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志立
- 作品数:46 被引量:261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九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昌市科技局重点攻关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对比研究经胃管和鼻空肠管不同途径给予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S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n=20)、B组(n=20)和C组(n=20)。A组只行综合治疗,B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胃管注入大黄,C组给予鼻空肠管注入大黄。观察患者入院时(0d)、7d时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入院0d时TNF-α、IL-1β、IL-6在三组中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7d时三组TNF-α、IL-1β、IL-6检测值均比入院时下降,其中以C组下降最明显;三组之间TNF-α、IL-1β、IL-6检测值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下调炎症递质的表达,鼻空肠管途径应用大黄能更有效的控制SAP的全身炎症反应。
- 薛云平温志立付唆林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鼻空肠管IL-1ΒIL-6
- 日本血吸虫病候选分子疫苗免疫保护力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疫苗是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日本血吸虫病蛋白疫苗、DNA疫苗及联合免疫的研究现状、血吸虫病疫苗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进行了概述。
- 吴平汪世平温志立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免疫保护力
- HBV基因型与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关系的初步研究
- 目的初步探索 HBV 基因型与乙肝发病机制的关系,观察 B、C 两种基因型的 HBV 是否因为在促进肝细胞凋亡的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而导致其致病性不同。方法选取编号为 A21(B 型/携带)、E61(B 型/重型)、B1(C...
- 温志立杨铁一付唆林徐铿谭德明
- 文献传递
- 采用熔点曲线法研究乙肝病毒准种与拉米夫定临床耐药相关性
- 2012年
- 为了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准种与拉米夫定耐药的关系以指导临床用药,随机选取拉米夫定治疗后发生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以及停用拉米夫定后发生病毒反弹的CHB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CHB患者30例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这些病人体内HBV的P区,再用熔点曲线法分析3组患者体内的HBV准种情况。另外,采用相同方法对HBV C区、S区准种也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病毒变异组患者体内HBV P区准种数量为2.50±0.86个,病毒反弹组为5.30±0.95个,未治疗组为8.37±0.93个,3组间准种数量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 C区病毒变异组准种数量为6.10±1.86个,病毒反弹组为6.37±1.81个,未治疗组为6.33±1.64个,3组准种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HBV S区病毒变异组准种数量为5.23±1.85个,病毒反弹组为6.17±1.93个,未治疗组为5.77±2.11个,3组准种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HBV P区熔点曲线图显示,病毒变异组优势病毒群的熔点与病毒反弹组和未治疗组相比,已发生明显的偏移,而在HBV C区和S区熔点曲线图中,3组的波峰数和优势病毒群的熔点均没有明显变化。可见,在拉米夫定的作用下HBV P区准种数量减少,准种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发生变异后劣势耐药病毒株变为优势病毒株易被检测到。拉米夫定对HBV C区、S区作用不明显。
- 温志立王艳华张华张海明谭德明李庆安吴平邓乐
- 关键词:准种拉米夫定耐药
- 江西省布鲁氏菌病病例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江西省布鲁氏菌病(布病)以往仅有零星病例报告,但2014年全省报告34例,疫情呈上升趋势。现就新余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14年下半年收治的确诊布病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诊断和布病疫情的控制提供依据。
- 邓乐温志立李林涛钟恢海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 免疫传感器的发展概述被引量:60
- 2001年
- 介绍了免疫传感器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根据换能器的不同进行了分类比较 ,并分别阐述了各种免疫传感器的由来及发展过程。在免疫传感器的制作上 ,浅谈了固定和再生性两个问题。另外 。
- 温志立汪世平沈国励
- 关键词:换能器免疫传感器
- 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检测湖南省乙肝病毒基因型被引量:37
- 2004年
- 目的: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通过巢式PCR法检测湖南省乙肝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根据从前S1基因到S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出10条内外引物,并将其中8条内引物分成A、B两组,分别扩增A、B、C和D、E、F型HBV,然后将第2轮PCR的两组产物分别用3%琼脂糖进行电泳,根据PCR产物片断大小直接判定HBV基因型.与目前常用的PCR-RFLP法进行了比较,并做重复试验以证实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用此法检测了220例湖南籍慢性乙肝血清中的HBV基因型,以了解湖南人群的HBV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与PCR-RFLP法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重现率(100%);湖南人群HBV基因分型结果为B型190例(86.4%)、C型30例(13.6%).结论:这种新的巢式PCR分型法能清晰直观地辨别HBV基因型,结果准确可靠.用此法证实了湖南人群的HBV优势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
- 温志立谭德明
- 关键词:巢式PCR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型HBV慢性肝炎
- ALP、γ-GT和CHE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胆道疾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胆碱酯酶(CHE)3项检测指标对肝胆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病例295份,其中慢性乙型肝炎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74例,原发性肝癌71例,胆道疾病(包括胆管结石、胆囊炎)72例,检测这些病例的ALP、γ-GT、CHE 3项指标,并随机抽查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观察比较ALP、γ-GT、CHE在不同肝胆疾病中的水平。结果各组肝胆疾病患者血清中ALP和γ-GT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01,P<0.01);且肝癌组ALP和γ-GT水平较其他组升高更显著;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E明显降低(P<0.001),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胆道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E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LP、γ-GT、CHE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和胆道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测定ALP、γ-GT有助于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和胆道疾病。测定CHE有助于肝硬化和肝癌的诊断,并可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 张梅英温志立许艳华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胆道疾病Γ-谷氨酰转肽酶
- B和C基因型HBV核心蛋白促细胞凋亡的比较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比较B,C两种基因型HBV核心蛋白在促进肝细胞凋亡方面的差异,以期初步阐述HBV基因型与临床关系的发病机制.方法:用PCR扩增4份(B和C基因型各2份)HBV-C区DNA片段,通过基因重组、分子克隆和亚克隆等方法,合成4份不同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鉴定后,将他们分别转染至肝癌细胞系HepG2中,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细胞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凋亡率等指标.结果:4份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均构建成功,转染至HepG2后通过内参照EGFP可鉴定出均有HBV-C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提示C型/重型HBV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B型/携带HBV转染组(8.8%±2.0%vs6.4%±0.8%,P<0.05).结论:C型HBV核心蛋白较B型HBV更能促进肝细胞凋亡,HBV基因型与临床相关性可能与此有关.
- 温志立谭德明成军杨永峰刘国珍刘洪波
- 关键词:乙肝病毒基因型核心蛋白细胞凋亡
- 肝硬化并发腹膜后血管破裂出血死亡1例报告
- 2007年
-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常因门脉高压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不难诊断,但是肝硬化合并腹腔大出血的情况尚属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肝硬化合并腹腔出血死亡病例报告如下。
- 温志立王艳华李宾杨铁一
- 关键词:肝硬化合并出血死亡并发死亡病例报告腹腔大出血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