黏菌淡黄绒泡菌Physarum melleum原质团的燕麦琼脂培养,并通过ITS引物完成了淡黄绒泡菌rDNA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描述了其原质团的培养方法,提供了原质团rDNA的提取方法及ITS引物的扩增条件。利用邻近结合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淡黄绒泡菌与相关分类单元的分子系统学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潘景芝张旭刘福杰王琦李玉
关键词:PCR扩增系统发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