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国励

作品数:333 被引量:1,215H指数:18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3篇期刊文章
  • 51篇会议论文
  • 34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0篇理学
  • 92篇自动化与计算...
  • 65篇医药卫生
  • 26篇生物学
  • 13篇化学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电子电信
  • 4篇冶金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9篇传感
  • 147篇感器
  • 147篇传感器
  • 78篇电极
  • 75篇免疫传感器
  • 49篇纳米
  • 41篇离子
  • 38篇压电免疫传感...
  • 38篇生物传感
  • 33篇生物传感器
  • 32篇血吸虫
  • 32篇吸虫
  • 27篇荧光
  • 27篇免疫
  • 26篇蛋白
  • 24篇分子
  • 22篇日本血吸虫
  • 22篇纳米金
  • 19篇电化学
  • 15篇选择性

机构

  • 326篇湖南大学
  • 12篇中南大学
  • 11篇湖南师范大学
  • 9篇湖南医科大学
  • 7篇邵阳师范高等...
  • 4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郴州师范高等...
  • 3篇东莞理工学院
  • 3篇湖南文理学院
  • 3篇怀化师范高等...
  • 3篇衢州学院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长沙电力学院
  • 2篇惠州学院
  • 2篇河南城建学院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33篇沈国励
  • 250篇俞汝勤
  • 68篇吴朝阳
  • 54篇蒋健晖
  • 33篇王桦
  • 31篇楚霞
  • 23篇吴海龙
  • 18篇汪世平
  • 17篇阳明辉
  • 13篇林朝晖
  • 12篇黄勇
  • 12篇宦双燕
  • 11篇张晓兵
  • 11篇曾光明
  • 11篇李继山
  • 11篇袁若
  • 10篇牛承岗
  • 10篇王存嫦
  • 8篇汤琳
  • 7篇杨云慧

传媒

  • 69篇化学传感器
  • 36篇分析化学
  • 3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7篇分析科学学报
  • 17篇化学学报
  • 13篇传感技术学报
  • 10篇第八届全国化...
  • 7篇湖南大学学报...
  • 6篇分析测试学报
  • 6篇中国化学会第...
  • 5篇第八届中国化...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第九届全国化...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电镀与精饰
  • 2篇药学学报
  • 2篇理化检验(化...
  • 2篇五邑大学学报...
  • 2篇怀化师专学报
  • 2篇邵阳学院学报...

年份

  • 8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20篇2009
  • 33篇2008
  • 16篇2007
  • 33篇2006
  • 23篇2005
  • 17篇2004
  • 17篇2003
  • 10篇2002
  • 24篇2001
  • 12篇2000
  • 16篇1999
  • 11篇1998
  • 12篇1997
  • 10篇1996
3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光固化膜布洛芬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究
2002年
本文以二丙烯酸脂肪族尿烷酯低聚物为基料,采用光固化法研制布洛芬离子选择性电极。实验中对电极的内导体和膜的成分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膜与PVC比较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强的附着力,电极对布洛芬离子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6×10^(-5)~1.8×10^(-2)mol/L,检测下限6.2×10^(-6)mol/L,电极斜率54.3mV/decade,对常见阴离子电位选择性系数进行了测定,电极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在用于药物布洛芬的测定中获得满意的结果。
李治章张晓兵张卫军沈国励俞汝勤
关键词:离子选择性电极布洛芬
甲胎蛋白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33
1996年
以合成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作载体,在压电石英晶体表面涂覆共聚物涂层,经CNBr活化后固定AFP抗体,研制成AFP压电晶体免疫传感器。研究了固定化方法、载体量、抗原抗体结合时间、重现性、选择性等实验条件和参数的影响。压电晶体的频移值与AFP浓度在100ng/mL~800n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将此传感器初步用于人体血清样品的测定,并与放射免疫法对照,结果令人满意.
楚霞林朝晖沈国励俞汝勤
关键词:压电免疫传感器甲胎蛋白生物传感器
全文增补中
聚苯乙烯和聚乙烯醇作粘结剂的新型碳糊电极用于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2008年
利用掺杂聚乙烯醇的聚苯乙烯作粘结剂,制备成新型碳糊电极,该电极具有制作简单、导电性能良好和改进的表面吸附性能,可用于构建基于表面吸附固定生物组分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转铁蛋白-转铁蛋白抗体作模式分析物,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为酶标,建议的免疫传感器测定人转铁蛋白的线性关系是0.50~70.0μg/mL(相关系数为0.983),免疫传感器在使用后可通过简单的打磨抛光更新,表现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胡舜钦刘志国沈国励
关键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粘结剂碳糊电极
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26/28kDa抗原诱导抗雌虫生殖和抗卵胚发育免疫的研究被引量:38
1997年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的 2 6/ 2 8k Da抗原 ( SIEA2 6/ 2 8k Da)诱导小鼠产生抗雌虫生殖免疫的效果。方法 :采用纯化的 SIEA2 6/ 2 8k Da抗原以及 SIEA- I抗原 ,分别免疫BAL B/ c小鼠 ,于攻击感染后 4 6d进行粪卵、组织内虫卵定量。结果 :证明 SIEA2 6/ 2 8k Da抗原能诱导小鼠产生抑制雌虫生殖的免疫力。与对照组比较 ,SIEA2 6/ 2 8k Da抗原免疫鼠减虫虽不明显 ,但肝组织内总卵数、成熟卵数和粪卵数 ( EPG)分别减少 4 8.1%、83.6%、87.3% ,死亡卵数明显增加 ( P<0 .0 0 1)。此外 ,未纯化的 SIEA和纯化的 SIEA2 6/ 2 8k Da抗原免疫组均见雌虫子宫内虫卵数下降 ,分别达 4 0 .9%、54.8% ,而 SEA和 SIEA- I抗原免疫未见上述效应。结论 :提示抗雌虫生殖免疫和抗卵胚发育的效应 ,主要与 SIEA2 6/ 2 8k Da蛋白组分有关。
汪世平周汨波沈国励陈焱李华赵慰先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抗原免疫
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的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M被引量:6
2006年
结合酶联免疫分析技术与石英晶体微天平检测技术,发展了一种基于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的免疫传感器用于测定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M的量。羊抗人IgM抗血清通过氨基硅烷化共键固定在石英晶体表面上,采用竞争吸附免疫分析法,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IgM作标记物,N-四甲联苯胺(TMB)和H2O2作酶的底物。结合在石英晶体微天平上的酶标记物催化TMB氧化形成沉淀,使石英晶体微天平的振荡频率发生改变,据此测定标记物HRP-IgM和IgM的量。实验优化了分析条件下,对IgM的检测范围为0.03μg/mLto7μg/mL,它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等优点。
周亚民王永东王桦吴朝阳沈国励
关键词:酶联免疫分析法石英晶体微天平
尿酸在过氧化聚吡咯膜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被引量:12
2001年
研究了尿酸在过氧化聚吡咯(OPPY)膜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和渗透选择性,在酸性介质中,未离解的尿酸在该化学修饰电极上呈现出较强的渗透能力. 通过适当地阳极活化基础电极和过氧化处理聚吡咯膜,尿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流响应灵敏度大幅度提高,该修饰电极对尿酸的伏安响应在4.0×10-7~8.0×10-5 mol/L浓度范围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5×10-7 mol/L. 过量750倍的抗坏血酸不干扰尿酸的测定. 在没有任何前处理的条件下测定了人血清中的尿酸含量,其结果与光度法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康天放沈国励俞汝勤
关键词:伏安法尿酸玻碳电极尿液
纳米亚麻酸乳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纳米亚麻酸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①制取混合乳化剂水溶液,将二种可食乳化剂,按相同重量比例混合(各占50%),取这种混合乳化剂,配制成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5~2.0%的水溶液即成;②取亚麻酸油,加入10~15倍纯...
俞汝勤张永康沈国励李克刚吴海龙欧阳辉
文献传递
近红外光谱结合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用于不同适龄婴儿米粉的判别研究
本文通过采集不同适龄婴儿米粉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别运用经典的主成分分析(PCA)和移动窗口主成分分析(MWPCA)方法对其进行鉴别研究,然而经过不同光谱预处理方式,识别结果都不太理想。但通过采用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判...
付海燕宦双燕徐路蒋健晖吴海龙沈国励俞汝勤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婴儿米粉
发光多孔硅的化学传感特征被引量:5
1997年
发光多孔硅是一种新型的光电器件材料。其荧光的猝灭或增敏,以及其电学特性(电容、电导等)的变化可作为化学传感信息用于化学传感技术。本文评述了自发光多孔硅首次报道以来在化学传感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晋卫军沈国励俞汝勤
关键词:多孔硅化学传感器光化学
一种检测堆肥中酚类物质的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堆肥系统中酚含量的生物传感器检测。本发明以修饰了漆酶-Fe<Sub>3</Sub>O<Sub>4</Sub>磁性纳米颗粒的碳糊电极为工作电极,在三电极的电解池中测定堆肥浸出液中响应电流变化,用建立的对苯二酚、邻...
曾光明汤琳章毅牛承岗沈国励黄丹莲
文献传递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