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宗专

作品数:49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专利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微生物
  • 17篇香蕉
  • 13篇有机肥
  • 13篇生物有机肥
  • 13篇土壤
  • 12篇木霉
  • 10篇土壤微生物
  • 10篇枯萎
  • 10篇枯萎病
  • 8篇作物
  • 8篇作物生长
  • 7篇微生物区系
  • 7篇黄瓜
  • 7篇番茄
  • 7篇促生
  • 6篇育苗基质
  • 6篇土壤微生物区...
  • 6篇连作
  • 6篇基质
  • 5篇芽孢杆菌

机构

  • 47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海南大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瓦赫宁根大学
  • 1篇淮安柴米河农...
  • 1篇山东省产品质...

作者

  • 49篇沈宗专
  • 45篇沈其荣
  • 45篇李荣
  • 10篇刘红军
  • 8篇阮云泽
  • 7篇吕娜娜
  • 5篇吕子健
  • 5篇王蓓蓓
  • 4篇张楠
  • 4篇薛超
  • 3篇王雪
  • 3篇王琰
  • 3篇郑金伟
  • 2篇房婉萍
  • 2篇张瑞福
  • 2篇赵艳
  • 2篇朱旭君
  • 2篇李静
  • 2篇孙逸飞
  • 1篇沈标

传媒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土壤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土壤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16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2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抑病土壤到根际免疫:概念提出与发展思考被引量:24
2021年
作物土传病害已经成为集约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瓶颈,在粮食安全、资源高效和生态健康多目标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下,系统的绿色防控理论和技术体系构建是破解该难题的重要前提。作为植物-土壤互作的热点区域,根际栖息着较土体土壤更丰富的微生物群落,是土传病原物入侵作物根系的必经之路。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组和病原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必然影响着植物健康。笔者将根际微生态系统抵御土传病原物入侵的现象和能力,称之为“根际免疫”。本文重点梳理根际免疫概念形成的4个重要阶段:(1)抑病土壤概念的提出与发展;(2)抑病微生物筛选与作用机制;(3)抑病土壤核心微生物组及互作机制;(4)根际免疫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思考。最后从关注根际微生态、注重学科交叉和系统揭示根际免疫机制三方面进行展望,以期为提升土壤-植物系统健康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韦中沈宗专杨天杰王孝芳李荣徐阳春沈其荣
关键词:土传病害根际
一株假黄单胞菌属细菌NJAU-T129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假黄单胞菌属细菌NJAU‑T129,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3年3月24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906。本发明也公开了由其制备的菌剂及在促进作物生长、...
李荣冉滨源沈其荣欧燕楠邓旭辉沈宗专王嘉宝吕子健
一种利用茶渣发酵的固体木霉菌剂及其在茶叶育苗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茶渣发酵的固体木霉菌剂及其在茶叶育苗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本发明所述木霉菌剂是将贵州木霉NJAU 4742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浅盘发酵3天以上获得;所述的固体培养基为重量百分比为60%~100%的...
沈其荣刘红军王雪房婉萍朱旭君李荣沈宗专
文献传递
一株长枝木霉MD30及其研制的生物有机肥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长枝木霉MD30及其研制的生物有机肥。一种长枝木霉MD30,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7467,该菌株能够在40℃高温条件下正常生长并产生大量孢子。所述...
沈其荣沈宗专朱佳芯李荣薛超商美妮
文献传递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抑病型土壤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抑病型土壤是植物-土壤-微生物三者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的可抑制作物土传病害发生的一种特殊状态的土壤,是分离、筛选可防治作物土传病害发生的高效生物防治菌株以及揭示土壤微生物抑制土传病害发生作用机理的最佳研究材料。因此,有关抑病型土壤的研究经久不衰。本研究利用知识图谱分析、引文图谱分析及可视化分析等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抑病型土壤相关研究领域的论文发表数量、期刊、所属学科、作者、作者所在国家和机构、主要研究内容、发展方向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抑病型土壤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关注,土壤学科在此领域的发文数量仅次于植物学科。中国、美国、荷兰、德国在抑病型土壤研究方面发表论文数量较多,并且国家之间合作密切。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瓦格宁根大学、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是论文发表数量较多的研究机构。在抑病型土壤领域研究论文的发表期刊中,《Phytopathology》是本地引用次数最多的,《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是5年(2016-2020年)影响因子最高的。抑病型土壤领域发表论文较多的学者有Weller D M、沈其荣和Thomashow L S等。生物防治仍是抑病型土壤研究领域一个重要方向。抑病型土壤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可能将集中于根际微生物组的特征解析、调控技术、机制等方面。综上所述,抑病型土壤领域过去的研究多聚焦于解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分离、筛选关键抑病微生物,以及阐明关键抑病微生物的生防作用机制。根-土-微生物之间的互作机制、多营养级微食物网相互作用关系与调控策略、抑病型土壤功能维持等可能是抑病型土壤领域未来的研究焦点。
林湘岷沈宗专李荣欧燕楠陶成圆沈其荣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一株有效促进作物生长的芽孢杆菌属细菌NJAU-5及其研制的生物育苗基质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促进作物生长的芽孢杆菌属细菌NJAU‑5及其研制的生物育苗基质,该菌株分离于山西玉米大田根际土壤,基于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分析被归类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
沈其荣李荣李静沈宗专许航张楠
文献传递
香蕉根围土壤尖孢镰刀菌与养分特征及相关性
2023年
拟通过分析香蕉种植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与养分含量,阐明香蕉枯萎病发生流行时土壤中尖孢镰刀菌与养分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我国及老挝15块香蕉园中分别随机采集9个罹患枯萎病与9个未患病植株根围土壤样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土壤农化分析技术,测定了270个土壤样品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与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患病香蕉根围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显著高于未患病土壤,每克干土中lg转化后的平均拷贝数为5.5;而患病与未患病植株土壤各养分指标之间几乎无显著差异。各养分指标在土壤中含量分布规律各不相同,其中仅有机质与全磷的含量呈正态分布,土壤pH、全氮及锌的含量呈偏正态分布。蒙特尔检验结果表明,土壤整体养分含量与尖孢镰刀菌数量显著相关。各养分与尖孢镰刀菌的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发现,土壤pH、铁、锰、铜、锌的含量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不同酸性程度及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中尖孢镰刀菌与各养分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弱酸性蕉园土壤(pH>6.0)中,土壤尖孢镰刀菌的数量与铁、锰、铜的含量显著负相关;而在有机质含量未严重缺乏(SOM>1%)的土壤中,土壤尖孢镰刀菌的数量与土壤pH及铁、锰、铜、锌的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在我国及老挝香蕉产区蕉园土壤普遍呈现酸化趋势,患病香蕉植株根围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上升,而尖孢镰刀菌与土壤pH及微量元素,尤其是铁、锰、铜、锌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刘泽弦王蓓蓓陶成圆欧燕楠吕娜娜沈宗专李荣沈其荣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土壤尖孢镰刀菌土壤养分特征
一种基于水源消毒的香蕉健康种植体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源消毒的香蕉健康种植体系。一种水源消毒的方法,按照稀释倍数为4000倍,将次氯酸钠添加至含病原菌灌溉水源进行消毒处理。基于水源消毒的香蕉健康种植体系,是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水源对香蕉植株进行灌溉,使其...
沈其荣李荣刘珊珊陶成圆沈宗专
文献传递
木霉生物育苗基质中功能菌数量对辣椒促生效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含不同木霉菌数量的生物育苗基质对辣椒种苗生长及其移栽后辣椒单株果实重的影响,揭示生物育苗基质中功能菌数量与作物促生效应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室内育苗及田间试验研究含不同数量级木霉菌的生物育苗基质对辣椒种苗生物量、壮苗指数以及种苗移栽后辣椒株高、茎粗、单株果实重及根际木霉菌数量的影响。[结果]两季辣椒育苗试验结果均表明,与不含木霉菌的普通育苗基质对照(SCK)相比,含107 CFU·g^(-1)木霉生物育苗基质处理(S4)种苗的地上部干重均显著增加42.9%和75.0%,而含107 CFU·g^(-1)(S4)、106 CFU·g^(-1)(S3)及105 CFU·g^(-1)(S2)的木霉生物育苗基质处理壮苗指数第1季显著增加61.4%、40.4%和15.8%;第2季显著增加66.7%、50.0%和18.8%。与普通育苗基质培育的辣椒种苗移栽田间对照(CK)相比,含107和106 CFU·g^(-1)木霉菌生物育苗基质培育的辣椒种苗移栽田间处理(T4、T3)的辣椒根际土壤木霉数量均显著增加,两季平均增加8.1%和5.4%;含107、106和105 CFU·g^(-1)木霉菌生物育苗基质培育的辣椒种苗移栽田间处理(T4、T3、T2)的辣椒单株果实重均显著增加,两季平均增加61.2%、39.6%和21.4%。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基质中木霉数量与辣椒种苗地上部干重、移栽后辣椒单株果实重及根际土木霉数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木霉生物育苗基质中功能菌数量大于105 CFU·g^(-1)对辣椒育苗及其移栽后的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促生增产效应随功能菌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
李瑞敏商美妮李荣刘红军王其传吴亚胜沈宗专沈标沈其荣
关键词:木霉促生辣椒
一种利用菌菇渣和生鲜牛粪定向发酵制备哈茨木霉菌种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菌菇渣和生鲜牛粪定向发酵制备哈茨木霉菌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培养基基质中加入液体氨基酸调节起始pH为3.0‑4.0,加水调节含水量至60%~65%,灭菌后接种木霉液体菌种,温度27~30℃进行固体发酵...
沈其荣沈宗专李瑞敏李荣刘红军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