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显达 作品数:48 被引量:185 H指数:8 供职机构: 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长春地区2010年度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研究及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四种主要腹泻病毒病原构成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长春市儿童医院5岁以下住院患儿腹泻样本共460例,轮状病毒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腺病毒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鉴定。结果460份标本中轮状病毒占35.22%(162/460);杯状病毒占20.43%(94/460),星状病毒占9.78%(45/460),腺病毒占3.70%(17/460),混合感染达7.17%(33/460),发病患儿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对162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结果示G1P[8]为主要流行株,杯状病毒以GII-4亚型为主要流行株,星状病毒为I型,腺病毒为Ad41。结论长春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中轮状病毒是最主要病原,其次为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腺病毒。 张现娥 李丹地 李响 杨显达 蔡琨 王永霞 杨立彬 段招军关键词:轮状病毒属 腺病毒科 腹泻 吉林地区急性呼吸道腺病毒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吉林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中人腺病毒(ADV)感染的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2005年10月-2012年12月吉林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鼻咽拭子共692例,采用巢氏聚合酶链反应法(nested-PCR)检测ADV hexon基因,将阳性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同源性和进化分析。同时对6种其他呼吸道相关病毒进行PCR检测,包括人博卡病毒(HBo 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1型~4型(PIV1~PIV4)、流感病毒(IFV)、人偏肺病毒(HMPV)、人肠道病毒(EV)。结果 692例标本中共检出ADV阳性扩增产物38份,总检出率为5.49%。其中有9例(23.68%)存在混合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居多。结论腺病毒是吉林地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其优势流行株为3型,B和C亚属可能交替成为当年的优势毒株,另外,吉林地区存在比较少见的14型腺病毒。 杨显达 李静 许爽 柳鸿敏 吴东林 沈博关键词:腺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 2018-2021年长春市儿童下呼吸道腺病毒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监测2018-2021年长春市儿童下呼吸感染中腺病毒感染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及基因进化特点。方法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份采集的172例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呼吸道病原检测。对检测腺病毒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Hexon基因测序测定、BLAST比对后确定腺病毒型别,分析腺病毒进化特点。结果172份标本中共检出腺病毒阳性标本32份,阳性率为18.6%,分离得到腺病毒毒株13株,分离率为40.63%,基因特性分析显示腺病毒7型11株,2型1株,3型1株。结论腺病毒是2018-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其优势流行株为7型,其次是2型和3型。 柳鸿敏 侯程程 杨显达 吴东林 李静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肺泡灌洗液 病原学 16株甲型流感病毒耐药性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调查吉林地区流感病毒流行株对金刚烷胺的耐药情况。方法提取2005-2008年吉林地区流感流行季节分离的病毒流行株RNA,采用RT-PCR法扩增流感病毒的M2基因片断,检测病毒核酸测序并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与耐药性有关的氨基酸位点。结果16株流感病毒全部对金刚烷胺类药耐药,耐药株变异表现为31位丝氨基酸被天冬酰胺置换。结论金刚烷胺类药已不适用于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应进一步开展抗流感病毒耐药性的监测;同时应积极开展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的监测。 许爽 杨显达 吴东林 沈博 李响关键词:正粘病毒科 离子通道 金刚烷胺 2014年吉林省札如病毒的检测及基因分型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了解吉林省2014年札如病毒(Sapovirus,Sa V)感染的基因型别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腹泻症候群的粪便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Sa V进行检测,对阳性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150份粪便标本中3份为Sa V感染,检测阳性率为2%;感染时间为7-8月份,感染病例为<5岁儿童,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均属于GⅠ.2基因型。结论札如病毒是吉林省引起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之一,2014年流行的优势株为GⅠ.2型。 李响 吴东林 杨显达 王慧 陈创 苟伟民 刘笑竹 黄鑫关键词:札如病毒 杯状病毒 诺如病毒 基因型 腹泻 2013年-2018年吉林省流感病原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通过2013年-2018年流感监测结果对吉林省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及总结,为本省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13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3年-2018年监测周期平均流感样病例数与急门诊总就诊病例数百分比分别为2.28%、3.21%,1.80%,8.68%.1.75%,ILI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31.776.P<0.01);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年龄段,占61.69%,不同监测年度IU年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8.115,P<0.01);5个监测周期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43778份,阳性5573份,阳性率为12.73%。结论5个监测周期的ILI比例有差别,ILI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5个监测周期的标本检测结果显示,每年流感的流行优势型别均有变化。 柳鸿敏 李静 杨显达 武月婷 侯程程 吴东林关键词:流感样病例 流感监测 病原学 吉林省2014—2016年婴幼儿中诺如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2019年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吉林省婴幼儿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的基因特征.方法 本研究采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吉林省小于5岁腹泻住院婴幼儿标本,采用RT-PCR方法将标本进行扩增,对阳性产物进行聚合酶区和衣壳区序列测定,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收集粪便标本共1335份,阳性总数为177份,阳性率为13.26%(177/1335).其中,2014年阳性率为11.83%(53/448),2015年阳性率为12.53%(61/487),2016年阳性率15.75%(63/400).聚合酶区基因分型结果 :2014年GII.P12型为主要检出型别,2015年和2016年GII.Pe型为主要检出型别.衣壳区基因分型结果 :2014年检出型别以GII.3型为主,2015年和2016年检出型别以GII.4 Sydney2012型为主.双区分型包括:GII.P17/GII.17型、GII.Pe/GII.4 Sydney2012型、GII.P12/GII.3型、GII.Pe/GII.3型、GII.P16/GII.2型、GII.P7/GII.6型.结论 吉林省NoV感染的基因型呈多样性,大部分为重组株,流行优势株有变化:2014年以GII.P12/GII.3型为主,2015年和2016年以GII.Pe/GII.4 Sydney2012型为主. 李响 杨显达 杨尧 孙利炜 许爽 吴东林关键词:诺如病毒 基因型 腹泻 2018年-2019年吉林省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2018年-2019年吉林省流感流行规律及优势病毒株流行趋势,为流感病毒的预警、预测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国家流感监测方案《全国流感监测工作方案(2017年版)》,对2018年第14周-2019年第13周全省13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监测到的流感样病例(ILI)进行分析,并对采集的流感标本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2018年-2019年吉林省13家哨点医院共报告ILI 50718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的2.20%。吉林省各地之间ILI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49.464,P<0.001)。在时间分布上,各地区ILI比例高峰值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在年龄分布上,ILI主要集中在0岁~组(19016例,占37.5%)。对采集的6430份咽拭标本进行核酸检测,阳性率为20.39%。对核酸阳性标本进一步分离鉴定,共得到561株毒株,其鉴定型别以新甲型H1N1型为主。结论ILI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儿童及少年。各地之间ILI比例有差异,以新甲型H1N1为主要流行优势株。流感高峰出现在2019年1月。 侯程程 李静 柳鸿敏 武月婷 杨显达 吴东林关键词:流感 流感监测 流感样病例 多功能PCR试剂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功能PCR试剂包装盒,包括:盒体和试剂架,盒体采用了覆膜硬纸板、珍珠棉内衬、覆膜硬纸板的三层复合板,增强了盒体的保温、防撞击、防水等性能;并在盖板上设置了用于放置说明书的凹槽,使... 王岙 单元春 杨显达 程涛 田鑫长春市2013年小儿病毒性腹泻病原与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长春市2013年小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变化及临床特征。方法:在长春市儿童医院收集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和临床资料,对粪便标本,用ELISA方法进行轮状病毒检测,用逆转录PCR方法进行轮状病毒G型和P型分析及杯状病毒检测;用PCR方法进行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检测;用EpiData软件录入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长春市2013年小儿病毒性腹泻,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均小于24月龄,发病高峰年龄为7~24月龄婴幼儿;乡村略多于城市;轮状病毒发病高峰季节为1月、2月、11月和12月;杯状病毒一年四节散发。病原检出率,轮状病毒居首位,其次为杯状病毒,再次为星状病毒,最后为肠道腺病毒;轮状病毒G9型为流行优势株(占71.59%);P[8]型为流行优势株(占82.91%);最常见组合为G9P[8](占76.11%)。混合感染率为13.19%。临床特征100%有体温升高和腹泻;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分别有69.6%(165/237)、67.15%(45/67)、60%(9/15)和33.33%(2/6)出现呕吐症状。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性腹泻患儿分别有25.3%(60/237)、28.36%(19/67)、33.33%(5/15)和50%(3/6)伴有呼吸道感染。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性腹泻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26&#177;2.05)d、(5.54&#177;3.55)d、(5.15&#177;1.57)d和(7.00&#177;0.82)d。结论:长春市2013年轮状病毒是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流行的优势株,G分类是G9型,P分类是P[8]型,并且呈现多样性。长期监测轮状病毒性腹泻病原变化对于预防病毒性腹泻和疫苗研发有重要意义。研究腹泻病原及临床特征,可了解疾病的流行情况和病原的变化规律,为疫苗研发,疾病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王承训 黎伟明 孙利伟 杨显达关键词:小儿 病毒性腹泻 病原