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进妹

作品数:35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委科研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机械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理学
  • 4篇生物学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6篇电极
  • 13篇PT电极
  • 12篇EQCM
  • 11篇铂电极
  • 8篇石英晶体微天...
  • 8篇晶体
  • 8篇催化
  • 7篇电催化
  • 7篇电催化氧化
  • 7篇催化氧化
  • 6篇石英晶体
  • 5篇电化学
  • 5篇循环伏安
  • 5篇介质
  • 5篇壳聚糖
  • 4篇循环伏安法
  • 4篇原子
  • 4篇吸附原子
  • 4篇伏安法
  • 4篇附和

机构

  • 28篇漳州师范学院
  • 7篇闽南师范大学
  • 5篇厦门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莆田学院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作者

  • 35篇林进妹
  • 18篇陈国良
  • 10篇林爱兰
  • 10篇林珩
  • 9篇潘裕添
  • 8篇卢江红
  • 7篇黄如莺
  • 5篇李鲤燕
  • 4篇黄家福
  • 3篇郑子山
  • 3篇陈声培
  • 3篇陈碧桑
  • 2篇林秀梅
  • 2篇吴文炳
  • 2篇周剑章
  • 2篇薛珲
  • 2篇林仲华
  • 2篇郑楠
  • 1篇徐妙芳
  • 1篇欧一新

传媒

  • 15篇漳州师范学院...
  • 3篇闽南师范大学...
  • 2篇贵金属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电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化学研究
  • 1篇分析测试技术...
  • 1篇莆田学院学报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第十三次全国...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烯基硫脲对镍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影响
2007年
采用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研究了硫酸镍溶液中Ni在Pt电极上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以及丙烯基硫脲(ATU)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5M的NiSO4溶液中,镍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的M/n实验值分别为31.7和38.0 g/mol,都是两电子过程.在含ATU的NiSO4溶液中,镍在铂电极上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共出现3个电流峰,其M/n实验值分别为60.4、117.1和60.0 g/mol,表明ATU改变了镍的电极过程,对镍的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有比较复杂的影响;CV结果还证实:ATU促进了镍的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本文还从电极表面质量定量变化的角度提供了Ni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的新数据.
卢江红郑子山林进妹陈碧桑陈国良
关键词:NIEQCM电沉积阳极溶出
蔬菜浓缩汁防褐变及后浑浊工艺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本试验通过对蔬菜汁多酚氧化酶的钝化条件的研究,以及游离果胶酶对蔬菜汁果胶降解的正交设计试验和固定化果胶酶处理,得出结论:(1)在100℃下加热3min可使多酚氧化酶钝化,达到防止褐变的要求.(2)游离果胶酶的用量对产品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影响最大,在F0.05(2,4)=6.940和F0.10(2,4)=4.320条件下,具有显著性;反应温度次之.(3)经过壳聚糖固定化酶处理后,蔬菜汁的澄清度比对照提高2.6%,色值比对照提高15.48%,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提高了10%.4℃放置48h,可明显观察到经过固定化果胶酶处理后的蔬菜浓缩汁比对照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潘裕添林进妹黄家福陈有恒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浓缩汁果胶酶壳聚糖
碱性介质中仲丁醇在铂电极上的吸附和电氧化
2007年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原位FTIR反射光谱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等方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仲丁醇在Pt电极表面吸附和电氧化行为.结果表明:碱性介质中仲丁醇在Pt电极上电催活性比酸性介质的低,但其自毒化现象较不明显.目前实验条件下,原位FTIR反射光谱检测到,碱性介质中仲丁醇电氧化的最终产物是CH3CH2COCH3,反应中间体主要为CH3CH=CHCH3和CH2=CHCH2CH3.从电极表面质量定量变化的角度提供了仲丁醇反应机理的新数据.
林珩陈碧桑林进妹陈国良
关键词:PT电极仲丁醇原位FTIR反射光谱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
金针菇粗多糖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探究被引量:4
2018年
实验采用热水提取金针菇鲜品,提取液用超滤膜超滤后的截留液冻干得金针菇粗多糖,测定金针菇粗多糖抗氧化性能和滤过液中氨基酸含量.利用羟基自由基法、超氧离子自由基法、DPPH法检测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金针菇粗多糖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基本随浓度升高先升高后下降.金针菇粗多糖的红外光谱测定表明是以葡聚糖为主的多糖.超滤膜的滤过液浓缩冻干后得到金针菇汤粉,氨基酸测定仪测定金针菇汤粉氨基酸的含量,为金针菇营养价值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姚丽云林进妹郑霖华潘裕添
关键词:氨基酸抗氧化性能红外光谱
不同介质中甲醇在Pt电极上氧化特征被引量:1
2003年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Pt电极上不同浓度的甲醇在不同介质中的吸附和氧化行为. 结果表明, 甲醇的电氧化过程与溶液酸碱性和甲醇的浓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介质中, 甲醇电催化氧化活性的顺序为: 酸性 > 中性 > 碱性; 在浓度为10 M甲醇氧化的CV曲线上, 首次观测到甲醇氧化在负向电位扫描中出现两个氧化峰; 并指出甲醇电催化氧化是通过解离吸附产物和反应中间体双途径机理进行的.
林进妹许颜清陈志先林爱兰陈国良
关键词:电化学循环伏安法PT电极甲醇燃料电池电催化氧化
铂电极上锑吸附原子对1,2-丙二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2003年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原位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研究了Pt电极表面不可逆吸附Sb原子的电化学特性以及Pt电极上Sb吸附原子对0.1mol·L-1H2SO4溶液中1,2 丙二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扫描电位的上限Eu≤0.50V(SCE)时,Sb可以稳定地吸附在Pt电极表面,饱和覆盖度为0.34;通过控制电位扫描上限和扫描圈数剥离部份Sb可方便地得到Sbad的不同覆盖度;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的电位下吸附氧,可显著提高1,2 丙二醇电催化氧化活性.与Pt电极相比较,Sb饱和吸附原子修饰的Pt电极使1,2 丙二醇氧化的峰电流增加了近2倍.作者还从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
林进妹陈国良林爱兰李鲤燕黄如莺
关键词:铂电极1,2-丙二醇电化学循环伏安法
糙皮侧耳菌丝与子实体壳聚糖的提取与理化特征的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报道了从糙皮侧耳子实体、菌丝提取壳聚糖的方法,用红外光谱对所提取的样品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并通过改良线性滴定法测定壳聚糖的氨基含量和抑菌效果的研究,比较了二者在理化性质和功能上的差异.发现两种壳聚糖在红外光谱图中酰胺I吸收峰在1649.50—1588.05cm-1范围内位置有区别;子实体偏低频,菌丝偏高频.壳聚糖氨基含量分别为6.78%和5.11%,两种壳聚糖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效果明显不同.用纤维素酶对其进行降解比较,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对以子实体制备的壳聚糖降解效果最为明显,而糙皮侧耳菌丝制备的壳聚糖不为纤维素酶所降解.
林进妹潘裕添黄家福
关键词:壳聚糖纤维素酶糙皮侧耳子实体
培养基诱导B16细胞黑色素合成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研究不同培养基对B16细胞体外培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黑色素表达能力与相关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不同培养基对B16细胞进行体外连续传代培养,考查培养基对细胞形态、细胞成活率、细胞周期和黑色素合成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借助RT-PCR、Western Blot和双向电泳等技术,研究与黑色素生物合成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B16细胞在Gibco-RPMI-1640-31800和Gibco-DMEM-12800这两种培养基中培养时,细胞外观形态良好、细胞活力强、传代周期短并且均可稳定连续传代培养,两者的细胞周期也一致;B16细胞在GibcoRPMI-1640-31800培养基中基本不合成黑色素,而在Gibco-DMEM-12800培养基能大量合成黑色素.分析B16细胞中三种黑色素合成相关蛋白质(Tyrosinase,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 1和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 2)在以上两种培养基中表达的差异,发现这三种蛋白质的m RNA转录水平基本没有差异,在Gibco-DMEM-12800培养基中这三种蛋白质的翻译水平均明显提高,总蛋白质组也更加多样.结论:Gibco-DMEM-12800培养基通过提高Tyrosinase、TRP1和TRP2等三种蛋白质的翻译水平使B16细胞黑色素大量合成.
陈金妹林进妹黄家福欧一新曹娜张秀芬朱祯慧潘裕添
关键词:B16细胞体外培养生物学特性
酸性介质中Pt电极上α-丙氨酸吸附和氧化的EQCM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应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 (EQCM)方法研究了 0 1mol/LH2 SO4溶液中α -丙氨酸在Pt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的结果分析 ,可认为0 1mol/LH2 SO4溶液中正向电位扫描时氢区表面质量的增加是由于水分子取代Had引起的 ,而双电层区的质量增加则是由于H2 O的吸附模式逐渐由氢端吸附转向氧端吸附所致。根据频率变化和电量数据 ,进一步推算出酸性溶液中α -丙氨酸在Pt电极表面只发生弱吸附。H2 O和α -丙氨酸阴离子都可以取代氢吸附在电极表面 ,吸附物种抑制了部分氢的吸附、脱附 ,并影响电极表面质量的改变量 ,而吸附态α -丙氨酸在高电位氧化时会消耗Pt表面的氧 ,本文结果可为认识α -丙氨酸在Pt电极表面过程提供定量的新数据。
林进妹林珩卢江红薛珲林爱兰陈国良
关键词:铂电极EQCM石英晶体微天平
地方高师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1
2001年
从“三个面向”出发,阐述了高师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剖析了我国高师传统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地方高师化学教育改革的思路;在对“通才”教育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以“四优,四化,四能,四强”为基本原则,设计了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之充分地体现地方高师教育特征。本文合理运用新教材、新体系、打破原有传统的苏联模式,对培养高素质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陈国良林珩林璇饶志明林进妹黄美仙
关键词:通才课程体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