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舜喜
-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性白血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性白血病(NHLL)的特征及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住院病历资料。结果:15例患者,多数有发热、贫血、出血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浸润表现,骨髓中均发现原始、幼稚型淋巴或淋巴样细胞,其比例达32.4%~92.8%,中位数(56.7±38.1)%,8例外周血涂片见这类细胞,8例为T、7例为B淋巴细胞系免疫表型,9例有纵隔增宽;¨例采用经典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治疗方案治疗,8例获得CR,但最终均因复发在20个月内死亡。结论:该病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本质与ALL无异;纵隔增宽、T淋巴细胞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易发生NHLL;经典的ALL治疗方案有效,但长期疗效不佳。
- 梅舜喜沈立云巩红涛马鸿雁杨华
-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瘤非霍奇金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环孢素A、安雄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2010年
-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环孢素A(CsA),安雄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方法将48例CA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应用CsA、安雄;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网织细胞计数(Ret)均有明显升高,与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骨髓增生程度及造血组织比例,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增加,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CsA、安雄可提高CAA的疗效。
- 梅舜喜马鸿雁沈立云杨华巩宏涛
-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外周血骨髓
- 以神经系统为首发或突出症状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住院病历资料。本组病人均采用新鲜冷冻血浆(FFP)输注、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等综合治疗。结果7例患者,6例死亡,仅1例治愈。结论TTP以女性、特发性多见;以神经精神障碍为首发或突出症状,其他症状还未完全出现时,要考虑到TTP可能;早期如有神经精神症状、伴有血小板减少、LDH明显升高者,应高度怀疑TTP,强调检查外周血有无红细胞碎片;FFP输注等综合治疗不能代替血浆置换(PE)。
- 梅舜喜沈立云马鸿雁巩红涛杨华娄季宇
- 静注人免疫球蛋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HS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应用激素、抗过敏等常规药物,治疗组32例,在此基础上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8%,对照组61.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HSP,对控制症状、缩短病程、防止病情复发,疗效显著。
- 梅舜喜巩红涛沈立云马鸿雁杨华
- 关键词: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过敏性紫癜疗效分析
- 伊马替尼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与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 L)的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9年7月新诊断的58例Ph染色体阳性CM L慢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伊马替尼组和干扰素联合化疗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马替尼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完全分子学效应率、5年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干扰素联合化疗组(P<0.05)。结论:伊马替尼和干扰素联合化疗都可作为CM L慢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应依据不同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
- 巩宏涛马鸿雁沈立云杨华梅舜喜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干扰素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外周血和骨髓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联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在化疗的同时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化疗。结果化疗后第15天,治疗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显著升高,31例骨髓增生活跃,3例增生低下,对照组仅8例增生活跃,22例增生低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急性白血病有快速促进外周血细胞恢复,有效保护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 梅舜喜沈立云马鸿雁杨华
-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外周血骨髓
- 15例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 2014年
- 回顾性分析15例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36岁,男女比例为1.5∶1。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均以联合化疗为主,配合局部病灶野放疗3例。化疗方案主要为CHOP、CVAD和BACOP,以CHOP方案为主。有B症状、Ⅲ~Ⅳ期和结外侵犯者分别为60.0%(9/15)、73.3%(11/15)和60.0%(9/15);乳酸脱氢酶升高者为46.7%(7/15);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激酶阳性9例(60.0%),阴性6例(40.0%)。CR 11例(73.3%),PR 1例(6.7%),SD+PD 3例(20.0%)。
- 杜幸军杨华王光彦张振会梅舜喜刘玉峰
- 关键词:淋巴瘤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大细胞间变性遗传学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蛋白激酶类
- 骨髓长期培养联合白细胞介素-2对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的体外净化作用被引量:3
- 2001年
- 梅舜喜刘林湘张绍林刘少君席雨人
- 关键词:白血病IL-2
- 干扰素-α联合HA和D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2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梅舜喜沈立云马鸿雁孙玲
- 关键词:干扰素-Α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体外液体培养的生长特点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骨髓细胞体外液体培养的生长特点。方法 :采用 Dexter液体培养法。结果 :12例难治性贫血 (RA)中 3例贴壁细胞的生长快于正常 ,提前形成完全融合的贴壁细胞层 ,另 3例和 6例培养 4周时分别形成完全和半融合层 ,2例原始细胞过多的 RA(RAEB)未形成融合层 ;在贴壁细胞生长过程中于培养的 1周~ 2周出现许多形态不一、体积巨大的脂肪细胞 ;造血活性区 (CAs)形态小 ,4周时数目显著少于正常 (P<0 .0 0 1)。 MNC下降迅速 ,4周时为培养前的 3% ,与正常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培养前 ,12例 RA的粒 -单系祖细胞 (CFU - GM)显著低于正常 (P<0 .0 0 1) ,3周时完全消失 ;2例 RAEB培养前后均未测到 CFU - GM。结论 :MDS不仅有造血干细胞 (HSC)异常 ,而且多伴有造血基质细胞的缺陷和功能异常。
- 梅舜喜席睿张宏凯刘少君席雨人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