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石油
  • 3篇能源
  • 2篇油气行业
  • 2篇天然气
  • 1篇担当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物理勘探
  • 1篇对外依存
  • 1篇对外依存度
  • 1篇依存度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合作
  • 1篇原油
  • 1篇再生能源
  • 1篇石油技术
  • 1篇石油技术服务
  • 1篇石油行业
  • 1篇世界能源
  • 1篇市场化
  • 1篇天然气价格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1篇汪红
  • 2篇李晓光
  • 1篇杨光
  • 1篇孙贤胜
  • 1篇杜伟
  • 1篇刘月洋
  • 1篇何春蕾
  • 1篇尚艳丽
  • 1篇许永发
  • 1篇林东龙
  • 1篇姜学峰
  • 1篇李骏
  • 1篇冯贺
  • 1篇陈蕊
  • 1篇刘畅

传媒

  • 7篇国际石油经济
  • 1篇中国石化
  • 1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中国石油企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央企业引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现状与建议被引量:1
2023年
中央企业引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是提升我国关键领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国家近年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动中央企业发挥龙头优势,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发展。当前,中央企业在融通创新平台搭建、合作体系建设、金融支持、完善科技服务等方面形成了典型示范。文章介绍了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石油、航天科工4家央企的融通创新举措,指出目前仍存在融通机制不健全、创新资源共享不充分、供需对接不畅、投融资力度不足、中小企业接不住研发需求、影响经营考核等问题与挑战,研究提出了明确融通方法路径、激励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建设高水平技术转移平台、优化投资组合、明确技术合作边界等建议。
于营丽汪红宗柳杨光李骏
关键词:技术转移
我国天然气进口形势及前景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已形成国产气、进口管道气、进口LNG等多气源的供应体系,但仍然存在国产气增速无法满足消费增长、进口气气价倒挂、海外上游投资对国内供应支持力度不足、LNG接收和储运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同时,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资源国生产销售不稳定等因素也影响着供气安全和稳定。基于我国天然气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形势,油气企业需拓展海外天然气业务,既要巩固主要资源国的气源供应,又要促进进口的多元化,寻求与潜在资源国在天然气投资与贸易方面的合作机会;同时,加强国内LNG运输、气化终端和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天然气储备体系,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能源供应风险。
李博媛汪红冯贺
关键词:天然气价格天然气消费天然气进口天然气需求能源供应
伊拉克油气行业现状及投资环境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伊拉克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大。近年来,随着大力吸引外资,该国油气行业取得了较大发展,油、气储量双增,石油产量大幅增长,石油行业发展快于天然气行业,石油出口能力有所提高,但炼化行业发展缓慢。伊拉克投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与伊拉克已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伊拉克积极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伊拉克濒临覆灭,安全形势好转,但风险仍不容忽视;2019年6月伊拉克基本组阁,新政府对石油行业发展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油气对外合作政策出现新变化;欧佩克限产将影响伊拉克长期的产量增长。未来,伊拉克仍将大力发展油气上下游工业,中国公司仍可考虑参与投资该国油气项目,同时需注意规避投资风险。
尚艳丽汪红安雨康
关键词:油气行业
我国石油企业国际业务本地化现状及其挑战
2022年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石油企业国际业务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海外业务的发展壮大,覆盖国家越来越多,涉及业务面越来越广,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与国际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东道国对本地化诉求更高,要求更加具体化,中国石油企业面临更多挑战。本文对中国石油企业与世界一流国际石油公司本地化经验做法进行对标分析,剖析中国企业在国际业务本地化.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陈欣荣段艺璇毛及欣汪红曹灿
对外合作项目外方人员费用管控措施研究
2017年
针对中国油气对外合作项目中外方人员管控措施不够、管控缺乏依据以及外方人员费用大幅增长等状况,在详细调研油气资源国相关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包括控制外方薪酬水平和增长幅度、加快本地化进程、规范组织机构、实施同工同酬等措施在内的外方人员费用管控体系,并建立了一套外方人员薪酬市场参考基准及控制年度增长幅度上限的方法。建议各油气田企业通过科学设置对外合作项目组织机构和相应岗位等,对外方人员费用进行管控;建议国家针对外籍人员从事陆上油气作业工作出台相应法规。
林东龙张睿达汪红岳脉健陈璇
关键词:油气合作管控体系
欧美天然气管理体制与运营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9
2011年
欧洲各国天然气政策基本按欧盟指引来制定,重点之一是推进天然气市场化进程,推动管网独立与第三方准入机制的建立。欧洲天然气市场的上游价格完全放开,但对管道运输、储气和配气等环节,各国都进行了严格的价格和利润率监管。美国对天然气价格的管制经历了从不管制到控制井口价格再到完全放开三个发展阶段,灵活的天然气价格机制是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仍处于天然气发展的初步阶段,大型一体化公司解体拆分模式不可照搬硬套,管网独立未到时机,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保障应该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欧美国家天然气产业组织结构和政府监管模式与各国历史、政治传统紧密相关,没有固定模式,中国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市场发展、国家政治体制以及经济文化传统等制定适合自身的天然气行业管理体制;随着中国天然气消费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者价格承受能力的逐步增强,应适时建立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
汪红姜学峰何春蕾武川红
关键词:天然气行业市场化
近年世界物探行业并购特点及技术发展趋势被引量:1
2008年
在高油价下,世界油气勘探活动活跃,勘探开发投入不断增加,世界大型地球物理勘探公司通过一系列兼并与重组,强化技术和市场地位、提高综合一体化能力。近年来,世界物探行业的并购呈现三个明显特点:强强联手,扩大公司规模;通过收购拓展业务领域;增强技术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企业间的并购和重组对物探技术发展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复杂条件下勘探技术的开发受到重视,非地震技术应用重新获得青睐,海上地震技术成为新的热点,多学科、多方位技术集成应用成为趋势。
汪红李晓光
关键词:石油技术服务地球物理勘探
石油行业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实践被引量:1
2006年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表明,人类能源消费从化石能源为主的体系向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并举体系演变的趋势正在加快。国内外大石油公司开始以务实的态度对待全球能源市场的未来,并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中国石油企业积极介入和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为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应进一步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快制定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信贷政策;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采取多种措施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保障;加快机制创新,理顺研发与制造,生产与消费,以及相关行业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化进程和健康有序的发展。
许永发汪红
关键词:石油行业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
IEA《世界能源投资展望》主要观点解读与辨析被引量:2
2014年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世界能源投资展望》特别报告(2014版)认为,2035年之前油气领域仍是投资重点,其中80%的投资将用来维持既有产量水平,非常规油气投资占上游投资的1/4左右;2025年后,美国致密油产量因自然递减严重将下降,市场将更加依赖OPEC的常规石油供应;LNG项目投资成本具有不确定性,未来发展速度可能低于预期;现有炼油能力可以满足2035年前需求,因此炼油投资的半数以上将用于维护、升级现有设施,而新建投资主要发生在中东和中国;未来投资机会体现在成本高低和资源的可获得性,并将越来越受到商业模式的影响;未来能源发展呈清洁化趋势,且能效提高将日益重要;电力投资在未来能源投资中的比重将上升。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认为,该报告对中国未来油气、煤电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有所低估,对中国炼化的投资规模有所高估,对美国LNG出口的影响有所高估,而且报告中的450情景较难实现。
孙贤胜杜伟刘畅刘月洋陈蕊汪红
金融危机下的国际石油物探市场
2009年
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石油物探市场的低迷与急剧动荡,地震多客户项目受阻,海上拖缆地震项目萎缩。为此,各物探公司纷纷调整市场策略,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控制风险,应用新技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致力于提高海上业务能力,增建地震船;加大研发力度,抢占电磁勘探技术制高点。尽管未来物探市场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但物探市场将逐步向多区域发展,尤其是向海上服务区域扩展;国际大物探公司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优势将越来越突出,物探技术服务市场仍将呈现少数大型物探公司寡头竞争的局面。
汪红李晓光
关键词:金融危机技术创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